刘升武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266071)
患者,男,56岁。健康体检时发现右肺实质性肿块。胸片:示右肺下叶直径约4.5 cm的圆形块状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第七后肋下缘见新月状切迹,部分边缘吸收破坏。侧位相当于下叶背段与脊柱重叠。X线诊断:周围型肺癌伴肋骨受累,胸膜间皮瘤待排。胸部CT扫描:右肺下叶背段见一约4.2 cm×4.3 cm的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境界清楚,病灶与肺门之间可见一粗大血管相连。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病灶与肺门之间相连的粗大血管影更加清晰。CT诊断:右肺下叶背段血管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肺血管瘤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不是真性肿瘤,而是脉管组织的肿瘤样增生[1]。肺血管瘤可分为:①毛细血管瘤,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②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由海绵状血管窦所组成。③混合型血管瘤,既含有丛状聚集的毛细血管,又有多数血管窦。肺良性血管瘤的X线特征;大部分为球形病灶,密度均匀、轮廓清楚、光滑整齐,无明显分叶及长短毛刺,亦无空洞及钙化。大小不等,直径2~6.5 cm。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女性多见,肿物生长缓慢,多于体检时发现。临床症状除咳嗽、咯血外,无其他明显体征[2]。
为此,对中下肺野的球形病灶,体征较少,动态观察变化慢,诊断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应常规行胸部拍片检查。对于Valsalva试验和Muller试验,病灶有缩小和扩大者,可诊断为肺血管瘤。胸部MRI、薄层CT增强扫描发现阴影内有扩张迂曲的血管与肺门相连者,则多考虑为肺动脉瘤或肺动-静脉瘘。肺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
本例X线拟诊为肺癌,若能综合分析X线征象,如病灶是否有分叶、切迹和周围毛刺、伪足、肺不张,肺门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如病灶在肺野外带有否胸膜内陷等,是可鉴别的。尤其是动态观察,血管瘤动态变化不明显。至于肋骨切迹,少数血管瘤可使肋骨发生压迫性破坏。
[1]胡碧波,汪建华,周一波.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螺旋CT诊断(附6例报告)[J].临床医学,2008,28(8):34-36.
[2]鲍润贤.体部肿瘤CT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