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田 张小丽
摘要: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难点是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他们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有困难,父母关爱缺失,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工作难点,笔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班主任;对策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守儿童教育困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六千万,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这一现实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童年阶段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现状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直观地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学生父母必须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属隔代教育、管理。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同孩子缺少沟通和教育,从而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了在学习上失标、心理上失衡、生活上失助、安全上失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农村班主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艰巨。
二、提升农村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受当前社会就业不景气、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等影响,“读书无用论”在很多农村地区有所抬头和蔓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默许甚至纵容孩子的辍学行为。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在当今社会,“知识改变命运”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知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农村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知识成就未来”等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以及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负责照顾留守儿童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有些甚至是文盲和半文盲,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致使留守儿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没有成就感,缺乏学习兴趣,存在厌学情绪,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经常逃学,有的甚至早早准备辍学去打工,过早走向了社会。
班主任要善于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引导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他们表现出缺乏学习自觉性,丧失了学习的上进心。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对于学困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关爱他们,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三)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隔代抚养只重视是否吃饱穿暖,却忽略沟通交流,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长期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容易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
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较多的困惑与问题,班主任的关爱可以弥补父母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因此,班主任应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让学生学会倾诉、学会表达、学会求助、学会释放不良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四)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交流平台
对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让他们更加容易形成孤独、封闭、自卑的心理,情感依存严重缺失。班主任毕竟代替不了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劝说留守儿童父母要多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和联系,多向临时监护人和教师了解孩子留守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即使远离家乡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情关爱和家庭的温暖,用心去弥补孩子感情的缺失。
为了更好地关怀和保护留守儿童,一方面,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充分掌握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进村入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对班级留守儿童逐一进行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性格、爱好及父母的联系方式、文化程度等详细情况,并依据变化及时给予更新。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协同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相互配合。另一方面,利用定期家访、电话和QQ等实时联系途径,搭建实时交流平台,消除留守儿童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难题,对一些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班主任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以教师、同学的爱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关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教育问题,还包括安全、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问题,它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的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发动全社会各方力量,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天祥,《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新作文》,2010.12
2.陈法英,《浅论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J],《黑河学刊》,2011.6
3.刘永涛,《浅议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J],《现代农村科技》,2011.09
4.洪尚华,《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才智》,2010.14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