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赵丰
摘要:
从分工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出发,理清分工思想的发展脉络,通过马克思对斯密分工理论的批判性继承,给出了马克思对企业的起点及其存在的原因的解释;最后,分析了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现代企业理论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分工理论;企业理论;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035-02
1 西方分工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自人类产生以来,分工的历史就开始了,分工思想也就散见在以下政治家或经济学家的研究中。
1.1 色诺芬的分工思想
色诺芬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技艺,因此分工是必要的。他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写道:“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在与波斯国王一起就餐时,他感到国王餐桌上的食物比其他食物更为可口。在小城市里,一个人要学会多种技艺才能找到维持他生活的主顾,兼做多种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好的,而在大城市,每个人只需掌握一种技艺,并出色地完成此项工作就可以维持生活。所以国王的食物更为可口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色诺芬已经肯定了分工的必要性及分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马克思认为,色诺芬还论述了“分工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并触及到“工场内部分工”的概念。
1.2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用苏格拉底和阿得曼托斯的对话,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角度,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国家产生的问题。他还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邦的扩大,会出现哲学家、武士、民间艺工等不同分工,国家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对柏拉图的观点给予高度评价:“柏拉图把分工描述为城市的(在希腊人看来,城市等于国家)自然基础,这种在当时说来是天才的描述。”
1.3 配第的分工思想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的威廉·配第以制呢为例说明分工的作用,“一人梳清,一人纺纱,另一人织造,又一个拉引,再一人整理,最后又一人将其压平包装,这样分工生产,和只是单独一个人笨拙地负责上述全部操作比起来,所花的成本一定较低。”配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进而降低产品成本和价值量。尽管配第对分工的研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马克思仍盛赞他为“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
2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斯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国富论》的前三章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分工理论,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分工”一词在斯密之前并不常见,孟德维尔的《蜜蜂的语言》中关于人类欲望的增长和奢侈的消费能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论述涉及了“分工”一词,这似乎启发了斯密对人的本性和分工的思考。
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还通过制针业的例子讨论了分工是劳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农业的性质不允许农民有类似制造业的精细分工,这也许就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总是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斯密提到:“这种由于分工而使同一数量的人所能完成的工作数量的巨大增长,归因于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由于每一个特定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第二,由于节约了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通常要损失的时间,最后,由于发明了大量的机器,方便和简化了劳动,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于是,在一个治理得很好的社会中,每个工人的劳动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可以用剩余产品区交换他人的物品,这使得社会的各个阶层逐渐变得富裕起来。
当论及分工的起因时,斯密认为分工是“人性中某种倾向的必然结果,虽然这种倾向是非常缓慢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没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物物交换,以货易货和用一种东西交换另一种东西的倾向。”为了生存的需要,每一次交换都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提供给别人他们想要的东西。这种自利心鼓励着人们进行交换,分工也就在这种交换倾向中产生了。这种论述是斯密之前的学者所没有明确提出的。
斯密在《国富论》第三章中提出“由于交换的力量而引起了分工,所以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范围的限制。换言之,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当市场很小时,没有人能得到任何鼓励去专门从事一种职业,这是因为,他没有能力把他自己劳动产品中所有远远超过自己消费的剩余部分,去交换他所需要的其他人劳动产品中的剩余部分。”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特别是当水运和海岸或通航河流产生以后,市场规模大大拓宽,分工程度更加细致,这将促使工场规模增加。
3 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补充
马克思在其鸿篇巨著《资本论》中详尽论述了分工的起源和形态以及资本主义企业的萌芽。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对他的重大影响。
亚当·斯密对分工和交换的论述忽视了分工和交换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斯密认为交换倾向引起分工,把交换看成先于分工而存在。难道在交换之前没有分工吗?在原始社会中,最初各个公社都处于封闭状态,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以生理特征为基础的分工普遍存在,这种分工被称为自然分工。公社之间偶然的接触促成了产品交换,逐渐将各个公社联系起来。随着这种交换的频繁和扩大,产品交换转化为商品交换,这不仅引起原始公社之间的自然分工发展为社会分工,还促使原始社会内部的自然分工也发展为社会分工。交换倾向与其说是引起分工不如说是引起社会分工,后者才是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
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另一个补充解决了“斯密定理”与现实不符的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市场规模的拓宽,人们更容易专门从事一种职业,分工程度更加细致。按照“斯密定理”的推断,分工决定企业规模,分工越细致,企业规模越大,典型的产业结构必定是垄断的,极端情况是由一家大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而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时期,企业规模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制造业中手工工场的大量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正如马克思所提到的:“限在一定期间供给大量制成品的情形,便是这样。在这场合,劳动不能不分割开来。同一手工业者依次作各种工作的方法不行了。工作被分割开来,个别化了,成为各部分空间上并存的了。……这种分割,最初原是偶然的。但这种偶然的分割,愈实行,愈能表示它的特有的优点,因而渐渐成了系统的分工。”“斯密定理”不能自圆其说最终使得传统企业理论到此破产。马克思在斯密的基础上精辟地分析了分工的两种形态(社会分工和工场内部分工)之间的区别并发现了企业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使社会内部发生分工的,是不同劳动部门的生产物的买卖;使制造业各部分的劳动发生关联的,是各种不同的劳动力售于一个资本家,被一个资本家当作结合劳动力来使用的事实。制造业的分工,以生产手段累积在一个资本家手里这一件事为前提;社会的分工,则以生产手段分散在许多独立商品生产者手里这一件事为前提。在制造业内,比例数或均衡的铁则,使一定数的工人,担任一定的机能;在社会内,商品生产者与生产手段,应如何在各社会劳动部门之间分配,却是偶然的,随意的。”随着市场的扩大,一方面,更加细致的社会分工促使不同劳动者之间生产不同产品的分工,其结果是形成众多劳动部门;另一方面,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使得工场规模按“比例数或均衡的铁则”成倍的扩张。马克思提到:“资本主义生产,事实上,是在这个地方开始的,在这个地方,同一个资本家,同时雇佣多数的劳动者,从而劳动过程扩大它的范围,而以较大的规模供给生产物。多数劳动者在同时、在同地(或在同一个工作场所),在同一资本的命令下,生产同种商品,无论在历史上,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可见,企业的产生和存在依赖于社会分工并且手工工场是企业的萌芽状态。
4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对企业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除了论述两种分工形态的区别与联系外,还特别强调了市场与分工的关系。他指出,各个劳动部门之间不断保持平衡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方面,“因为每一商品生产者都必须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必须能满足一种特别的社会欲望。各欲望的范围虽有量的差别,但各种欲望量之间,却有一个内部的连带,可以联结成为一个自然发生的体系”;另一方面,又因为商品的价值法则,决定社会在其所有的总劳动时间之内,能用多少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工场内部按照一种先定的计划的规律或者说是自然必然性来组织分工,这种规律产生于社会分工之后,它随市场价格晴雨表的变化而变化并控制着商品生产者们的生产活动。工场内部分工以资本家对于工人的绝对权力为前提,而社会分工却使商品生产者相互独立,以市场竞争为前提。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对企业的产生起着根本性作用,市场是组织社会分工的重要方式,这个研究视角对企业理论的研究极具启发性。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马克思以分工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37年科斯在他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市场可以组织分工配置资源,为什么企业一定还要存在?企业内部是不是像马克思所说“是全然没有分工,即有,也是规模极小,或偶然发生的”?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才是现代企业理论的真正起点。
科斯认为企业与价格机制即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市场和企业都有组织分工配置资源的作用,前者主要依靠价格机制,后者则是由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至于为什么有些情况下是价格机制起协调作用,而另一些情况下是“企业家”在协调,科斯给出了如下答案:“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目的是因为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一般被定义为交易费用),其中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而由于企业的存在,大大减少了契约的数量,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换言之,使用价格机制还是企业家来配置资源取决于使用这两种方式组织一笔交易的边际成本。如果企业家配置资源的边际成本较低,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5 结论
最初的分工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时代特征的局限使斯密的分工理论有一些缺陷,但斯密所说的分工依赖于交换和市场规模的理论却仍具有重要意义。斯密作为分工理论的创始人,功不可没。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系统的,科学的分工理论。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和机械与大工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受当时所处历史时代的限制,马克思以分工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并没有走得很远,并不完全适合于对现代企业组织的很多问题给出解释。但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蒋自强.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2]蒋自强.经济思想通史(第2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亚当·斯密.国富论[M].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5]乔榛.马克思分工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范式[J].经济学家,2005,(3).
[6]廉勇,李宝山,[韩国]金永真.分工协作理论及其发展趋势[J].青海社会科学,2006,(2).
[7]刘辉煌,周琳.关于分工的经济学:历史回顾与近期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4,25(130).
[8]王璐,李亚.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从斯密到马克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