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霖,张天会,阳厚森,施杰,徐人平
(1.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201;2.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 650500)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与纺织机械
果霖1,张天会1,阳厚森1,施杰1,徐人平2
(1.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650201;2.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 650500)
以考古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与纺织机械,在介绍云南传统纺织与纺织机械起源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的主要特点,分析了以纺织器具为特征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发展的3个阶段,可供研究纺织与纺织机械史参考。
少数民族;传统纺织;传统纺织机械;民族传统
“男耕女织”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典型描述,也是中国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生产力的提高,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男耕女织”的传统景象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村已很少见到。然而云南许多民族的妇女至今仍然坚持着从种植棉麻到完成纺、织、染一系列工序的传统纺织工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布朗族村寨的场院中、堂屋里,还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工作着的织机。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这种辛勤劳动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和实用意义,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现实中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与纺织机械是中国纺织与纺织机械的活标本,对于研究纺织与纺织机械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云南的先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种植棉花、从事纺织。《后汉书·西南夷传》曾有种植棉花进行纺织的记载:“(永昌)……有梧桐木华(花),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这是我国植棉较早的记载。《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在记载传说中的西南民族的祖先槃瓠时说,“其毛五采”,歿后,他的子孙“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能织、染,使有五色,说明已知文彩装饰。这是有关少数民族早期织染状况的文字记载。因此,专家早就指出:“中国境内棉花的种植是有先后的,最早是在云南、广东、福建、新疆,而最后是在扬子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制棉的工具和方法也应当是依这样的次序传播的。棉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种植的。制棉的工具和方法也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应用的。那就是说,汉族对于种植棉花的知识以及制棉的工具和方法都是从少数民族学来的。今天棉花在我们的生活上占着极重要的位置,这是少数民族弟兄们伟大的贡献。”[1]从云南出土的一些文物,可以大致了解云南纺织起源的时间和区域。遍及云南各地数百处新石器遗址中出台的许多石质、陶质纺轮可以说明云南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从事纺织。滇池地区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青铜纺轮、卷经轴、卷布轴和打纬刀等青铜纺织器具证明云南青铜器时代纺织已经十分普遍。而同时与这些青铜纺织器具出土的青铜纺织贮贝器顶盖上的纺织场面立体造型尤能说明云南青铜器时代纺织生产的工艺水平和规模[2]。1959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纺织贮贝器”(图1)[3],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当时的纺织画面。从青铜贮贝器盖立体纺织场面看,有理纱、踞织、验布等技术工艺,十八个铜人,有的在捻线,有的在引纬,有的在打纬,而较多的是席地而坐、腰系腰机、伸直双腿进行纺织(现今景颇族、佤族等民族仍在使用此种腰机织布),当然还有人在监督,生动地再现了古滇国的织造过程[4-5]。1994年云南省考古工作者再一次对江川李家山遗址进行发掘时,又发现了一件“纺织贮贝器”(图2),盖面铸有青铜纺织人物场面。正中有一个遍身鎏金跪坐的女主人,身后有一女仆执伞为其遮阴,前有一个女仆双手奉献食盒。边缘一周铸有纺织妇女六人,有的绕线,有的穿梭,有的穿纬,再次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滇国纺织生产的场面[6]。1980年在维修著名的大理三塔时,在千寻塔的塔刹中心柱座内,意外地发现了五百余件宋代大理国时代的纱、锦、罗、绢、绫、绮等多种织物,其中素绢的经密度达到50~60根/厘米,纬密度达到25~32根/厘米,说明当时云南的纺织技术和纺织机械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
图1 晋宁石寨山出土的纺织贮贝器
图2 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纺织贮贝器
与国内部分地区的水力纺织和国外的畜力纺织不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的主要特点是人工纺织,整个纺织过程自始至终均由人工完成,人力是纺织生产的动力,尽管使用了纺织器具或纺织机械,甚至不仅使用了手,也应用了脚,但人力始终是纺织动力的主要来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人工纺织)的发展是与使用的纺织器具(纺织机械)分不开的,以纺织器具(纺织机械)为特征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人工纺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以使用原始纺织器具为代表的原始人工纺织阶段;以具有轴类零件为代表的简单装置人工纺织阶段;以变换组合机构为代表的复杂机械人工纺织阶段。
1)使用原始纺织器具的原始人工纺织阶段。使用原始纺织器具的原始人工纺织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的纺纱技术是从手工搓合、绩缉逐步发展出来的。搓和绩完全用人手,纺则开始利用工具——纺坠。纺坠是由一根横木或圆形纺轮和一根捻杆组成的,即为当时使用的原始的纺纱工具。图3为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八种纺轮,从这八种纺轮的总体情况看,薄片饼形,形状趋向规整[1]。原始的编织方法,大致和编席、编发辫一样,可以分为平铺式和吊挂式两种:①平铺式。即把两根以上处于平行状态的纱线,按“×”或“十”的方向,平铺于地,一端固定于一根横木上,扯动相邻或间隔一定根数的纱线,反复编织;或者利用骨计和骨棱,在经线中一根根地穿织。编完一条,用骨匕一类工具,沿着织作者的方向,把编入的纱线打紧。方法简单,能根据制作者的意图,产生不同的织纹。在云南大理苍山、剑川海门口、元谋大墩子、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分别出土过角质或骨质的针具,同时也出土过陶质或石质的纺轮。②吊挂式。即把纱线的一端,固定于横杆或树干的高处,在垂下的一端系以陶制或石制的重物,使经向纱线绷紧,有利于操作。织作时,用手甩动相邻有固定间隔的重物,使纱线相互纠缠,形成绞结,逐根逐次进行交叉编织。使用重锤的目的是便于操作,利用重锤甩动时产生的力,可以加快织作进度。用这种方法,可以编织出多种不同织纹的条状或带状织物。至今在哈尼族、傣族、纳西族编织带子时还可以见到这种吊挂式织造技术。近代用这种方法可以编出上百种花样。
图3 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八种纺轮
图4 江川李家山遗址出土的卷经轴和卷布轴
2)具有轴类零件的简单装置人工纺织阶段。具有轴类零件的简单装置人工纺织起源于青铜时代。在这个时期纺织工具逐步发展演变为具有传动机构的纺织装置,并出现了缫车、纺车、织机等人工纺织机械。轴是组成纺织装置的主要零件之一,一切作回转运动的纺织装置都必须安装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在纺织机械中,轴类零件除了用作主轴、传动轴外,最重要的就是卷经轴和卷布轴。图4为江川李家山遗址出土的卷经轴和卷布轴。传统踞织机经轴大多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凸起的弧形短棒,两端齐平,长44厘米。经轴的位置在织布者蹬直的双脚板前,平面的一边向内(便于脚蹬),弧形的一边向外(为使经线卷、退方便)。织布时,借助织者腰、腿之间的张力,将经轴和布轴之间的经线拉直,以便提综、投纬、打纬等动作的顺利完成。传统踞织机布轴为织布者腰前供卷布的短棒,前面和经轴上的经线相连,后面与织者腰部的背带套接。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布轴为圆角长方形木棒,两端镶有叉形铜头;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布轴为扁圆形铜棒,两端亦铸成叉形。一般布轴比经轴略长一些,两端的叉头是和背带套接而特制的。在当代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所能看到的卷经轴,还是两根棍子为一对,夹住经纱以后缠绕成卷,以小绳绑紧两端置于立杆上固定。卷布轴也是用两根棍子为对夹住织好的布匹,卷成一卷,用背皮之绳系住置于织者的胸前。在踞织机中,无论是卷经轴,还是卷布轴,除了送经、卷布的功能外,还起到绷紧经纱的作用,从而保证织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架织机中,卷经轴和卷布轴逐步发展成为卷经轴结构部件和卷布轴结构部件,如图5和图6所示[7]。
3)变换组合机构的复杂机械人工纺织阶段。变换组合机构的复杂机械人工纺织阶段起源于西爨白蛮、南诏大理国时期,不仅开始使用组合机构的复杂机械,也逐步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机构是实现某种特定运动的构件组合。应用两种以上的基本机构,通过各种组合方法形成新机构的变换,称为机构组合变换。由有限构件组成的基本机构毕竟只能满足有限的运动要求,对复杂一些的运动要求,则需要通过对基本机构进行串联、并联、封闭、反馈、重叠等组合变换方法,开发出比基本机构性能更优异的新机构或机构组合系统来满足。通过改变机构的组成可以改变机构的性能,因此变换组合机构可以出现多种形式的纺织机械。在这些机械中,不仅使用直线运动机构,也使用平行运动机构;不仅使用杠杆机构和凸轮机构,也使用曲柄滑块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不仅有平面连杆机构,也有空间连杆机构;不仅有机架、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有的还有控制机构。为了实现某一功能,将几个基本机构按串联组合、并联组合、叠加组合、复合组合等理论和方法进行变换组合实现某些复杂的运动要求(如图7蹑、综、筘运动),从而发展成为变换组合机构的复杂机械人工纺织,如缫车、纺车从手摇式发展成脚踏式,由单锭发展为复锭式、多锭式,织机也由手工操作的腰机发展为采用“蹑”升综开口的斜织机,傣族多综多蹑织机不仅有四综四蹑,还有九综九蹑(图8傣族九综九蹑架织机),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可以织造具有复杂花纹的织物。
变换组合机构的复杂机械人工纺织阶段已开始考虑人机工程学的因素,例如壮族架织机对座板的改进:座板面近边沿处略微呈凸圆弧形,边沿为圆弧。置放于机架上的部位板面变窄,边亦圆弧,窄板面亦微呈凸圆弧状。这使操作者坐其上,身体可以稍微前倾、后仰,座板和楼架表面接触处呈凸圆弧形,使人身体的前倾后仰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和自由度,加之略微凸弧状的板面和边沿的圆角,比起平面直角舒适,这是明显的宜人性,可减缓纺织者的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图5 卷布轴结构部件示意图
图6 卷经轴结构部件及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7 串联机构的蹑、综、筘运动关系示意图
云南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差异都很大,各民族对纺织原料(包括植物和动物纤维)有不同的选择,也导致了原料的加工方法、使用的纺织工具和工艺的流程安排的显著差异。这种种因素又使得云南各民族的纺织水平高低不同,纺织技术各个不一,机械结构完全不同,呈现明显的多样性,从而展示出一部异常生动具体,又比较完整的,从最初的起源、原料的获取到纺织技术和纺织工具按循序渐进的规律不断发展的人类纺织历史进程图,其中又处处闪现着云南各民族独具的特色。
图8 傣族九综九蹑架织机
云南地处祖国边疆,传统纺织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以及非常显著的特点。当年,古代纺织业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而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和纺织机械已成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独特景观。史书和考古材料的记载,可以提供历史上少数民族传统纺织发展的若干重要线索,现实生活中田野调查看到和获取的“社会活化石”也能勾勒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纺织和纺织机械史的完整轮廓和达到的巅峰水平,并进一步弄清从纺织原料的获取、粗加工到纺纱、织布、印染的工艺过程。在这方面,云南的蕴藏极其丰富、具体、生动,也极具研究价值。在云南少数民族中,至今仍存留从各类纺轮到各种纺车,从踞织机到架织机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织造器具,这对研究人类纺织衍变发展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罗钰,钟秋.云南物质文化——纺织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丽华.中国云南古代纺织机械发展史初探[J].机械技术史,1998,(00):362-371.
[3]张增祺.晋宁石寨山[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
[4]李靖襄,汤海涛.云南民族美术概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5]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室.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6]玉溪地区行政公署.云南李家山青铜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7]孙培福,杨晓媛,徐康宁,金小摆.纺织机械发展史中的活标本[J].机械技术史,1998(00):372-384.
(责任编辑:王晓燕)
Traditional Textiles and Textile Machiner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GUO Lin1,ZHANG Tian-hui1,YANG Hou-sen1,SHI Jie1,XU Ren-ping2
(1.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2.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00,China)
With the aid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traditional textiles and textile machinery of Yunnan minorities.Three developmental phases of their traditional textiles characterized by textile machinery we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of their traditional textiles and textile machinery,whi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textiles and textile machinery.
minority;traditional textile;traditional textile machinery;national tradition
TS103.33
A
1671-6191(2014)04-0040-04
2014-08-06
果霖(1986-),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科技、民族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