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美贞,蓝文权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卢美贞,蓝文权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
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奉化市滕头村、萧山区信源村、桐庐县深奥村等地实地调研,结果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人口得到集聚,基础及环保设施配套进一步提高,农村节能节材技术得到推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绿化美化、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业、低耗能低排放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特色乡村文化和习俗得以发掘和保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并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浙江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浙江省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实施了惠及广大农村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村容村貌、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奉化市滕头村、萧山区信源村、桐庐县深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者对安吉县横山坞村开展了“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调研,对奉化市滕头村开展了“新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业”调研,对桐庐县深奥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古文化发掘和保护”调研,对萧山区信源村开展了“新型农村,新型工业的发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分别展现了美丽乡村计划实施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及人民在生活水平、生产方式、精神面貌、素养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改变,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调研以实地参观采访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通过走访安吉县横山坞村、奉化市滕头村、桐庐县深奥村和萧山区信源村,分别从乡村工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古文化保护4个方面了解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在安吉县城及横山坞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及其示范意义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了解程度、产生的影响、存在的不足及意义等。共发放问卷100份,剔除未完成、信息错误及漏答关键信息的问卷,有效问卷92份。调查过程完全匿名,不泄露个人隐私,保证调研客观性。
2.1 安吉县横山坞村“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横山坞村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乡村、中国魅力乡村等美誉。该村依托大量早园笋、黄花梨和白茶的种植,分别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黄花梨专业合作社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全村大量使用滴管、喷灌和大棚技术,推广使用节能工艺设备,合理配置农业机械,既解放了生产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生活中,村委建设了生态污水处理池和太阳能曝气池,用于处理村民的日常生活污水,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推广太阳能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在工业上,横山坞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设标准厂房招商出租,大力发展竹制品和转椅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横山坞村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善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他们依托自身优势,通过以股作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商贸经济。鼓励村民开超市、饭店,进企业上班,使得横山坞村走上了集体致富的道路。
调查发现,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图1)。此外,市民们希望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和旅游业,促进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图2)。
图2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方向调查结果
调查得知,安吉县人民对于安吉创建中国美丽乡村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每个村也都在因地制宜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多数人对美丽乡村建设对安吉县人民的影响持肯定态度,认为利大于弊,但也有人担心期间滋生的腐败问题。市民普遍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可以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在问及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对其他乡村建设最具示范意义的方面时,他们认为,安吉依托全县境内广泛种植的竹子,发展了特色的竹制品产业,使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其他地区也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2.2 奉化市滕头村“新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业”
作为全球生态500佳、中国十大名村的滕头村,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闻名[1]。调研发现,滕头村通过改土造田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了立体、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同时推广农村新能源,发展园林绿化产业;建立现代农业格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提高农民素质,重视人才、教育、环保。滕头村发展的成功之处,首先是滕头村村委的提前科学规划,实现了工业区、文教商业区、休闲农业区和村民住宅区的合理划分;其次是强力的党政主导,坚持生态立村、农旅结合、扩大融资;最后是宣传力度的加强,不断提升人气指数,同时借机推销旅游产品。
滕头人先进的人才观、生态观、科学规划观和教育观为这个村子带来了勃勃生机,为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启迪:学习滕头村的“耒”字精神、重视农耕乡土文化;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和科学管理力度;做好科学规划,增强旅游文化内涵;不断加强乡村生态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组织宣传力度,创造旅游品牌。
然而,通过考察滕头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作者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滕头村的生态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尽管有30余处生态景观,但活动形式单一,能吸引游客的亮点不多;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不高,缺乏人文元素,尤其是现代人喜欢的刺激和新奇元素;除特色农产品外,其他旅游商品品种较少,尤其是工艺品、纪念品。
2.3 桐庐县深奥村“美丽乡村古文化发掘和保护”
深奥村位于桐庐县江南镇,因其文物古迹、古老水系、浓郁的文化习俗而闻名,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村。在开展该村古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调研时,作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桐庐县旅游局便牵头编制了《桐庐县深奥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旨在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和独特水系,控制古村人口,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质量。
调研中发现,通过几年的努力,深奥村区域内濒危的20余幢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维修,于2007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深奥高空狮子被列入杭州市第1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深奥村还成立了江南镇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通过摄制专题宣传片,申报深奥文化风景旅游区,出台旅游区项目策划书,拟建成以人文景观为主,集山水历史、文化观光、生态度假、休闲体验为一体的风景区。然而,在发展深奥古镇的同时,当地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却逐渐暴露。为此,江南镇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特制定严密的深奥古镇火灾灭火对策,严格加强用火管理,确保古镇的用电安全。
如今,深奥古村的开发工作正在一步步有序地开展。在当地政府对古文化的大力宣传和严谨保护下,古村落的文化影响渐显,群众的保护意识也日益提高。
2.4 萧山区信源村“新型农村,新型工业的发展”
信源村位于萧山区党山镇,是远近闻名的小康特色村,于2012年度被评为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信源村建设了文体中心、休闲公园和诚善信源品牌文化广场,配备完善的健身娱乐设施,大大繁荣了健身文化。此外,信源村大力开发闲置土地,引进和扶持农村低能耗、低排放工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结信源村的发展,作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尤其要大力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尽力开发闲置土地,推进招商引资。除了稳固提升现有传统产业外,大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支持企业通过技术、管理等创新举措,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拓展产业链,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同时,关注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村民业余活动,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
2.5 美丽乡村建设的共性思路及产生的社会效应
通过考察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奉化市滕头村、萧山区信源村和桐庐县深奥村等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共性思路,即进行农房改造,道路硬化,乡村绿化美化,村庄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清运,水冲式公厕建设,农民健身广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村容整治,村口标识和文化墙建设等10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健全乡村公共医疗、公共交通、教育、农村饮水、便民超市、电力、电信、电视、网络等惠民项目,深入发掘农村的风俗文化,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让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乡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卫生习惯逐步增强。原本乡村随处倾倒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加之专业保洁队的建立,村容村貌日益优美。招商引资项目,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建立日益健全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教育保障制度,使得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生老病死问题有了保障。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差距进一步减小,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素养习惯都逐步提高。
如今,村庄建设仍然点多面散,农村建房缺乏规划,特色未显。其一,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村民环保意识淡薄,且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仍有待建立健全;其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之间缺口大,且因各县区、乡镇间经济实力的差异,美丽乡村建设两极分化严重;其三,乡村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未得到及时的抢救、保护和发扬;其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落后,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还较突出,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问题尚未落到实处;其五,土地流转困难,用地紧张,且基本农田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侵占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的不足,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首先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桶、垃圾运输车、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其次要建立长效的村庄保洁队伍,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可效仿横山坞村,招募村里的老人组织保洁队,一方面可以保洁乡村卫生,另一方面老人也可以有一定的收入;最后要严格控制农村养殖及工业污染,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从整体上改善村庄面貌。
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整合资源包括项目资源和村庄自身资源,可综合开发乡村的优质蔬菜瓜果、特产,形成产销一条龙经营,学习横山坞村和滕头村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合作社建设,开发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开发乡村的山地,依托自身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鼓励金融资本参与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形成一村一品。注重挖掘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习俗,学习深奥村积极开发古镇文化,保护古建筑和特色风俗。着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深入推进健身操、广场舞等群众热衷参与的文体活动,注重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等活动。最后应特别注重保持农村原生态风貌,找准定位,发展特色品牌,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对外形象。
注重建管并举。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加强规划引导和环境整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环境管理与维护。无论在建设还是管理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都要注重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
加强宣传,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旨在实现全民小康,使得生活环境优美,乡风淳朴,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因此,广大农民才是主体,政府必须调动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和引导,如此美丽乡村才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拓宽渠道,解决资金难题。横山坞村和滕头村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土地出租、变卖、入股等方式获得集体资金;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业,综合利用山地、竹林,建立长效的集体经济来源,拓宽融资渠道,为美丽乡村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 董亚珍.闻海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个案研究:滕头村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纵横,2009(11):67-70.
(责任编辑:张才德)
D 56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0528⁃9017(2014)01⁃0006⁃03
文献著录格式:卢美贞,蓝文权.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4(1):6-9.
2013⁃10⁃10
卢美贞(1980-),女,讲师,从事生物质能源相关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