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平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与加强学生社团的特色化建设将有利于高校创新型文化氛围的形成。但目前社团存在的一些内外环境因素制约了社团的发展,弱化了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价值的发挥。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火凤凰”鼓阵社团为例,研究特色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自主建成,按照一定规范与章程,自觉主动开展活动的学生团体。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特色学生社团在传承与发扬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在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创新”的原则下,建立了系统的社团建设保障体系的社团,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提升社团的层次与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高校教育体系中,人们从事与人活动以及与此相关活动时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使用文化的、艺术的、体育的手段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管理现代学校教育[1]。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形象的助推器,是促使高校充满凝聚力、生命力与创新力的内燃机,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式发展。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发布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特色学生社团建设,即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学生的个性特色相结合,在传承山西绛州古乐的基础上打造了“火凤凰”鼓阵特色社团,创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
山西绛州鼓乐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有着独有的东方神韵、雄壮的中华民族气派,象征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火凤凰”鼓阵社团在传承山西江州古乐的传统精神的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展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文化元素、流行元素、趣味元素的,融健身、健心、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社团训练与表演,这种具有时代感与青春活力的特色社团活动,赋予了社团时代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时代的气息。
“火凤凰”鼓阵社团在学习与继承山西绛州古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在不断积淀与发展自身的社团文化,“火凤凰”鼓阵社团文化的形成就是这样一个传承、积淀、反思、发展的过程。“火凤凰”鼓阵社团在学习、训练与表演过程中,不断积累出自己的社团文化——“协作、进取、坚韧、自信”。社团文化的形成既尊重了社团发展的规律性,又传承了山西绛州古乐的历史性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既为社团注入了传统的元素与校园的精神,又结合时代的精神与时俱进地为校园文化赋予新内涵。社团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社团文化的内涵需要不断充实与升华,渐进的发展更符合、更尊重文化自身的特性。
学生社团的建设应该也必需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第开展学生社团工作,如此学生社团的发展才能更广阔、更深入扎实。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打破常规,将“火凤凰”鼓阵社团作为一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进行立项,使社团的建设从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保障(见下图)。
1.领导文化观的确立。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领导者的重要职责。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校领导“文化,大学的终极内涵”[2]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建设了“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3]的“火凤凰”鼓阵社团,打造创新型品牌社团。高校领导文化观的确立是建设特色学生社团的前提和基础。
2.专业导师“掌舵”,骨干学生“助航”。专业教师进入学生社团,可以从活动内容到形式上给学生社团全方位的帮助与把关,借助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人格感染力等,有利于提高社团的专业水准与知识含量,强化社团的发展方向。骨干学生的培养,完善了社团的管理体系,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火凤凰”鼓阵社团项目组聘请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艺术指导,团总支书记及辅导员参与统筹协调工作,整合了社会与校内的人力资源,提高了社团活动的层次,推动了社团活动的内涵发展,同时,也提升了专业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骨干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与培养,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业务领悟力与创造力,对“火凤凰”鼓阵社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创新的源泉;另一方面在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同时,还完善了社团的管理机制与体系,使得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推动社团的长足发展。
3.社团活动经费筹集方式的多元化。在国外,学校鼓励学生社团组织成为具有自身动力的自动化组织,通过学生活动办公室为学生创办各种实体,使之成为不依赖于行政拨款的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组织,此外,学校的高度社会化吸引了大量社会力量为学生活动投资[4]。而在我国,活动经费的筹集主要依靠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渠道单一,已成为限制学生活动的一大瓶颈。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社团的发展,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一大障碍,制约着学生社团的发展规模与活动质量。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火凤凰”鼓阵社团作为一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专项经费的划拨,同时积极走入社会,通过提供爱心义演与有偿演出两种方式的结合,在拓宽社团经费来源的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同时,还塑造与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形象。
4.组织制度做保障。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使学生社团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学生社团建设的正规化与制度化是学生社团发展的保障。只有建设规范化的组织管理系统与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立“团校委——二级学院团总支——校级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将“火凤凰”鼓阵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纳入到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学校对社团的发展的统筹协调[5],使得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确保学生社团的健康、长足发展。
“火凤凰”鼓阵社团制定了详尽、完善、规范的社团章程,对社团的主管单位、专业指导老师、学校团委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严格规范,建立了系统的政策保障制度、考核制度、奖惩激励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活动章程等,实现了“火凤凰”鼓阵社团规范、有序、有效的管理。
教育最基本文化功能就是对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践行的是一种文化使命及文化的任务。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来看,它不仅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也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与感性创造的舞台。
“火凤凰”鼓阵社团不仅尊重了社员的个性、展现了社员的创造性,以一种自身独特的行为方式展示着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子的生命主体形象。建设以展现大学生创造性与个性特色为核心的学生社团,不仅帮助大学生充分与自由地发挥主体意识,还发挥着规范大学生思想与言行的隐性教育作用。“火凤凰”鼓阵社团为工商学子搭建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规范自我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火凤凰”鼓阵社团所强调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实现着不断的自我超越,完善了学生的主体人格,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火凤凰”鼓阵社团帮助学生创造了鲜活的个性,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着独特的社团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人文素养、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人文使命。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形式。“火凤凰”鼓阵社团文化活动则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园文化的一种独特的生命与艺术形式,也是社员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展现,它帮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现实的人生与生活。
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用心去体验艺术与生活,在艺术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思想,在生活中去体悟情感,通过社团实践活动,充实与拓展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导大学生对人生与道德的思考与感悟,帮助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素质,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得以构建、发展与趋于成熟。社团文化的建设与大学生精神文化的融合与升华,丰富与充实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内涵,提升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与气质。
品牌是能给所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内在价值性与独特性是一个品牌得以存在的核心,品牌是人们对其价值的一种评价与认知,是一种信任与认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性、学校特点建设学生社团,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强化了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升华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性与艺术性。
第一,“火凤凰”鼓阵社团从创建到发展再到壮大,主管部门对该社团文化品牌的接受公众进行了系统而准确的分析定位,强调大学生的主导性与主创性,强调大学生素质的拓展、个性的培养与发展、能力提升相结合,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的精神诉求,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价值与认同,在实践中建立起对社团文化品牌的认同与归属,培养起共同建设和维护社团文化品牌的责任感。
第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学校和校领导的重视下,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方式创建了“火凤凰”鼓阵社团,社团整合了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资源,建设了科学的组织体系,促进了社团经费筹集的多元化,拓展了社团活动的新形式,将人文、教育、科学、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尊重与彰显学生个性、创新发展社团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化。
创建特色学生社团,开展鲜明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吸引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在实践中去感知与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校园文化的生命力、艺术性与生活性,在集体中去感受情感与纪律,帮助学生在生活与实践中去感受、感悟、感动、感恩,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同时,开展具有个性与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是当前时代与社会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深切期望与要求,社团的建设与创新在贴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能转变为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促进大学生进行自主的教育与管理,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交往能力,在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还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人际交往、情感认同、个性发展等心理需求,帮助大学生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与精神的寄托,帮助大学生形成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状态。
[1]郑婕,齐云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
[2]郭庆.文化,大学的终极内涵[N].光明日报,2011-10-07(16).
[3]郭庆.文化,大学的终极内涵[N].光明日报,2011-10-07(16).
[4]余伟,韩丽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5]高平.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