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伟
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法、统计法、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市7所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进行剖析,阐述了目前我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由于受到观念、物质、学校师资力量、地区差别、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四大问题,并针对这四大问题提出五项改进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现状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家庭和社会逐渐认同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素质教育理念,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高中学校,这种新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市7所高中学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归纳整理。
1.2.2 访谈法
走访了我市7所高中学校,与各学校体育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各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情况,为本次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常规统计法对我市7所高中学校体育教师年龄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我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1教学观念陈旧,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完全领会新课标准的教学理念。
因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别和地区文化差异,本地大多数学校、家长以学生考取高一级学校为目标,对学生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漠不关心甚至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这对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制约极大,同时也给新课程的实施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
2.1.2体育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而且身兼多职,缺少参加各种研修培训活动的意识。
据调查发现,我市7所高中一线体育教师共计44人,其中35周岁以下3人,35—45周岁27人,45—55周岁13人,55周岁以上1人,在学校身兼多职的有22人之多。客观地说,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一些中老年体育教师跟不上步伐,这是事实。他们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方法,认为自己年龄大,经验多,不愿意参加专业研训活动。还有的中老年体育教师在取得了高级职称后,申请转岗或忙于学校其他的工作,失去了专业发展的动力。另有一些中老年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逐渐下降,疾病困扰,就以此为由不参加教科研活动。而有的学校竟然忽视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存在,在教科研通知下达的时候不通知教師本人。这些原因导致了体育与健康学科专业严重缺乏竞争力,教师进取心消磨殆尽,对本学科的教学也失去了兴趣。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自然难以为继。
2.1.3对新课程的实施认识不深,观念滞后。
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每天至少要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经调查走访发现,我市部分高中学校一、二、三年级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加上大课间操25分钟,这根本保证不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学校在排课程表上基本忽视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存在,哪里有空闲就往哪里填,哪里无关紧要就往哪里安排。往往造成一节体育课很多班级一起上,学生锻炼的空间严重不足,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锻炼的时间也无法保障,常常被其他学科挤占;甚至,某些体育运动项目在校园里还禁止开展。学生的体育锻炼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2.1.4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严重匮乏。
最近这些年,市政府逐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学校体育场地的更新维护和器材购置却少之又少,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仍旧破旧匮乏。有的学校教师上课没有教学器材,只能纸上谈兵:有的学校用多年留下的破旧损坏的器材进行训练,而破损的器材又不能得到及时维修,给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而这种情况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这些年时有发生。上述情况也制约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如何应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2.2.1加强自我管理。
近年来我市高中体育教师队伍已基本趋于饱和,客观上已经没有了新生力量加入的可能,我们只有从自身挖掘潜力。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严把岗位关,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禁止非正常转岗等情况。凡是具有体育教师职称且身体允许的老师要重新回到专业教学岗位上。同时,组织开展专业竞赛活动,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进步的兴趣,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开创我市体育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2.2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开展,体育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继续深入进行的趋势不可阻挡。体育教师应当把握机遇,更新理念,克服自身的困难,把自己教学实践和课改理念相结合,勇于创新,勤于耕耘,提高专业素养;要注重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善于把本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学会整合各种教育教学信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与借鉴。对于中老年教师而言,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找准专业目标,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完全有能力完成新的教学模式的成功转型。
2.2.3加强新课程的学科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交流和研讨,使教师在思想上对新课程有正确的理解。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明确积极参与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健康发展是学习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方式,倡导师生互动,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要注重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2.2.4加强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的宣传,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学校黑板报宣传等活动,提高全民体育意识。使学校各部门领导、学生家长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应把体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真正全面贯彻课改的教育方针,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参与意识,这是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2.2.5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建设,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针对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和设备设施匮乏的情况,作为学校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配备体育器材,政府财政部门也要向这些地区政策倾斜;体育教师也可以本着因地制宜,修旧利废的原则,巧用场地活用器材,保证体育课和学生业余训练的正常开展。
3.结论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体育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更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而不仅仅是一种空谈。
我们必须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适当的位置,正确处理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关系。同时也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推动体育教育工作良性发展。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总结、研究分析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相信一定会使我市的体育教育工作更上新台阶,为莘莘学子的身心健康,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路明.现代体育与和谐社会[J].浙江体育科学,2006(1);5.
[2]王金保,彭士媛.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中小学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