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直是文学界争论的热点,对于《荷塘月色》持有不同的看法,评论家们据理力争,各持己见,甚至观点大相径庭,而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创作动机和这篇散文的主题两方面,文中的两个意象“荷花”和“采莲习俗”也是争论的焦点,是学者们窥探朱自清写作此文心理的切入点,本文即从创作动机和主题两方面,来概述关于《荷塘月色》的论争的焦点。
关键词:荷花 采莲 主题动机 争论焦点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为后世留下诸多极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其中名篇《荷塘月色》也已被录入中学语文教材,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就在于其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审美空间和发散空间,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创作动机、创作主题及审美意义等方面,文学界的评论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然而正是这样激烈活跃的文学论争,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究《荷塘月色》的真正内蕴,进一步实现对《荷塘月色》的审美价值,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下面我们就从论争的三个焦点,即创作动机、主题及现实意义这三方面来揭开《荷塘月色》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一、对于《荷塘月色》创作动机的论争
《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而对于这篇散文的分析与研究却从未停止过,首先我们从这篇散文的创作动机来看,关于朱自清创作此文的创作动机,文学评论家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对于《荷塘月色》创作动机的论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则是读者受众普遍认为的作者的写作动机在于抒发大革命失败的苦闷,以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导向为代表。第二部分学者认为此文的创作动机是出于作者的“江南思乡情结”,以程世和先生为代表,第三部分学者则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支撑,来探究朱自清创作此文的深层的隐秘的心理动机,以杨朴先生为代表。
第一部分研究者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来判定朱自清先生创作这篇散文的创作动机,这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因此文创作于1927年7月,当时中国社会因大革命的失败,白色恐怖弥漫,人人谨言慎行,社会气氛极其压抑,此时朱自清正任教于清华大学,面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他的内心因社会政治动荡,深感困惑彷徨与苦闷,于是创作了此篇《荷塘月色》,因此其创作动机在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却又无力改变,只好借着對“荷塘月色”的细腻独特的描写,来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联系到朱自清的“中和主义”,所谓的中和主义,即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因此这篇《荷塘月色》便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路历程的真实摹写,这部分学者正是以此为立足点,联系到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认为抒发政治苦闷与内心矛盾和彷徨是朱自清创作此文的创作动机,代表性的文章有张白山的《漫谈〈荷塘月色〉》,陈孝全、刘泰隆的《朱自清作品欣赏》,吴周文的《谈〈荷塘月色〉》等。
持有第二种观点的程世和先生等学者提出了“江南情结”的观点,代表性的文章是《〈荷塘月色〉与中国文人的“江南情结”——读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一文之商榷》,此文抛开了《荷塘月色》创作时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形势,认为朱自清创作这篇散文的内在动机在于作者的“江南情结”,他们认为正是这种情结是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内在情路,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在扬州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因此朱自清便一直将江浙视为自己的故乡,此后作者便一直过着羁旅北方各地漂泊的生活,因此内心深藏着对故乡江南的思乡之情,一直把江南作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即江南情结,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江南情结”,才会使朱自清在看到荷塘后,忆想起江南的采莲习俗,由此才会有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叹,以此为切入点,程世和先生等学者提出了“江南情结”的观点,并指出这种情结也构成了一部分文士普遍的审美文化心理,以此来看,《荷塘月色》便是朱自清借以抒发“江南情结”的一篇美文,进而这篇《荷塘月色》的创作动机也就不言而喻了,即是作者朱自清对故乡江南的思念,也可以说是“江南情结”孕育了这篇美文。
第三种观点是杨朴先生的美人爱欲观点,杨朴先生认为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创作动机在于朱自清的美人爱欲,代表性的文章是《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这篇文章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以全新的方法和视角来审视《荷塘月色》,可谓是令人耳目一新,别出心裁,让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更饶有意味的认识和了解,杨朴先生的观点一经提出便在文坛上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引发了一场关于《荷塘月色》激烈论争。首先杨朴先生指出了广大读者对于《荷塘月色》认识的一个重要误区,大多数人把这篇散文理解为一部写实性的散文,但杨朴先生明确指出朱自清写作此文并不是真的去到了月色下的荷塘,而是朱自清的一次幻梦,即这并非一篇简单的纯写实性的散文,在这篇散文背后,暗含着作者朱自清的受压抑的隐秘的潜意识欲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对于自身潜意识愿望的一种表现,“《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情感。这种情感与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无关……这种个人情感完全属于朱自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心体验。”在《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一文中,杨朴先生从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证。一幻梦:超越现实的“另一个世界”;二荷花:潜意识中的美人象征;三采莲:潜意识爱欲的移置;四情结:隐藏在一系列创作中的潜意识愿望。作者从这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荷塘月色》的另一面,让我们从一个更加高的层次上来认识这篇散文。由是观之,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内在动机绝不仅仅是抒发自己的政治苦闷,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江南情结”,在所有表象的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层次的隐秘的创作动机,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究《荷塘月色》的创作主题。
二、关于《荷塘月色》主题的论争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主要描写的是“荷花”, “荷花”是备受古今文人青睐的意象, 关于《荷塘月色》主题的论争也主要围绕“荷花”与“采莲”两个方面,所以我们首先从荷花入手来探求《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而走进朱自清的深层的精神世界。
首先来看关于“荷花”的意象,杨朴先生认为《荷塘月色》的主题是朱自清的美人愛欲移置,在《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1}一文中杨朴先生论证了 “荷花”是美人的象征,“朱自清所描写的荷花的结构形式与他潜意识中美人的结构形式是‘同构的。从整体上看,荷叶、荷花、清香、叶子与花的颤动与叶子的风致等等组合在一起是一位美女象征。”而以荷花象征美女的背后,又隐藏着朱自清怎么样的潜意识欲望呢?杨朴先生认为朱自清写荷花是为了表达自己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是潜意识愿望的投射和满足,这里荷花所代表的是美人意象,因此可以说荷花也就是朱自清美人爱欲的象征。同样是从“荷花”入手,姜源傅先生在《回到“荷花”本身——论〈荷塘月色〉的审美意蕴兼与杨朴先生商榷》{2}一文中,提出了从“荷花”意象出发回到文本本身的观点,认为荷花作为一个意象,重在其自然美,任何荷花的意象象征都不能脱离荷花自然美这一本质,援引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姜源傅先生认为《荷塘月色》中的荷花是朱自清高洁人格的象征,在《圣洁人格理想的不懈追求——与〈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作者商榷》一文中,吴周文先生的观点与姜源傅先生有共同之处,认为《荷塘月色》中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其原因在于当时的政治文化原因,即也将荷花的意象作为朱自清高洁人格理想的象征。
与上文的“荷花”意象相联系,朱自清后文提到的江南采莲习俗,杨朴先生认为与荷花意象象征的美人相关联,《荷塘月色》下文中提到的江南采莲习俗也就与朱自清的潜意识愿望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杨朴先生认为朱自清对于江南采莲习俗是十分了解的,但作者在文中有意避开了采莲风俗中的性爱合欢部分,只表现了采莲习俗中少女的美,是由于作者的内心防御的稽查作用,是潜意识的“转移”的作用,“是一种‘遮蔽性记忆——以显意识意象把潜意识愿望给遮蔽了,但正是这种遮蔽性的‘移置和‘转移,恰恰表现了朱自清的潜意识愿望。”而程世和先生、吴周文先生等都从朱自清的“江南情结”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认为作者长期旅居北方,远离故乡江南,因此在看到月色下的荷塘,便会勾起思念江南故乡之情,从《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江南情结”,程世和先生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文士视江南为精神故乡的深厚审美文化心理情结。因此提出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主题在于客居他乡的孤独之感。
对《荷塘月色》的各方面论争由来已久,并且不会到此停止,还会一直延续下去讨论下去,只有对经典的深入和多方面的分析与论争,才会实现其作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对《荷塘月色》的论争中,我们看到了学者们在学术上严肃认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对《荷塘月色》的分析中闪耀着评论家们智慧的火花和见解独特的学术魅力,他们的学术精神以及钻研精神将会引导我们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去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宝贵的学术财富将是我们予以加倍珍惜和保护的文学珍馐。
{1} 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2} 姜源傅:《回到“荷花”本身——论〈荷塘月色〉的审美意蕴兼与杨朴先生商榷》,《名作欣赏》2005年第10期。
作 者:钱悦,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3级研究生。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