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摘 要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而搞好实验教学十分重要。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与其它学科相比,科学课更需要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正因为如此,实验教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实验教学的成败得失,决定着科学课的教学效果,鉴于科学课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可将实验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科学学科特点的认识,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一、充分利用课堂实验
通过对小学科学教材的系统化研究、编排与整理,教材中的实验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目的是让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实验,对于实验室条件已具备,学生能在课内完成,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而且比较安全的实验,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完成。比如五年级上册<<摆的研究>>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很积极地在课前按照我的要求准备了实验用品,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且不断地有新发现和新问题的产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究知识,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犹如,在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节中“过滤的方法”。首先设置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物质分离方法后,然后出示本节课要采用的分离方法所需要的具材,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组织引导并参与其中和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再让学生描写现象并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引导学生改进设计实验
改进性设计实验是实验教学又一重要方面。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不同,或是地域条件的差异,对某些常规实验进行切合实际的改进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进行实验的改进,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确实验改进的必要性。学会改进的方法与技术,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增强探究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在四年级上册第33面“100毫升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有的同学提出量好100克水,一次加入定额过量食盐,搅拌几分钟,保证溶液达到“饱和”后,把溶液倒出,称量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加入食盐晶体的量减去未溶解的食盐量,便是食盐的溶解量。而有的同学认为直接称量在水中溶解的食盐质量等方案。最后老师提醒同学们:是否必须用100克水?经此提示,同学们会悟出水的量不是关键,取任意量的水,水量少为好!加入食盐晶体搅拌成“饱和”溶液,再折合成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的质量,经过以上讨论,拟定操作方案,完成实验,同时为分离食盐和水的教学也打下了基础。
另外在器材方面,让学生创作实验器材,也是改进实验的一个重要內容,而且大有可为,鼓励学生们改进一些废品为简单器具。如漏斗可以用饮料瓶的上部截得,且可大可小,用棉花或几层棉布代替滤纸。也可以做一些泥塑模型、石膏塑像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做好模拟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对于一些知识,如天体的运动等,实验无法操作,还有一些可以做实验的,安全又不允许,对于这类情况,只能以图片演示或模拟实验的形式进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改进了传统的教师口授、板书演示的局面。也就是说计算机是模拟实验的的重要手段,为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无法操作的实验或者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实验,计算机演示可以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中的有些模拟实验;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中一些器官和骨骼图及四年级下册“食物”“岩石和矿物”等的教学均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巧妙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有效地整合。
(作者单位:洪湖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