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檬 秦畅
摘 要 自由是马克思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贯穿马克思整个的思想过程。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深入了解,并探讨马克思自由观的内涵、目标和实现途径,对于克服形而上学的自由观a,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观 价值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追寻着自由。马克思正是在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在不断批判吸收旧自由观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系统的自由观,对促进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主要观点
1、马克思自由观的内涵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自由问题,在马克思的自由观中自由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马克思在对历史上各种自由观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石,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考察对象,从现实的生活结构探究人的自由,深刻的揭示了自由个体现实社会生活规定性。第一,自由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性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类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第二,自由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人能通过实践或其生命活动突破自身和外在必然性的束缚,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能动性,实现、规定并主宰自己,从而获得自由。第三,自由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2、马克思自由观的目标和实现途徑
在人类解放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的追求,也是他自由观和价值观的核心。马克思所预见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随着旧式分工的消失,劳动成了生存的第一需要,人本身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对物的占有成为手段,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协调的。从马克思的自由观来看,要实现自由必须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就需要进行革命,建立“自由王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各种自由。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马克思自由观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习和理解马克思自由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探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利于批判形而上学自由观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积极成果,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对必然性的认识。马克思不仅把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人的实践,还把自由理解为人的实践特性,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马克思的自由观以现实实践作为其构建基础,客观、合理地分析了人的需要,指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具体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行动的指南,而马克思的自由观则更是人们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反对专制主义和私有财产,也反对把行业自由、财产自由看成是真正的自由,揭露了前人自由思想虚伪性的实质,并克服了其不足之处,扫清以往旧哲学自由观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解放了人类的思想。马克思自由观的诞生为人类如何认识和实现自由找到了科学合理的答案。
2、探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思想潮流交汇的时期,面对着改革建设的一些困难和各种思想潮流的影响,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如何把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和人的价值实现结合统一起来,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合理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并实现人的自由,避免重蹈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摧残的覆辙,这个问题的解决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指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社会的和谐程度与人实现自由的程度紧密相联。社会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应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我们不能以牺牲个人的自由来保全社会的和谐与实现自由的最终目的,我们应当在既不损害个人自由的同时也不能损害社会利益的同时,去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精髓,有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探究马克思的自由观有利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指导方向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价值取向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人的解放与发展,价值与尊严,自由与幸福全部统一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我们必须要解放生产力,结束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使人们获得更高程的自由,实现生活的富足。
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切。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这种不流血的革命的改造,我们必将从旧的生产力中获得自由,创造新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侯丽君,陈云.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中的“自由”及其当代解读[J].理论月刊,2009(8).
[3]马小磊.试析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及其理论价值[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5).
[4]曹海玲.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主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4).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