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黎明 李功学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其所有权归国家,单位只有占有和使用权,政府负责监管。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中,除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外,剩余的开支基本上就是用于国有资产购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其所有权归国家,单位只有占有和使用权,政府负责监管。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中,除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外,剩余的开支基本上就是用于国有资产购置。
截至某年月日,某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7.52亿元,人均拥有资产超过6万元,2008年当年行政事业单位新增国有资产近3000万元。对于这笔价值不菲的国有财富,迫切需要管好用好,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然而,据笔者调查了解,由于各地普遍存在的“重购置、轻管理”思想,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正确。部分单位存在“资产是花自己的钱所买,归单位所有,与政府和财政部门没有关系”的错误认识,长期将资产的使用权同所有权、处置权混为一团,对财政部门代表政府依法监管资产抵触情绪大,不愿接受管理。
二是购买处置不报批。根据规定,单位购置资产前要先报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列入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到了下一年度才能采购;处置资产时,也要先得到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经财政部门审批,单位不能购买或处置资产。在开展审计检查时发现,一些单位不经财政部门审批,随意购买或处置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资产账实不相符。资产发生增减变化时,一些单位不按规定及时登记调整账目,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的情况经常发生。2008年某县进行清产核资后发现,全县约有32%的资产没有入账,如某事业单位账面电脑数为6台,而实际却有8台;一家行政单位车辆本已处置拍卖,但该车仍挂在单位账上达1年之久。账实不符,给资产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四是资产收益有流失。利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时,不少单位不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价格不经评估,低价甚至免费提供;有的将收取的房租收入直接入往来科目,或转移至单位其他账上,想法设法逃避监管,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流失。
五是办公设施不均衡。一方面,有的单位因履行职能需要,现有资产不够数或者达不到标准,迫切需要添置资产,有时由于条件限制无钱购置;另一方面,有的单位资产占有量远超出履行职能的实际需求,不少资产处于闲置浪费状态。这样,单位之间资产占有不均衡,按现在的管理体制难以调剂使用。
六是浪费损失较严重。部分单位在采购电脑、打印机等重要办公设备时,不管实际工作是否需要,片面追求洋品牌、高檔次、高配置,有的设备甚至未到使用寿命,就提前淘汰换新的,无谓地增加经费开支,浪费了宝贵而有限的财政资金。
为了切实加强县级国有资产监管,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前述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根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单位资产管理应实行一把手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使用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每个单位均应设置资产管理员,专门管理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对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岗时,要同时办理资产核查、移交、监交手续。通过重点抓领导,领导带头抓,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促使单位提高资产管理意识,自觉依法依规管理各项资产。
二要健全完善制度。根据财政部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全省要尽快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参照标准,各县要以政府名义出台县级资产管理具体办法,明确资产的配置、验收、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置换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便于今后操作。
三要理顺监管体制。要消除“单位资产归单位所有,与政府和财政部门不相干”的错误观念,理顺财政、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的责、权、利,有效推行“财政部门综合管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理”的监管体制,确保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资产所有权的综合管理权真正得到执行。
四要加强日常查处。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配置、使用和处置资产情况的日常检查,帮助指导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对于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屡查屡犯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依照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处理,并将处理情况进行公告,为强化资产监管营造良好地环境。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国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