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玉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3)
近年来红外气体传感器取得很大进步,但就光源、探测器、气体采样方式、光源调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光强小、功耗大、探测效率低、温度漂移大、使用气泵和管道吸气方式增加了系统噪声和电功率、及复杂机械式光调制信号,而井下环境恶劣,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受温度、湿度影响大[1]。文中选择进口红外器件,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采用开放式气室结构,被测气体经扩散方式进入[2],软件上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温度、湿度等干扰因素进行补偿,因此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
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在煤矿井下长期连续工作,能自动显示监测到的一氧化碳浓度、初始值的设定、自动声光报警、监测结果的存贮、外围电路控制实现一氧化碳浓度的超限排放、温度和湿度检测及数据结果上传地面监测系统等等[3-4],其系统框图如图 1所示。
新型矿用红外一氧化碳监测仪整机设计成本质安全型,考虑到井下供电方式、安装位置、使用习惯等特点,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设计成便携式检测系统,电源采用自带电源的方式,可以采用干电池、锂电池等、或高能可充电电池组,保障仪器工作时间大于48小时,使工作人员有充裕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考虑到整机节能的需要,检测系统电路采用微功耗并能在低电压下工作的集成元器件。保证仪器轻便、操作简洁、便于悬挂。整体结构设计成防爆结构与防尘结构,主机设计成全封闭形式,光学系统与主机为一体,底端是气室,安放红外传感元件和光源及光学系统,被测气体由扩散方式进入气室。经过防尘、防潮处理后气室部分与外界直接接触,所以整机的抗干扰能力、防尘防水防潮能力很强。
图1 红外一氧化碳监测仪框图Fig.1 Block diagram of 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instrument
红外一氧化碳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很弱,必须经过放大后才能对其进行处理。由于红外探测器本身存在探测精度问题,而且由于物理特性其精度难以提高,要保证精度能满足要求,前置放大电路中的放大器采用两级具有低失调、低温漂、高增益、共模抑制比及电源电压抑制比高的放大器。如图2所示。
图2 信号放大电路Fig.2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该模块主要由比较电路、振荡电路、声光报警驱动电路组成。用比较电路的电位器设定报警点和电池欠压点。单片机对检测得到的CO浓度数值,设计了进行相应判断处理的程序。系统检测到气体浓度超过标准时,自动发出声音和光信号报警,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图3给出了系统的声光报警电路。
图3 系统声光报警电路Fig.3 Sound-light alarm circuit of the system
红外一氧化碳监测仪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显示监测到的气体浓度值,同时通过传输接口将数据上传到地面监控中心,通过结果上传,便于系统的整体调度和综合管理,对增强系统实时处理能力,对于一些需要及时决策的重要信息,便于及时控制事态发展,从而实现系统的网络化管理。
矿用红外一氧化碳监测仪软件设计包括主控程序模块设计、初始化设定子模块、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子模块、神经网络补偿模块、数据查表与浓度显示子模块、声光报警与外部设备控制子模块设计。本文给出主控模块设计和神经网络补偿模块设计。
设计如图4所示。
样本数据获取:
1)将红外一氧化碳传感器置于温度试验箱内,设温度箱的温度为5℃。
2)待温度稳定后(约2小时),通入100 ppm的一氧化碳气体。
图4 主控程序流程图Fig.4 Flow chart main program
3)向实验箱内通入水汽,使湿度为60%RH,待湿度稳定后,分别测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探测器输出的电压值,记为 Vt,Vh,Vs。
4)改变湿度值,依次测出每个湿度值对应的Vt,Vh,Vs
5)返回步骤2)依次通入其他浓度的气体,重复 3)、4)步骤
6)返回步骤 1)依次调整到各个温度值,重复 2)~5)步。这样共得到175组样本数据。
RBF神经网络的训练:
神经网络能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连续函数。因此,衡量它的性能,可以通过它对函数的逼近能力来考察。而网络的性能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学习的速度、学习的精度、网络的结构及网络的泛化能力等方面[5-6]。
首先从175组样本数据中选出100组样本数据用于网络的训练,另外75组数据用于网络测试。根据训练样本集,采用最大最小距离法确定聚类个数,流程图如图5所示,聚类中心参数计算方法流程如图6所示。
图5 最大最小距离算法流程图Fig.5 Flow chart of the max-min distance arithmetic
图6 聚类中心算法流程图Fig.6 Flow chart of clustering centers arithmetic
为了验证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准确性,在不同的环境下对整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测试,实验时,干扰量环境温度变化范围是5~40℃、环境湿度变化范围是60%~95%RH,选取3个样品标定值为0.1%、0.17%、0.31%,共测得8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从所得到的数据表可以看出:3个标准气样中测得误差小于±0.039%,最大方差为3.7×10-4,说明新型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性能良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数据波动小,测试数据满足精度要求。
表1 整机性能测试表Tab.1 Table of performance test
文中进行了矿用红外一氧化碳监测仪部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神经网络补偿算发设计,所设计的样机具有选择性好,不会中毒老化,精度高,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可连续在线测量等优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矿井CO检测环境湿度大、粉尘严重的特点,采用最大最小距离法和k-means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算法进行温度、湿度补偿,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性能良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数据波动小,测试数据满足精度要求。
[1]王汝琳,王咏涛.红外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张永怀,白 鹏,林继鹏,等.一种新型多组分气体传感器[J].光电工程,2004,31(1):65-68.ZHANG Yong-huai,BAI Peng,LIN Ji-peng, et al.A novel IR multicomponent gas sensor[J].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04,31(1):49-51.
[3]刘中奇,王汝琳.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检测[J].煤炭科学技术,2005,33(1):23-25.LIU Zhong-qi,WANG Ru-lin.Gas detection based on infrared absorption principal[J].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33(1):23-25.
[4]张景超,刘瑾,王玉田,等.新型光纤CO气体传感器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4,15(4):428-431.ZHANG Jing-chao,LIU Jin,WANG Yu-tian, et al.Study on a novel optical fiber co gas sensor[J].Journal of Optpelectronics,Laser,2004,15(4):428-431.
[5]张广军,武晓利.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学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4,25(1):72-74.ZHANG Guang-jun,WU Xiao-li.Mathematic model of IR carbon dioxide sensor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2004,25(1):72-74.
[6]童敏明,张愉,齐美星.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可燃混合气体分析方法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6,27(2):169-171.TONG Min-ming,ZHANG Yu,QIMei-xing.Themixed inflammable gas analysi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J].Acta Metrologica Sinica,2006,27(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