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阅读教学

2014-01-14 10:07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北国郁达夫阅读教学

刘 洁

刘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们可对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渗透,提高学生们的应试能力。另一方面,语文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学会质疑,对文章有个性化的理解,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有更加立体化的解读,让学生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更深入的人生思考,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语文阅读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一.感读

感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是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感读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抱着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去阅读文章。这里,教师应将“指导预习”和“课堂导入”这两个工作做好。

(一) 指导预习

教师往往在课堂铃声已经响过才会布置预习作业,指导话语往往是:“请同学们在课后预习一下《XXX》课文,不会的生字词查查字典,不懂的地方划下来。”这样的指导,学生们对文章是没有兴趣的,大部分学生只是粗略地看看文章,查查参考书,以防下一节课的提问,这就浪费了学生们课下思考和查阅的宝贵时间。老师应每节课预留10分钟,对下一篇文章做一些个性化的介绍,提供关于作者的独特的材料,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思考的动机。

以《故都的秋》为例,我认为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们预习:关于作者的独特材料,我会这样介绍:“中国近现代作家中有一位作家的生死至今都是个谜,他就是郁达夫。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郁达夫正在家里面和朋友闲聊,突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连衣服什么都没有换,只是和朋友们匆匆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从此就再也没回来。关于郁达夫的死至今都是一个谜,大家下去查一查资料,看看郁达夫在生前到底做过些什么事,使得自己惨遭一死。我们下节课要学的《故都的秋》 的写作时间1934年,作者在干什么,当时的他是什么样的心境呢,大家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作者当时心境的‘蛛丝马迹’呢?”引出作者生死之谜的这段材料,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学习的习惯,所以,在课前预习的阶段,最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探索的精神和查阅的习惯。因为,很多学生们对语文课非常敷衍,而阅读课应该让学生们爱上语文,让他们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探索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心境,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等等。总之,指导预习应该让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 课堂导入

在指导预习的部分,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阅读文章产生了兴趣,在课下搜集了一些关于郁达夫的资料,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学生们愿意带着质疑的精神去探讨这篇文章,我决定将这篇文章的课堂导入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的导入将从学生们最真实的感受开始:“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当你看见某个场景,脑海里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学生们一定会有相似的感受,然后我进一步启发:“那么,让你回忆起的这些事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呢?”有人会想起快乐的瞬间,也有人会想起那些不愉快的曾经,那么接下来我会说:“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能够让我们念念不忘的过去,往往是我们最在意的,是我们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当我们再次想到过去,留下的也往往是最深刻的回忆。故都的秋天在郁达夫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作者当时是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来写这篇文章的呢?是最孤独无助时想要回到故都找到一丝温情呢,还是在百无聊赖时想起曾经的趣事呢?”当然是第一种情形,这时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心境了,把学生们的个人感受带到阅读课文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家,把作者当作一个生活中普通的和他们有着同样喜怒哀乐的“人”,而不是书中的某一位作家,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且通过拉近距离,学生往往可以与作者进行“对话”,一方面,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进行反思:当自己有着同样的感情时自己是怎么把它记录下来的,甚至,读这些名家的经典作品,也是对学生们人生的一个启迪,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解读

解读是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章,真正“阅读”的过程。如果说感读是学生“博学之”的过程,那么,解读就是“审问之”的过程,阅读课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深思熟虑的思考,而不是流于表面,流于大众,学生们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作品,看出字面含义以外的部分,读懂作者。在这里,教师应该做到两点:对话式教学和有效的仿写。

(一) 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依然是在唱着“独角戏”,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众多的各自独立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而不是明知故问和附和。虽然老师也会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对话,但大多数仅限于“日常对话”。

对话的关键是提问,要使对话富有成效,提问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者,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比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们应该注意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清”字,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问:“既然作者最爱的是北国的秋,那他为什么有说别的地方的秋好,平时大家会这样表达吗?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用轻呢?”“北国的秋为什么又来的悲凉呢?作者为什么把清和静与悲凉写在一起,难道清和静就是悲凉吗?”然后,让大家自由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就会和学生有一些交流,使学生对文章有不一样的体验。

(二) 仿写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仿写的,比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滋味”。文章第一段这两句,读起来总会觉得很怪,可能学生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不知道到底怪在哪,如果进行仿写,学生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篇这样写的独特之处。再有,文章的结尾处有这样一组排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有人说这组排比很好,有人却说它过俗,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我觉得就可以用仿写的方法来教,就拿窗外的一棵树做本体,我们可以说窗外的大树像一架正要发射的火箭,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课大树像是保卫校园的哨兵。其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因为喻体和我们距离存在远近的差别,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也出现了不同。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仿写,文章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作者也不再是是那个躺在书中的人,成了身边的一位朋友。通过对句子的反复揣摩,同学们读出了不同的味道,达到了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三.习读

习读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常说的“笃行之”,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将课上讲过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这一点是阅读最最重要的一步,虽然说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领会,但是,我想,如果教师们能给学生们引向一个正确的路子,告诉学生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将会节省学生们的学习的时间,而且让他们的“习读”更有效率。

教师们将教学生阅读的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们学会高级阅读技能,即自问自答、学会写作。为了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变式练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比如,让学生们自己写一小段关于家乡季节的话,而且必须用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几种写作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复习到学过的知识点,并在此同时也锻炼自己的习作技能。

关于“语文阅读教什么”的这个问题,不同的语文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但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们创新的意识和质疑的精神,让学生爱上语文,当学生以质疑的精神去阅读一篇文章时,学生们是会有些不一样的体会,这些体会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当然,这正是阅读的真正魅力。

猜你喜欢
北国郁达夫阅读教学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北国红豆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