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瑜 李学
【摘 要】大学生的择业观对其就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观依然存在地域观念较重、功利倾向突出、职业期望值过高等特点,如何正确引导成为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独立学院学生的择业观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方案。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择业观
近年来,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正经历着高速发展期,目前独立学院的在校生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本科生总量的半壁江山。而且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出大幅攀升,已从2003年的212万达到了2013年的700万。毕业生人数激增意味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因此,高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自我定位,全面了解社会,科学分析形势,逐步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择业观。但独立学院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观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形成科学择业观进行深入研究。
一、独立学院学生择业观现状
(一)地域观念较重,功利主义倾向突出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观上,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特别是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具有觀念偏差。大部分省内学生的职业目标城市仅限于成、渝两地,不愿意去其它城市,甚至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生源地工作。而且,由于大部份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也既希望子女留在大城市,又不愿他们去太远的城市,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职业选择。
(二)缺乏自我认识,择业期望过高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情况较为优越,因此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特别是薪酬待遇方面。据调查,61%的学生在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中,首选标准是薪资待遇,而对于社会需求、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实现人生价值等因素不太重视。在一项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54%的学生期待本科毕业月薪3000-4000元,28%的学生期待本科毕业月薪4000元以上,但是这部分学生对个人以及当前就业形势缺乏全面认识,这就造成了他们在选择行业、用人单位时盲目乐观。
(三)具有深厚的“体制内”意识
早些日子,哈尔滨环卫局招聘清洁工,引来三千多本科生以及几十位研究生排队报名,而事业编制是本次招聘最大的亮点,“扫大街也是给政府干活”一语道破了现在大学生深厚的“体制内”意识。尽管政府机构不断改革,但希望能到政府机关工作的大学生仍然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政府机关人员收入稳、地位高、权利大,以后学习培训和提拔重用的机会也比较多,再加上独立学院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父母或者亲朋就在政府机关工作,他们当然乐意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进入“体制内”,并且总是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导致学生们趋之若鹜。
(四)缺乏就业紧迫感,择业准备不足
独立学院部分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娇惯宠爱下,对自己的事情缺乏积极主动性,过分的依赖父母和其它社会关系,在对待就业问题上也是能拖则拖,就等着父母把好工作送到手里,坐享其成。再加上他们并不迫切的需要经济上的独立,导致很多学生有“实在找不到好工作”就毕业之后再说,或是回家族企业工作或是继续深造,并没有做好就业的各种准备,包括心理的。
二、如何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形成科学择业观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信念教育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我院两条生命线之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就业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我院一直以来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提倡“对国家人民尽忠心”,其实就是号召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引导学生多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对择业的认知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应用型大学,其办学目标之一是“使我院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比高职院校学生强,在动手能力上比研究型大学学生强”因此,我们除了严谨的教学,还积极开展丰富的第四课堂活动,广泛联系校企、校地合作,通过活动竞赛、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及就业力。这样的办学模式也能让学生在择业时,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社会需要我干什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择业认知,才能有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竞争,不会好高骛远。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主人翁意识
以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反馈为主线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个人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才能选择合适的职业类型,脱离这些特质择业往往会放大职业期望,希望在环境好、待遇好、发展空间大的单位就业,没有正确评估自己是否胜任,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他们了解职业要求、职业内容、职业发展途径等,从而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认真规划,努力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工作的要求,也能让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四)建立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择业观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就业指导教育中,要联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全方位力量,全面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形成科学择业观,以及实现顺利就业。一是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务实性,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为毕业生了解专业就业前景提供指导和建议;二是发挥学生社团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组织网络优势、资源信息优势、品牌载体优势,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增强就业能力;三是要把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将学校教育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要注重与学生家长尤其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关系网和信息资源的家长联系与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兼职等活动,主动感受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