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贞
【摘 要】桃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有农业人口82.3万人,农村劳动力46.3万人,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最多时达到22.4万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年底以来,我县大量农民工陆续返乡。为桃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解我县返乡农民工情况,笔者对全县返乡农民工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查。
【关键词】桃源县;返乡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建议
一、桃源县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3月底,桃源县返乡农民工达8.9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数的39.7%。从地域分布来看,返乡农民工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主,达7.4万人,占返乡总数的83%,其中仅珠三角地区就返乡6.6万人;从行业分布来看,返乡民工以机械电子配件制造、玩具制造、服装生产、工程建筑业为主,达7.6万人,占总数的85.4%,其中仅机械电子配件制造业就返乡民工3.24万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6-30岁民工返乡5.86万人,占总数的65.8%,30岁以上民工返乡3.04万人,占34.2%,产业熟练工人、企业老员工返乡比例比较低。
目前,全县返乡的8.9万农民工中,已有7.7万人实现了再次外出务工(其中实现省外务工5.1万人,省内务工2.6万人),819人留乡创业,3000多人留乡务农,但仍有8000多人未实现就业(其中表示愿继续外出就业的7500人,暂不愿就业等待观望的500人)。同时根据调查,全县未实现就业的8000多农民工,以前大多集中在沿海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建筑、服装、玩具等小企业就业,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偏低是制约他们今年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
二、农民工返乡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针对农民工返乡问题,我县采取了一些帮扶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和长期来看,农民工返乡引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值得高度关注。
1.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减少。据统计部门测算,去年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收入为125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为37%。按今年返乡农民工8.9万人、平均缩短就业时间2个月计算,今年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将减少1.91亿元,影响全县农民人均增收70—80元。同时,从当前经济的走势来看,沿海等发达地区企业生产仍不景气,内地发展势头日趋强劲民,很有可能在近期出现新一轮的民工“返乡潮”,农民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2.就业压力日趋凸显。目前,我县仍有近8000名返乡农民工滞留农村,找不到就业出路。在这剩下的8000人中,大部分属于文化层次偏低,经济基础薄弱,就业创业能力不强。而且由于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对绩酬要求较高,绝大部分人不愿再回到农业生产岗位。再加上本地企业为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大力提升了对员工的技术、技能要求,以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工就业遭遇到了更多的门槛,形势日趋严峻。如今年1月7日,我们组织县内11家规模企业在桃纺社区举行求职招聘现场会,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个,共吸引求职者4000多人,但最终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仅有79人。
三、应对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促进就业
一是加强信息服务“找岗”。充分发挥县、乡、村劳务服务信息平台和各类职介机构中介组织作用,全面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成功实现了用工信息对接。今年来,全县共接收、发布外地用工信息2800多条,近3.7万返乡农民工通过信息对接实现了再次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民工还因此走上了出国务工道路。
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保岗”。近年来,县劳动部门采取派员专访、电话联系、服务协调等方式,与宝成集团、水电八局、舟山渔业等6家企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劳务合作关系,达成了不裁员协议,要求企业采取轮岗培训、缩短工时、降低薪酬、轮流休假等措施尽量稳定用工数量。如台资企业宝成集团有桃源籍员工6万余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原计划裁员30%,通过县里积极协调,该集团将裁员改为轮休,轮休期内每人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770元,保住了近2万桃源农民工的岗位。
三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岗”。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資、技术扩改,一批县域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到2013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900多家,解决就业2万多人。拥有工业规模企业62家,吸纳就业人员1.5万人,提供劳务性工资收入近5亿元,“一区三园”的已初具规模,随着其建成,将为全县就新增工业岗位11000多人。目前,全县已有1652名返乡农民工相继在漳江、陬市、创元工业园内实现了再就业。
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岗”。全县已初步建成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纺织、糖业、果业、竹业、油脂、猪鬃加工等9个产供销一条龙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可为返乡人员转移就业提供岗位2万个。目前,全县已有近4000返乡农民工通过大力发展规模种养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强化职业培训。按照“合理配置、统一管理、突出特色、服务发展”的原则,将县内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整合,构建一个中心(县就业培训中心)、一所职校(县职业中专)、一支团队(全县7家定点社会培训学校)的“1+1+1”县级职业培训网络,形成了集电脑操作、基础英语、车钳电焊、电子应用、驾驶汽修等多项职业技能于一体的就业培训体系。近几年来,每年都通过职业培训网络,已累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10000多人(次),开展阳光工程培训3000人(次),发展中高级技工近300人,努力提高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三)鼓励返乡创业。县里下发的《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桃发〔2009〕1号)文件中,就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纳入全民创业扶持范围,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一是出台政策,引导返乡创业。制定出台了《桃源县创业引导资金管理实行办法》、《桃源县创业实体聘用本县从业人员补贴试行办法》、《桃源县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构建起了以小额贷款担保为主,税费减免为辅,社会保障为补充的农民工创业配套扶持政策体系。沙坪镇返乡务工人员宋智慧,前年2月在该镇创办牲猪养殖合作社,顺利获得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这一消息传出后,极大的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据工商部门统计,仅今年前3个月,全县返乡民工就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个,发展成员507人,成员出资总额达到7013万元。二是优化服务,推动返乡创业。在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规定各部门在对待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要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要免费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免费提供各种创业服务。去年2月,漳江镇返乡务工人员伍惠英在本镇创办惠源制衣厂,相关部门齐上阵,仅用时5天就将证照办理、贷款申请、用地划拨、税务登记等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劳动部门还主动为其招满了103名员工,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潮正在逐步升温,已相继有819位返乡民工创办了经济实体,实现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