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站在国防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真看待和开展学生军训工作

2014-01-12 01:12:02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后备力量军事训练高级中学

李 岩

(特种作战学院学生军训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00)

2014年8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军军事创新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要调动全党全国力量,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国防与国家安全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国防的强大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中国的学生军训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恰恰是为了实现国防与国家安全。前段时间围绕学生军训的有关问题在各种信息平台上引发热议,让我们有必要再次认真思考开展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

1 国防与国家安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我国学生军训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和国内反共反华势力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们内外勾结拼命顽抗,妄图置新中国于死地。为此,党中央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开始了新中国的国防和国家安全建设,学生军训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政府对学生军训工作都非常重视,建国初期毛泽东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于1955年11月1日亲自批准了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的报告。1955~1956年国家率先在14所高等学校和120多所高级中学进行学生军训。改革开放后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迅速,1985~2000年在150余所高等学校和100多所高级中学进行试点;2001~2007年全国有1600余所高等学校和2700余所高级中学普及了学生军训,年参训学生达1500余万人。

为了将学生军训工作落到实处,国家还先后在《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中对青年学生的军事训练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规范和开展好学生军训工作,在前几十年工作经验积累和实践的基础上,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2002、2003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先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大纲》,为大中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规范;2007年4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军事机关、普通高校与高中阶段学校以及承训部队组织实施学生军事训练提供基本依据;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下发了《全民国防教育大纲》;2013年11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这一系列法规性文件,都说明学生军训工作不是临时性的工作,它是为国防和国家安全而进行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制度性安排。目前,全国已有2000所高等学校、22000所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年参训学生达17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在所有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的目标。全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 (除个别高校按规定不开设)均已按上级要求将《军事课》(其中包括不少于14天的技能训练和不少于36个学时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学生要获得技能训练1学分、军事理论课学习2学分)列为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

2 国防与国家安全取决于国防建设的强与弱,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方法

国防与国家安全的好与坏取决于国防建设的强与弱,在国防建设中国防力量建设是支柱。目前我国的国防力量建设始终按照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我国的国防武装力量构成有中国人民解放军 (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因此通过学生军训来储备国家所需的国防后备力量就成为加强国防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方法。国防后备力量,是指平时进行必要的准备,战时经过动员可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包括民兵、预备役部队和没有组建民兵的单位中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人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为提高后备力量的质量,完善后备力量体制,增强后备力量的快速动员能力和遂行军事任务的能力而进行的组织、管理、教育、训练等活动。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依托国民教育选择在地方普通高校培养为部队提供军官的国防生,另外一种就是对在校学生特别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和高级中学的学生通过军训的方式为国防后备力量储备所需要的兵员来源。

实施这种举措和方法符合中国国情,能够满足国防建设对后备力量需求的客观现实。这也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取的举措和方法。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中把全美各种教育同国防教育联系起来,根据此法,美国在非军事院校开办了500多个后备军官训练团,300所大学、650所中学设有高级、低级军事训练团,使青年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少尉军官的基础素质,旨在培养未来的预备役军官。在美国陆、海、空三军新任命的军官中,有60%以上是来自后备军官训练团。俄罗斯青年学生的军事训练由国防部军外训练部、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和地方兵役局共同负责,凡开展军事训练的院校均设军事教研室或军事系。印度对学生的军事训练是通过遍布全国的一万多所大中专院校的国民学兵团来组织与实施的,涉及的学生116万余人,年龄段包括13~26岁的青少年。英国、以色列、瑞士等许多国家也都根据本国的实际,通过立法等手段,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军事训练的举措和方法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目标。

3 国防与国家安全决定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败关键在人才,学生军训是为国防与国家安全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性工程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特别需要中国的发展环境安全稳定。国防与国家安全是确保不出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这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人才。国之安宁、民之幸福取决于中国内没有乱外没有战,要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就必须将国防和国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国防和国家安全如果没有我们需要的人才,别说实现“中国梦”,连我们的生存都可能成为问题。如何破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要培养我们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在国防与国家安全方面需要的人才,为此通过学生军训的形式来培养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让这些青年学子拥有爱国情怀就变得十分重要。其次是要加强对学生们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短期没有大规模战争的趋势,但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大国之间的博弈又必将带来局部战争与动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在向自己既定的强国目标前进,然而我们的对手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面临的内外矛盾与问题提醒每个公民,中国梦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青年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讲授,对他们进行知“三情”教育非常必要而迫切。再次是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引导他们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国家意识的形成、国防观念的增强、爱国情怀的树立要靠教育,而学生军训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当前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势力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对我们的学生军训工作进行负面炒作。这其中有将具体问题夸大的,有对事实肆意歪曲的;有含沙射影的,有赤裸上阵的,有的甚至把矛头直指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为加强国防和国家安全建设而探索出来的学生军训制度,是敌对势力所惧怕的,青年学生是他们与我们争夺的重中之重,谁拥有了青年学生谁就拥有了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要靠青年学生,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对青年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让他们在思想上成为共产主义理想的笃信者,在能力上有完成祖国建设需要相适应的标准,在国家与国家安全需要时具备对外抵抗侵略、对内防止颠覆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总之,学生军训工作是关系国防与国家安全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任何含糊或者是错误的认识,为此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好才能不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1]全军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学生军事训练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2]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Z].2007.

[3]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Z].2006.

[4]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S] .2007.

[5]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大纲[S] .2003.

猜你喜欢
后备力量军事训练高级中学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教育(2022年6期)2022-05-05 06:18:00
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8:04:12
浅谈企业基层管理者不当督导的危害和对策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军事历史(1997年4期)1997-08-21 02:34:50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
军事历史(1994年5期)1994-08-15 07:53:18
建国以来我军的军事训练法规建设
军事历史(1989年3期)1989-08-21 0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