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程
怎样加进群众的“朋友圈”
☉周鹏程
近日《解放军报》刊登一则报道,新疆军区某步兵团开通了“铁骑微博”,但刚开始不少战士都不愿意把领导加进“朋友圈”。后来,该团完善了各类制度,采取了各种办法,最终战士们打消了顾虑,主动把团领导加进了“朋友圈”。读后,深有感触,获益良多。
领导干部从群众中来,理当到群众中去,多和群众交朋友,这样可以得悉真实可靠的兵心民意,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科学决策、改进工作。但实际上,有没有群众朋友、群众是不是真的把你当朋友,是不能一厢情愿的。正如报道中战士小尹所说,“一开始我还不太想把政委加进‘朋友圈’”。诚然,人际交往,乃人之常情,也是人的自由,但不少人宁愿“扫一扫”“摇一摇”去发现新朋友,却对身边的领导干部选择了忽略和屏蔽,这其中除了隐私外,或许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反躬自省的问题。加或不加,朋友就在那里,不嫌多不嫌少。从心理学上讲,朋友圈的开放可以被解读为“认可”,可见在虚拟网络,朋友的取舍、情感的远近变得更加的清晰、直接。群众其实不是怕领导,而是怕领导身上的官气,要想被群众纳入“圈子”,就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
有魅力善倾听。基层群众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甚至在生活中吃了不少苦,工作中受了不少委屈。所以,他们渴望通过虚拟的“朋友圈”将真实感受宣泄出来,这时是否甘于听取牢骚碎语、善于理解疏导,就成为检验一名领导干部思想修养、认识水平和人格魅力的试金石,更是能否融入“圈子”的先决条件。如果把网言微语“上纲上线”或者时常摆出“严肃面孔”,甚至把线上情绪延伸到现实生活,就不易获得群众的信任,必然难听到真话、难看到真相。要以心换心,把群众自觉暴露思想问题看成是一种进步,不抓辫子,热诚帮助。
有主意能真帮。一些基层群众长期生活在单一环境中,面对突发的复杂矛盾和困难,必定充满了疑惑和困扰。作为具有开阔眼界、丰富学识和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必然容易成为群众渴望宣泄、交流、求助的良师益友。然而,面对群众的矛盾和问题,切忌“以事琐而不耐,以事碎而不屑”,力戒不假思索、信口开河。而应在能力范围内通过仔细倾听了解全情,经过客观调查考虑成熟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给出科学具体的解答,确保出“阳谋”、送“真经”、支“好招”,通过真心真情话真理,进而慢慢建立起“圈子”里的形象及威信。
有真情严自律。现实里交人,网络上交心,“朋友圈”虽然是虚拟的,但人心却是真实的,每一个头像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个体和丰富的情感。所以,这个“圈子”更应成为领导干部真情实感的“网络补丁”。用好网络这个媒介,通过真心交心袒露自身的喜怒哀乐,让群众看到领导干部的平民本色;通过身入心入融入群众的兴趣爱好,与群众打成一片,心甘情愿接受监督;通过网上网下一样正,说的做的一样真,让群众引发真情共鸣,将这样的领导干部高高“顶起”。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其实,我们的群众大多乐意“圈”里有那么些倾心相交的领导朋友,这样反映情况更直接、沟通交流更顺畅,不少人还以领导为自己“点赞”为荣,把“圈”里的领导当作榜样目标。所以,往深层次说,群众敢于、乐于和领导干部交朋友,不仅能密切干群关系,浓厚和谐氛围,更能凝神聚气、强基固本,增强单位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系91860部队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