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丰 王宇航
着力解决支委会“随意”的问题
●刘 丰 王宇航
支委会是党支部对连队实行统一领导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制度。开好支委会,对于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科学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支委会比较随意的问题在少数单位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亟需着力解决。
当前支委会想开就开、说开就开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支部党政不分,一些党支部把行政方面的具体事务拿到支委会上来讨论;有的机关安排工作,要求上支委会研究讨论,无论事大事小,一些党支部为了应付检查召开支委会;有的机关处理敏感问题一发通知就要求上报,一些党支部不得不匆忙召开会议研究推荐;有的对首长批示、讲话,总要求党委支部传达学习,无论重要不重要,一些党支部不敢不“落实”而召开支委会。支委会次数多、议题杂,不及时纠正,势必影响党支部抓大事、议大事的精力。一要依法。《政工条例》明确支委会讨论的事项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指示的贯彻执行,重要工作的部署,连队建设的规划,思想政治建设,班子建设和骨干配备,军衔的晋升,发展党员,选改士官和士兵入学、提干、学技术,实施奖励处分,重要经费的开支使用,共青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建设,以及连队其他重要问题。与此对照,确定是否召开支委会。二要量情。机关要克服“唯我独尊”的工作思维,尊重基层组织工作的规律,安排布置不以是否召开支委会、开了多少次支委会来衡量是否重视、是否落实,而是要看落实的工作和成效。三要备足。党支部书记要提前思考准备好支委会议题,做好调查研究,尽量详实地掌握议题涉及的资料;提前两至三天把开会时间、议题通知各委员,便于委员准备;做好征求意见、个别酝酿的工作,不匆忙开会,不开无准备的会。机关在处理涉及官兵利益的敏感问题时,要给基层留出足够的时间讨论研究和推荐。
有的单位把支委会开成了“杂谈会”,闲话止不住,正事议不定;有的把支委会开成了“碰头会”,三言两语,拍板定夺;有的把支委会开成了“辩论会”,只站本位说,只讲自己好。这既有支部正副书记怕麻烦、图省事、组织不力的原因,也有搞独裁、发扬民主不够的缘故,还有支部委员盲目服从、不顾大局的因素。要使支委会真正“议”起来,一是不专断。支部正副书记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把行政职务带到党内来,当“班长”不当“家长”,当“主持”不当“主管”,会前征求意见但不“硬性说服”,开会不先发言,不把“一票权”当成“拍板权”。二是不盲从。支部委员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讨论问题时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心地坦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为支部决策提供正确、科学的依据。三是不自私。班子成员要超脱个人职务和分工的局限,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发表见解,克服片面性。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服从全局的需要。个人意见被否决时,要个人服从组织,个人意见可以保留,但对支部的决议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能在行动上有任何抵触情绪。
有的该开会的没开、该议的议题没议,便把检查内容“加”记到会议记录本;有的记录时简记、少记甚至不记支委的发言,体现不出发言人的真实观点;有的没有当场开会当场记,只能会后凭记忆补记,记录内容失真。分析原因,一个是部分基层主官认识有偏差,认为少开会、不开会也能把工作干好,只要有会议记录应付机关检查就行。另一个是少数基层主官党务能力有差距,对如何开会、怎样记录还不熟悉。再一个是上级检查都喜欢看记录本,看到记录得好的就表扬,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片面导向。记录是党支部工作中的重要档案材料,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完整。一要“实”开会。落实会议制度,该开的会及时开,不漏会误会;提前通知,给足时间准备,不仓促开会;严格落实程序,议题议深议透,不简单开会。二要“实”记录。坚持现场“原话”记录,条件允许时与会人员提供发言材料。当场确实无法记录的,可以运用录音笔、摄像机进行音视频记录,会后根据录音录像“补记”,并“双保存”。三要“实”检查。实行上级机关与基层官兵联合监督体系,重要会议上级党组织指定人员和连队思想觉悟较高的士兵党员列席参加,监督会议落实,纠正“记录定乾坤”的思维和做法。
【作者系73071部队某营教导员、91278部队军务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