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红
刍议邓小平关于人才建设的思想
●王家红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围绕人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在新时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了基本遵循。
邓小平同志秉承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着眼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将我们党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形成的方针原则,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追求和行为导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是“任人唯贤”的路线。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存在的以个人之见论优劣、以个人亲疏比贤能的用人思想,邓小平同志严肃地指出:“我们起用人,要抛弃一切成见,……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他批评“不少同志只是看到周围熟悉的一点人,总在原来的一些人中打圈子,不会深入到群众中去选拔人才,这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敢于冲破各种错误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身份限制,唯贤是举、选贤任能,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都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一贯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后来又把“德才兼备”形象地说成是“又红又专”。“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要求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强调:“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人才“德”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人才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群众对有些人才不满意,也主要是对他们的“德”不满意。他还强调指出:“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三是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才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历史证明,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都是实干出来的,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只能是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邓小平同志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坚持把服务人民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如何选拔人才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他还告诫全党:“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
学习研究邓小平人才思想,关键是要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是深邃的战略眼光。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基于对这样一种世界发展大势的清醒认识,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强调:“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因此,邓小平人才思想,是基于对时代发展潮流的科学把握和对我国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形成的,充分体现了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恢宏的战略气魄。
二是巨大的政治勇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表达了“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勇于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思想对人才工作的错误认识,根本否定了“两个估计”的人才评判标准,严肃批判了人才选拔使用上的派性思想,深刻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我国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
三是牢固的群众观点。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考人才工作时,他也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他深刻指出:“我们工人阶级的杰出人才,是来自人民的,又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才能不断涌现出杰出人才。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邓小平人才思想坚持了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出发,突出强调人才源自人民、人才服务人民,充分展现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宗旨意识和真挚的为民情怀。
四是科学的思维方法。邓小平同志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人才问题,在培养人才方面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统一,在选拔人才方面强调有序与破格相统一,在评价人才方面强调学历与能力相统一。他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思考人才问题,对人才的价值、成长、开发、配置、使用、激励和规划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有机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他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思考人才问题,注重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积极从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拓展新视野、提出新观点。因此,邓小平人才思想始终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表现出很强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习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人才思想,充分理解和践行其蕴含的实践要求,对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习研究邓小平人才思想,有助于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我们要深刻体悟邓小平同志“关键在人”的谆谆教导,牢牢把握“德才兼备”的根本标准,践行“选贤任能”的基本要求,切实把人才资源作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切实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努力培养和造就出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学习研究邓小平人才思想,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特别是他主张并带头实践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人才工作机制的改革,带来了人才队伍动力的激发、活力的增强和潜力的释放,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阔步前行。我们应当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继续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进一步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学习研究邓小平人才思想,有助于继续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在实践中,他还主动当起“后勤部长”,亲自为一大批优秀人才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实践充分证明,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应当继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用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和人际环境,创造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