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云 高 丽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无财谓之贫”(《庄子·让王》),“居而无食谓之困”(《周礼·地官·禀人》疏引书传)。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挑战。教育是促进贫困者社会阶层流动和打破贫困代际转移的重要力量,是维护贫困者权利与尊严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来识别和救助城市贫困人口,这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主要强调衣、食、住的费用,并未硬性包括儿童教育的费用。
早期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和起点,是儿童人生早期最重要的福利之一。每个儿童都毫无例外地应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开端,这是一项最为崇高的社会使命。教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大脑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个体诸多重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对个体的认知、语言、情感、人格、行为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儿童所拥有的早期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早期教育质量的优劣持续、潜在和长远地影响着其一生的发展[1]。
本研究基于心理测量技术,以贫困家庭和普通家庭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教育实验系统观察贫困家庭儿童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身心发展状态,进而检验早期教育对贫困家庭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被试。按照方便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陕西省西安市90名3-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贫困入园儿童组、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和普通入园儿童组,每组各30名儿童。其中,贫困入园儿童组入选标准为:(1)低保家庭;(2)健全家庭(排除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3)儿童刚入园接受学前教育。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入选标准为:(1)低保家庭;(2)健全家庭(排除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3)儿童未入园接受学前教育。普通入园儿童组入选标准为:(1)非低保家庭;(2)健全家庭(排除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3)儿童刚入园接受学前教育。3组儿童均为正常健康儿童。
(二)工具与材料。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该量表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编制,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5个能区,共有211个项目,分为28个年龄组。计算其发育商DQ(Development Quotient)值进行评价,DQ分级标准为:≥130为优秀,115-129为中上,85-114为中等,70-84为中下,≤69为低下。
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该量表由左启华等人以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为蓝本修订,包括独立生活能力(Self-Help)、运动能力(Locomotion)、作业(Occup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参加集体活动(Socialization)和自我管理(Self-Direction)6个领域,共有132个项目,7个起始年龄。计算其标准分进行社会生活能力评价:轻度(8分)、边缘(9分)、正常(10分)、高常(11分)和优秀(12分)。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该量表于1969年由美国学者Conners编制,1978年由Goytle、Conners和 Ulrich共同修订,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PSQ包括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6个因子,共有48个条目。每项按0-3四级评分,任一因子评分>x—+2s者为行为异常,多动指数>1.5则认为多动症可能。
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该量表由中国台湾郑信雄编制,包括大肌肉及平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不足、大年龄的特殊问题(仅对10岁以上儿童进行评定)5个项目,共有58个问题。每题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5级评分,将各项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标准分低于40为轻度失调,低于30则为重度失调。
(三)程序。(1)确定取样标准,抽选被试。(2)前测。幼儿园开学伊始,即儿童刚入园时,对3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社会生活能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能力5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测评人员均为相关专业人员。(3)家长培训。在每学期初,对贫困入园儿童组和普通入园儿童组两组儿童家长进行1次早期教育培训,主讲教师均为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业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早期教育的理念与价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儿童膳食与营养、儿童常见疾病与防治、儿童行为问题与行为矫正、儿童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亲子游戏的方法与技巧等。(4)亲子活动。在每学期中,为贫困入园儿童组和普通入园儿童组两组儿童组织1次亲子活动,由幼儿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组织,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活动内容主要为形式多样的趣味亲子游戏。(5)个别化支持。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业人员为贫困入园儿童组和普通入园儿童组两组儿童家长提供电话咨询或现场指导支持,为其家庭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6)后测。1学年后,再次测评三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社会生活能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能力5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前后测测评人员不变。(7)数据处理。通过对前后测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客观描述贫困家庭儿童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身心发展状态,检验早期教育对贫困家庭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处理。
(一)早期教育前后3组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前后测3组男女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在身高(cm)、体重(kg)和胸围(cm)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二)早期教育前后3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表明,早期教育前(前测),3组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大运动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入园儿童组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的发育水平均显著高于贫困入园儿童组和贫困未入园儿童组;贫困入园儿童组和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在各能区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早期教育后(后测),三组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大运动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入园儿童组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的发育水平均显著高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在适应能力和语言上的发育水平显著高于贫困入园儿童组,在精细动作和社交行为上的发育水平与贫困入园儿童组差异不显著;贫困入园儿童组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的发育水平均显著高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说明早期教育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家庭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
表1 早期教育前后3组儿童发育商(DQ)的比较(M±SD)
(三)早期教育前后三组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早期教育前(前测),三组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在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和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入园儿童组在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入园儿童组和贫困未入园儿童组;贫困入园儿童组和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在各领域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早期教育后(后测),三组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在独立生活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能力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入园儿童组在独立生活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和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在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贫困入园儿童组,在独立生活能力、作业和总分上的得分与贫困入园儿童组差异不显著;贫困入园儿童组在独立生活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和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说明早期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
表2 早期教育前后3组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比较(M±SD)
(四)早期教育前后三组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明,早期教育前(前测),三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入园儿童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贫困入园儿童组和贫困未入园儿童组;贫困入园儿童组和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在各领域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早期教育后(后测),三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上差异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普通入园儿童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和贫困入园儿童组;贫困入园儿童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说明早期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家庭儿童的行为问题。
表3 早期教育前后3组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M±SD)
(五)早期教育前后3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前后测中,普通入园儿童组感觉统合失调率虽均低于贫困未入园儿童组和贫困入园儿童组,但三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
(一)早期教育与贫困家庭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个体智力发育密切相关,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表明,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养育方式与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密切相关[2]。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前,普通家庭儿童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的发育水平均显著高于贫困家庭儿童。提示不良的家庭经济和教育环境严重影响了贫困家庭儿童神经心理的发展,导致其神经心理发育滞后和出现偏差。婴幼儿期是个体神经心理发育的敏感期。个体生命早期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丰富而适宜的环境信息刺激是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的重要条件。早期教育能够显著促进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开发[3]。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后,接受早期教育的贫困家庭儿童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上的发育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接受早期教育的贫困家庭儿童。说明适宜的早期教育促进了儿童神经心理各领域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二)早期教育与贫困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是儿童适应能力、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关系、父母职业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前,普通家庭儿童在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上得分显著高于贫困家庭儿童。提示贫困家庭儿童由于受家庭经济环境不利、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父母职业稳定性差、家庭氛围紧张以及家庭教养态度偏差等负性因素的影响,日常生活往往囿于家庭狭小的环境之中,缺乏自我管理的引导、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以及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或在集体活动中遭到冷落,成为同伴取笑的对象,自尊水平下降,自我意识受损,亲社会行为降低,于是自我保护地减少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应付方式的缺陷致使贫困家庭儿童社交能力锻炼机会匮乏,最终导致其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能力障碍。早期教育相对降低了成人对儿童的关注和干预程度,丰富了儿童同伴交往和基本生活技能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儿童集体行为和独立决策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后,接受早期教育的贫困家庭儿童在独立生活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未接受早期教育的贫困家庭儿童。说明早期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各领域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早期教育与贫困家庭儿童的行为问题。个体的心理行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的心理行为发展决定着其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5]。因而幼儿期个体的某些典型外显或内隐问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其成人期的种种问题。以往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态度、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程度、亲子关系、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养育方法、父母关系、父母职业等是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6]。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前,普通家庭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贫困家庭儿童。提示不良家庭环境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源。贫困家庭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失业率高、经济条件差、社会支持网络弱化已属常态,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导致贫困家庭生存负担极其沉重,由此衍生而来的家庭氛围紧张、教养方式失当、教育认知模糊和教育情感消极等问题造成贫困家庭儿童内心负性情感积累、宣泄途径闭塞,产生诸多行为和情绪问题。早期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具有远期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后,接受早期教育的贫困家庭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未接受早期教育的贫困家庭儿童。说明早期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家庭儿童的行为问题。提示贫困家庭家长应该认清早期教育的价值,关注儿童的成长质量,调整家庭教养策略,创造和谐家庭氛围,为儿童良好社会情绪及个性行为的养成提供有力支持。
(四)早期教育与贫困家庭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家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处于30%-36.7%之间,普通家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处于23.3%-26.7%之间。这低于任桂英等(1995)报道的46.2%[7],高于翟宏等(2007)报道的16.77%[8],与黄悦勤等(2001)报道的29.4%基本接近[9]。以往研究表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气氛、父母期待、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工作稳定性和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密切相关[10]。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三组儿童在前测和后测中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差异均不显著,但数据中仍然可以看出,贫困家庭儿童较之普通家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贫困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家庭人均收入较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工作稳定性差、对子女未来成就期待较低、家庭养育方式不当、家庭不和睦、家庭暴力行为、儿童活动空间缩小等问题,都会使贫困家庭儿童长期处于警觉状态或应激状态,导致其更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一种隐性障碍,因此往往难以引起贫困家庭家长的足够关注。幼儿期(3-6岁)是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关键时期[11]。因此,贫困家庭家长必须重视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提早发现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并及时给予干预,有利于促进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全面改善和协调发展。一般而言,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需要为其提供专业而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以促使个体大脑功能的成熟和恢复。对贫困家庭而言,可以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日常游戏活动中训练儿童,如滑板、趴地推球、游泳、跳床、平衡木、荡秋千、拍球、跳绳、玩羊角球、袋鼠跳、拼插组装物品和绘画等活动均可以帮助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家庭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影响源,适宜的早期教育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家庭儿童神经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与情绪的发展。
[1]庞丽娟,胡 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3,(1):7-10.
[2]赵剑锋.菏泽市800名城区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4):336-338.
[3]宋建根,张格祥,马恩和.甘肃会宁2-5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8):637-639.
[4]何宏灵,凤欣玲,代乃利等.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837-840.
[5]龚建华,彭中华,李文婕.深圳市罗湖区 4-5岁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0):807-809.
[6]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5.
[7]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70-73.
[8]翟宏,张 挚,曹新美.章贡区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3):124-126.
[9]黄悦勤,刘宝花,王燕玲等.北京市城区 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44-46.
[10]周 虹,张 妍,袁全莲等.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296-1298.
[11]黄悦勤,李东旭,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