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业智 武忠远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红色经典艺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产生的蕴含着积极向上、催人进取的精神内蕴的一种艺术范式。它有着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精神激发力,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格与艺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代表了一个时代,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诠释了一种时代精神,建构了一个时代价值观念”[1](P119)的红色经典艺术也日渐式微,不但告别了一统江山的格局,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一个最为主要的教育环节——课堂教学,需要排除各种阻力,通过课堂教学方法大改革,探索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红色经典艺术的热情,引导学生深入红色经典作品内核,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精神品格。
(一)知识背景的断层化。2005年,激励了几代人的《狼牙山五壮士》被部分省市从新教材中删除,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轩然大波和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也成为凸显红色经典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尴尬地位的一个显证。同时,受到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的教育对数理化偏爱有加,而历史等学科始终游离于中小学教育边缘,长此以往就造成青少年对战争时代的历史感知一片空白。尽管“红色经典既可做德育的好教材,也是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极佳补充。这种作用尽管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不可低估的”[2],但是同样被排斥在基础教育视野之外。红色经典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式微趋势,也给高校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高校面对基础教育中已经逐渐断层、逐渐淡漠的红色经典,要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弥补学生的知识断层,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一定困难。
(二)教学背景的复杂化。社会的改革变迁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强烈影响和巨大变化,也包括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新时期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逐渐深入,各种思潮观念汹涌而至,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网络的逐渐普及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变迁在先,教育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社会变迁是因,教育适应是果。即当社会的某个方面出现变革时,教育必然会出现功能性的适应性调整和变化,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3](P325)红色经典艺术进入21世纪以后,“在多元价值观的竞争中,红色经典不敌‘雷'、‘'、‘山寨'等草根文化,最终几乎被亚文化所覆盖”[4](P25)。近年来,网络上对部分红色经典作品进行了改编、恶搞,尤其是这两年批量生产的“抗日雷剧”,将红色经典作品的主题内蕴和精神价值逐渐颠覆和瓦解,对红色经典艺术的健康传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一时代背景影响到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对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产生一定心理阻力。
(三)教学信息的陈旧化。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受到来自纵向上的知识情感断层和来自横向上的复杂时代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要取得良好的、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困难重重。但是,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最大问题并非来自外部的各种制约条件,而是来自于课程教学内部的因循守旧思维和枯燥的单一模式。艺术教学与科学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艺术教学在传承知识的同时有极其广泛的阐发空间和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革命年代的文艺作品,其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烙印,造成学生接受过程中的文化隔膜。教师如果思维固化、知识陈旧,仍然按照传统的讲授、老套的解读来进行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哪个学生愿意接受古板枯燥的教化?广而言之,何止红色经典艺术有时代隔膜,就连《论语》、《庄子》等传统经典也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那么,“百家讲坛”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视角,唐小兵等人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对于红色经典的独特阐释,是不是能给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一些启示呢?
(四)教学模式的程式化。对于高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目前学校教育最大的弊病要数它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方法,高度的统一导致高度的封闭,学生的个性被禁锢在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中。”[5](P29)受到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基本上以“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为主体。而“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6],作为高校最富风格、最有诗意的艺术课程,如果还是停留在知识灌输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而忽略了艺术的特殊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无疑会走进一条死胡同。那么,作为艺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经典艺术,其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教师能够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在学校及学院的教学管理中为了管理上的高效化,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统得过死,课程中必须统一教师、统一课程、统一专业、统一地点、统一时间,不利于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作为红色经典艺术传播及教育的主渠道,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高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深度发展。因此,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红色经典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以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课堂教学改革为例,探讨高校如何立足于自身优势构建起有特色、有效果的红色经典艺术教学方式。
(一)丰富优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高校以往的红色经典艺术课程更多地开设在相关专业领域,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通识课程的相对较少,而且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选择较为单一,如文学教师开设红色经典作品课程、音乐教师开设革命歌曲课程等等。这种单一内容选取一方面容易让红色经典艺术课程陷于专业领域,不利于红色经典艺术的普及推广;另一方面容易让红色经典艺术课程陷入片面化教育困境,不利于学生对红色经典艺术的整体认知。延安大学从2011年开始开设“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打造出一门集文学、历史、音乐、美术、影视等内容为一体的通识课程。课程“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四个原则:一是丰富性。以历史知识作为贯穿线,分别截取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文学、音乐、美术、影视等不同的艺术样式进行深入讲述。二是整体性。首先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及鲜活的历史场域从精神情感上引导学生进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其次引入各艺术领域中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讲述,激发学生学习红色经典的兴趣,领略到红色经典的独特艺术魅力。几部分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自成一体。三是普适性。该课程内容上打破了各部分的专业性束缚,尽量选取通俗性、生活化、趣味感强的教学素材讲述红色经典,使课程适合所有专业学生学习。四是艺术性。作为一门艺术类通识课程,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严格以艺术标准来选取教学内容,修正了传统红色经典艺术教育中偏向政治教育功能的问题,而更多地将视点关注于其艺术教育功用。以各领域最新的理论观点对红色经典艺术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将讲述重点落在了艺术性上,以前沿性的讲述还原了艺术课程的本真状态。
(二)兼容并包的教学风格。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7](P66)那么,大学里的这些大师们“有权标新立异,有权创建自己的工作风格,选择这样那样的教学方法、活动形式、姿态、习惯”(波尔特诺夫)[8](P18),长此以往教师们就形成了“所具有的鲜明突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即“讲课风格”[9](P149)。作为一门极富魅力的艺术课程,红色经典艺术课程也需要有不同讲课风格的教师参与,以丰富多彩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学习红色经典。延安大学的“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采取了跨学院整合师资的方式,集中了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鲁艺学院等优秀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融合不同个性特征、不同讲课风格为一体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在常年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并在各自的课程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将这些特色的教学风格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安排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该课程中既有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的知识型讲课风格,也有以情感人的抒情型讲课风格,更有指导艺术实践活动的实践型讲课风格,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的讲课风格使得课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呈现出兼容并包的教学风格。
(三)“五动”齐发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和手段。”[10](P302)长期以来,高校存在着“大学无教法”的思想,于是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式等知识传授型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旋律,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教学过程千篇一律、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并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与教学目标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0](P303)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和艺术修养。那么,如果单纯地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呢?也许有一定效果,但是并非最佳选择。因为精神品格和艺术修养提升并不是红色艺术知识积累越多就越容易实现,而是必须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感悟来实现。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课程实践、现场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为辅的课程教学方法。课程通过教学方法大改革,提升学生的“五动”(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红色经典艺术的热情和兴趣。一是课堂教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同时,课程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讨论,讨论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讲述,之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二是艺术实践。课程充分发挥课程组的团队力量,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课程组坚持“舞台就是课堂,课堂就是舞台”的课程教学理念,积极开展红色经典艺术课堂展演活动,通过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导、自己设计等艺术实践环节,亲身感受红色经典的艺术魅力。课程组每一次授课中都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红色经典艺术的演出活动,内容以红色经典艺术为主,采取歌曲、舞蹈、朗诵、话剧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现场教学。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无疑也为“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教学提供了便利。课程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课程组在讲述延安历史时,组织学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课程组在讲述延安文艺时候,组织学生赴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会议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中央大礼堂进行现场教学;课程组在讲述秧歌剧时,组织学生赴鲁艺旧址进行现场教学;等等。通过现场教学,学生们回溯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切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与艺术。四是自主学习。课程注重通过“引读、引听、引看、引思”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组精心拟定课程课外阅读书目、欣赏音乐、观看影片,通过教师课堂上的作品导读推荐,学生课堂上的阅读体会汇报、作品推荐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红色原典,并在阅读原典基础上,深入思索红色经典艺术相关问题,为课堂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目标的管理手段,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11](P219)。因此,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应该追求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从不同侧面、不同内容和形式,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以全面评定学生成绩,使考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11](P219)。“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包含了文学、历史、音乐、美术、影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各部分内容要求也自然有别,有的注重了解,有的注重鉴赏,有的注重实践等等,各不相同。内容的侧重和要求不同,所采用的考核形式自然不能一味趋同,不然考核只能是形同虚设,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有效地保障了课程的教学与管理。一是平时成绩考核。课程注重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不但包括平时的课堂考勤,更将课程中的学生的课堂讨论、课程讲授、互动情况、参与情况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二是自主学习考核。课程注重学生课外红色经典艺术阅读与学习情况的考核,每次采取小论文、调查问卷、读后感等不同形式进行考核。三是艺术实践考核。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对参与到艺术实践中的学生可以免去平时作业考核,给予相应的课程学分。
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课程开设以来先后有3000余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成为学习辐射面较广、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于2012年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并建成了相应的课程网站,有力地推动了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课程开设以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普遍认可课程新颖的教学模式,课程旁听人数远远超过选修人数,尤其是课程组开展的红色经典艺术课堂展演、现场教学等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与改革,教学效果明显。这种改革甚至可以推广到高校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该课程的选课学生在校级的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红色经典征文比赛、红色经典书写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同时学生以该课程为平台积极开展红色经典艺术的学习与研究,先后获批红色经典艺术方面的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同时,作为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延安大学,近年来在该课程的红色经典艺术的教育推广下,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红色歌曲大赛、红色作品书写活动、红色剧目展演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红色经典艺术活动,开展了红色经典资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平台建设等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了学校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格和艺术素养。
[1]周 娜.经典何以被遗忘——“红色经典”教育缺位的反思[J].名作欣赏,2011,(21).
[2]韩春萌.红色经典教育要跨越几道沟[N].中国教育报,2005-11-03.
[3]鲁 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韩春萌,韩思齐.红色经典教育的社会学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5]蔡 伟.“80后”现象的教育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6]杨福家.第一位担任美国大学校长的中国学者——杨福家对比中外教育观[N].北京青年报,2011-11-12.
[7]胡 适,等.校长演讲辞里的大学精神[J].报刊荟萃,2010,(9).
[8]李如密.教学风格研究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5).
[9]薛振中.如何铸就个人的讲课风格[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
[10]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