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伟
(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3)
几何光学是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采用几何方法研究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课知识点主要包含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知识难度不大.但近几年高考中几何光学出现频率很高,是高考的一大热点.在复习中我们采用以思维图形化方法为主线,知识为载体的方式突破相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
① 理解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
② 理解并掌握光的全反射现象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掌握思维图形化方法在解决几何光学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理解思维图形化对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
② 感受在学习工作中应用思维图形化带来的便利.
(1)教学重点:思维图形化的应用.
(2)教学难点:全反射的临界问题分析.
笔记本电脑(连接网络,打开QQ),投影仪,手机(打开QQ).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为了防止问题过于抽象导致问题的无法解决,我们往往采用将物理问题通过图形的方式分析以降低问题的难度,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为思维图形化.
今天我们复习新的内容——几何光学,就需要思维图形化的方法.下面请几位同学将学案中的基础梳理填空答案核对一下.(学生回答填空答案,在学生有错误时老师予以更正)
____师:(投影)下面请看投影,这2幅图是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和由玻璃进入空气的反射和折射如图1所示.观察2幅图发现在图中除了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外还有什么呢?
图1
生:还有分界面和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
师:法线具有什么特点?
生:法线与分界面垂直.
师:经过研究发现,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有以下规律.(教师投影)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β;
师: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几何光学问题呢?请看例1.(学生思考题目,教师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将学生出现的典型解题错误用手机QQ拍照发送到笔记本电脑QQ上)
(1)两条光线射出玻璃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
(2)光线Ⅱ从A点入射到与光线I相交所用的时间.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错误分析的图片)
分析学生情况,学生几乎没有作图,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如图3、4,学生作图,但所作图形是错误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图2
图3
图4
图5
(教师总结并投影)要解决几何光学问题我们需要3步:(1)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2)利用光路图寻找几何关系;(3)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写表达式并根据必要的推理写表达式求解.
师:根据由例1总结的思维图形化解决几何光学的步骤,请同学们求解例2.(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师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将学生出现的典型解题错误用手机QQ拍照发送到笔记本电脑QQ上)
例2.(2013年江苏省高考卷)图6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错误分析图片)
图7错误审题不清,没有注意题目两次反射.图8的错误也是审题不清,没有关注到全反射.而图9的错误为没有关注出射光线垂直于BC,导致作图错误.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师:前面2个问题都是只有1条入射光线,我们直接作出光路图即可,那么如果出现一组光线会怎样呢?请看例3.(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师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将学生的典型错误用手机QQ拍照发送到笔记本电脑QQ上)
例3.(2010年重庆高考卷)如图11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照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则圆弧AB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
图11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错误分析图片)如图12,学生很容易得到过O点的光线折射情况,但会错误认为所有光线都从圆弧出射.
教师给予正确分析:如图13,从中可以发现,随着入射光线向左平移,在圆弧AB上光线的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45°时,发生全反射,假设此时为Q点.则有∠AOQ=15°,又因∠BOP=30°,可见出射光线部分为圆弧PQ.所以选(B)选项.
图12
图13
教师总结:如果问题出现有一组光线,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共同情况和变化情况,使思维图形化完善而予以解决.
师:如果根本就没有给任何入射光线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请看例4.
图14
问题分析:本题在利用思维图形化时需要突破2个问题:(1)转换观察视角;(2)寻找光线临界点.而要得到结果还要突破第3个问题:参照实际情况估算.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突破.
第1步突破——转换观察视角.
师:我们所看到的照片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
生:光线进入照相机镜头在底片上成像.
师:那么这些光线与照片在一个平面内吗?
生:不在.
师:为了能够分析光路图,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转换观察视角.
第2步突破——寻找临界点.
图15
如图15,O点为照相机所在位置,直线ABC为水面,过O点正上方的A点的光线可以垂直入射进入照相机.过与A点相距不远的B点的光线也有一条折射后进入O点.那么是不是所有位置都可以有光线折射后到达O点呢?不是.当折射角θ等于临界角时,入射角为90°,再向外的所有点的光线都不能经折射到达O点.
第3步突破——参照实际情况估算.
运动员手到脚的实际长度大约为2.1m,按照比例关系,可求得实际半径.
教师总结:在利用思维图形化解题时,为了能够做出思维图形,有时需要转换观察视角,寻求临界条件.
总之,思维图形化是高中物理在解决问题时分析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除在几何光学中做出光路图外,在力学问题中有受力分析图,运动问题中有运动简图和速度-时间图像,电路问题中有等效电路图,电磁场问题中为形象描述引入了电场线和磁感线,这些都是思维图形化方法的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问题的思维难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作图时务必要规范、准确、全面.
1 杨万林.暴露思维过程 重视图形演变 培养创新意识[J].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3).
2 孙路弘.让图形展示思维的精彩[J].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7(2).
3 刘霁华.以方法为主线的物理教学[J].物理教学,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