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伦 ,杨海霞,张 鹏(遂宁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四川 遂宁 629000)
2011 年,我国对抗菌药物实行专项整治活动,我院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大力整顿,制定了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而在门诊科室中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最高,因此,了解门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可反映我院抗菌药物整治的效果。通过随机抽查我院儿科门诊2012 年下半年处方,对抗菌药物应用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使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 年7—12 月每月16 日的处方共计14 831 张,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法规性文件判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14 831 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计6 458 张,患儿平均年龄为3 岁2 个月零17 d,最小年龄为7 d,最大为12 岁。
从处方的诊断项统计,呼吸系统疾病平均占80.34%,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消化系统疾病平均占14.12%,其他疾病占5.54%。排序居前6 位的疾病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消化不良。
所调查的处方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处方有6 458 张,占43.54%;使用的抗菌药物有10 个品种,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其中注射用药占45.06%,口服用药占54.94%,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前6 位的依次为:头孢克肟颗粒、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头孢丙烯分散片、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见表1、2。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日趋规范,本次调查中共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458 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的7.09%。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集中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与用量不合理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方面,见表3。
3.1.1 抗菌药物选用合理性:儿童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各项器官均处于发育阶段,研究表明,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跟年龄密切相关[1],药物使用不当更容易给儿童带来各种损害。统计发现,我院门诊抗菌药使用率较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明显减少,抗菌药物分布基本合理,使用较多的品种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大多对儿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未见对儿童安全性较差的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使用[2]。儿科门诊的主要常见病症主要以支气管肺炎、呼吸道感染为主,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能基本覆盖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抗菌药物联合用药较少,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处方也基本能起到抗菌谱互补的作用。
表1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及其销售金额构成比Tab 1 DDDs and consumption sum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category of antibiotics
表2 各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及其销售金额构成比Tab 2 DDDs and consumption sum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kind of antibiotics
表3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类型Tab 3 Types of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3.1.2 给药途径合理性:从统计数据来看,我院门诊儿科就诊患儿平均年龄为3 岁左右,新生儿、婴幼儿较多,在口服给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患儿的依从性较差,同时患儿家属往往因为治病心切或认为注射途径药物疗效好,也会要求医生开具注射途径使用的药物;其次,目前对患儿安全性较高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主要以注射剂型为主,而注射或静脉给药在用药的准确性及依从性存在一定得优势,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通过静脉方式给药现象的增加。通过统计分析,通过注射或静脉给药处方占总处方的45.06%,口服给药占54.94%,与已有的文献报道相比,我院门诊儿科通过注射及静脉给药比例较小,给药途径选择更为合理[3-4]。
3.2.1 抗菌药物选药不合理:尽管在调查中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但较整改前已明显改善。从调查结果看,临床医生对一些二线非常规抗菌药物仍不是很熟悉,导致不合理选用。如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多,氨曲南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氨曲南为窄谱抗菌药物,仅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需氧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等无抗菌活性,只有其他药物使用效果不佳或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过敏时,才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酌情使用。氨曲南经肾排泄,尿药浓度高,主要用于难治性泌尿系统感染。此外,氨曲南可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淋病,但不能用于上呼吸道感染[5]。儿科门诊就诊患儿已呼吸道感染者居多,抗菌药物的选用主要依靠医生对患儿疾病的诊断结合医生的经验选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推荐青霉素类及第1、2 代头孢菌素,而我院第3 代头孢菌素使用率较高,尽管也可起到治疗作用,但选药起点过高,不符合经济适用的原则[6]。
3.2.2 抗菌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合理: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等抗菌药物血浆半衰期均相对较短,需要1 日多次给药才能在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而个别处方中发现有加大单次用量,每日1 次给药的现象,不但不能达到有效的杀菌效果,反而会促进耐药株的产生[7]。其次,有个别处方用药量较大,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身体器官均未发育成熟,因此要特别注意药物对儿童的损害。《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儿科门诊处方应详细记载患儿的年龄,必要时还需记录体质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来推算儿童的用药量。一些抗菌药物在常规用量时并不会对儿童产生损害,但一旦过量可能对儿童发育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抗菌药物的用量控制上,儿童需要特别注意[8],建议儿科医师严格按照患儿体质量估算药物用量。
3.2.3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合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现象很少,只占整个抗菌药物处方的5.01%,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也基本做到抗菌谱互补的原则,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同时却发现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却较为普遍。调查中发现,儿科医师常将利巴韦林、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抗病毒药与抗菌药物一起使用,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的联用在抗菌药物处方中占34.6%。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常为病毒感染,不需要加用抗菌药物,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导致儿童肠道菌群失调,不但不能缩短病程,且会促进耐药菌的产生及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9],因此这种抗病毒与抗菌的“撒网式”处方需要得到医生的重视。另一类比较常见的联合用药为抗菌药物与激素联用,常见抗菌药物与地塞米松注射液联用,特别是呼吸道疾病时,联用高达70%左右。糖皮质激素对细菌无抑制或杀灭作用,其主要作用为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同时会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10],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还有可能掩盖其他药物的一些药物过敏反应,存在潜在医疗危险。因此,临床中除非确切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哮喘等阻塞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一般不推荐常规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用。
综上所述,我院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幅下降,抗菌药物应用也更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说明个别医师对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仍未足够重视。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药理作用特点等药学知识深入学习;同时药师也应该与临床医护人员加强交流,及时提供药学相关知识的支持,只有医师、药师、护士互相协作才能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合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 张伶俐,黄亮,曾力楠,等.全球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证据现状与临床合理使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57-760.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 号.
[3] 秦德新,洪燕.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90-91.
[4] 姜攀.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6):467-469,474.
[5] 张鹏,李钟勇,唐小婷,等.我院氨曲南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3):217-219.
[6] 李莉,何永坚.基层医院儿科支气管肺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12):66-67.
[7] 沈瑞君,聂敏.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358.
[8] 杨建国.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7):40-42.
[9] 赵俊立,祁琳.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28-229.
[10] 张艳芬.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