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2014-01-03 02:09蒋年华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计算机

蒋年华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当今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实际的问题。重视与否、实践环境是否具备,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我院从2010以来,进行不断和深入的探讨,收到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字】计算机、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303-01

2010年以来,我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不断和深入的教学改革,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进行高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我们的改革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方法新颖,笔试与上机考核并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较明显教学效果。以下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以职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深化计算机课程改革

坚持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只有按照这种培养进行教与学,才能够使计算机基础教学适应多元、多变的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从学生运用信息工具、主动获取信息、善于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和信息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毕业后对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制定了全院学生计算机能力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计算机文字录入的能力

2、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能力;

4、计算机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

5、获得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在学习内容上突出“应用性”,而不必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计算机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获取不同的等级证书。

二、教学方法及模式改革

理论教学以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实践教学以构筑学生的能力结构为主要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实行如下教学方法及模式改革。

1、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基于工作任务的分析教学法,从工作任务人手,分析完成工作任务人手,分析完成工作任务的步骤和关键技巧,以实际应用例子,以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寸论,引导学生思考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2、坚持“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越来越多,而计划教学学时非常有限。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就需要教师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

3、采用理论课与上机实践操作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精讲多练”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信息时代创新人才必需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为此我院完成对机房进行改造,将普通机房改造成为一体化的多媒体机房,从2006年起,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采用理论课与上机实践操作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所有学生全部在多媒体机房进行上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行“精讲多练”,教师只作入门性的、重点的、带有启发性的讲授,而不仔细讲授每一细节,因此,教师要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供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教学手段改革

1、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开发课程网站,建立网路教学系统,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逐步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充分利用Intcrnct上的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散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研究开发网上教学系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以“校园网”为依托,构筑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

2、利用各种考试训练系统,提高课程教学和实验的效率与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利用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系统的题库,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课程网站开发的题库,来模拟完成课程的大部分实验,并且大部分题目都附有操作结果样张,并有判分功能,学生通过系统练习,很快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了解存在的问题。

3、改革考试方法及评分形式。改革考试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1)首先课程增加每模块实践环节的考察,以保证学生的操作能力。

(2)期末进行机试和笔试考核。

(3)实现教考分离,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改变了过去那种“谁教学谁命题”的作法,建立试题库,试卷库,确保考试的公正性、严肃性,从而调动了教师自觉提高教学质量的自觉性。

(4)最后让学生参加等级考试,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将等级考试的成绩纳入学生的课程成绩,将过级作为学生的毕业条件。

4、抓好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学院学生会成立计算机协会,计算机协会在学院计算机运用和计算机知识学习方面起到一个以点带点面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实训室组织成立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员。信息管理员课余时间在实训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学院机房的维护和管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信息管理员协助学院组织一些计算机知识培训、讲座班,从而提高学院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5、抓好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根据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学院每年举办“办公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大赛”,参加全区及全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通过参加各种大赛,提高学生综合运行知识的能力,并让获奖者介绍成功的学习方法,落选者找出学习的差距,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四、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际性很强的课程。“面向应用”、“精讲多练”都要求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使用计算机。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充分认识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因此,在计算机实训室建设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尽最大可能增加设备。不断强化实验教学服务体系,在实验教学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不断改进实训条件。近年来我院对计算机实训室机器的设备不断更新,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更新换代机器,公共机房现有教学设备有400多台,基本上能满足全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及计算机专业教学,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全部安排在机房上课。

2、计算机实训室实行晚上和周末对学生自由开放。

3、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为了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建立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安装了各种CAI教学软件。

五、结论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己逐步走向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具有内容更新快,涉及内容多,学生和社会需求高,教学任务重的特点。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学习和总结,树立新的教学观,继续研究和探索具有现代特征的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真正造就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