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策,王 剑,李淑霞,段降龙,韩小宏,邓 旭,宋明芳,贺艳霞
(1.榆林市第一医院;2.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3.陕西省人民医院;4.陕西省榆林市第四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医院供应室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点部门,承担着全院污染器械的回收处理及无菌物品的发放,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供应室的护士在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长期与致病菌、粉尘、化学消毒剂、锐器、噪音、潮湿、高温等危险因素接触,被锐器刺伤、化学消毒剂灼伤、高温烫伤的危险时有发生,对护士职业安全带来危害[1]。因此,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问题已经引起感染管理部门和护理业界的高度关注,榆林市科技局将此问题列为重点公关的科研课题。我们对榆林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及部分二级县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并认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确实提高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的能力和自觉性,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供应室护士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2013-06~08月调查榆林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及部分二级县医院供应室护士120名,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90%。女性98名,男性10名。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8岁。从事供应室工作年限最短1年、最长30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66名,占 61.1%,中专 38名,占35.1%,初中4名,占3.7%。
在充分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套问卷,以对部分供应室护士的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供应室工作年限、损伤后的处理措施、以及对职业防护的认知水平、培训情况、和各种职业危害类型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例数和构成比表示。
108名护士,25.6%的人员认为操作过程中,不太注意对自身的防护,认为对身体的危害不会很大;16.0%的人员认为戴手套后接触未经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不会发生传染;17.7%的人员认为锐器刺伤后及时处理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就可以了;16.6%的人员认为对防护应该主观上引起高度重视;90.7%的人员认为加强职业防护是对供应室护士的最大保护。
108名护士中,5.5%的人员未经培训;46.3%的人员只参加了部分培训;48.1%的人员参加了岗前培训;95.2%的人员认为医院要加强对供应室护士防护知识的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08名护士中,认为防护的重点依次为:锐器损伤占87.0%;高温烫伤占 79.6%;听力减退占 70.3%;皮肤过敏占57.4%;毒气损害占55.0%;潮湿及浸水致关节损害占11.1%。
调查108名护士,听力减退比例最高,占62.9%;其次锐器损伤,占51.8%;高温烫伤占46.3%;皮肤过敏占25.9%;潮湿及浸水致关节损害占12.9%,毒气损害占9.2%,未受到伤害的仅占10.1%(见表1)。
表1 108名护士中受损害的类型
调查108名护士,对锐器损伤后的处理重点依次为:挤出伤口血液,占92.5%;清水冲洗消毒伤口,占88.8%;报告相关部门并登记追踪,占51.8%;进行血液检测,占33.3%;注射球蛋白,占27.7%;未做处理0例(见表2)。
表2 108名护士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措施
医院供应室不仅承担着全院无菌物品类的供应工作,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如发生感染流行,不仅会影响病人的康复,也直接影响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护士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2],所以供应室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
本次调查表明,25.6%的人员认为操作过程中,不太注意对自身的防护,认为对身体的危害不会很大;16.0%的人员认为戴手套后接触未经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不会发生传染;17.7%的人员认为锐器刺伤后及时处理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就可以了;16.6%的人员认为对防护应该主观上引起高度重视;90.7%的人员认为加强职业防护是对供应室护士的最大保护。针对供应室护士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医院应加强对供应室护士的全面培训,让护士真正认识到加强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性,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使供应室人员对其职业危险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理解[3]。医院感染控制部门,要将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纳入医院感染控制的总目标,长期、反复的加以管理,定期将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最新动态及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讲座、知识考试、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宣教,制定供应室护士全员培训计划,做到不达标,不上岗。
本次调查,供应室护士听力减退的比例最高,为62.9%。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供应室的消毒锅和供热系统的噪音太大,消噪设备不健全所致。建议医院应加强对供应室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确实降低直至消除供应室的噪音,可利用隔声材料或隔声罩将声源与人体阻隔开来,利用消声器来减少噪声的传播。给广大供应室护士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本次调查护士受损害的类型中,其次损害的是锐器损伤。目前我国的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患病率不断增高,供应室护士随时都有职业暴露的危险。锐器损伤后如果能正确处理伤口和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污染利器损伤后疾病的感染。但在被调查人员中,大部分在污染利器损伤后没有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处理伤口的方法也不正确,更没有进一步寻求更多帮助[4]。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挤出伤口血液,再用清水和肥皂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消毒伤口,最后无菌辅料包扎。注射高效价球蛋白,定时抽血检测,并及时向医院感染控制科和护理部汇报,相关部门应该登记备案,跟踪调查,不断完善医院职业暴露检测系统。
同时,供应室护士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高温烫伤,在高温环境中可开窗通风,必要时可安装通风系统。可适当饮用糖盐水,以及时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在回收污染物品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衣帽整齐,戴好口罩、手套、袖套,在洗涤物品时最好还要戴上防护围裙和护目镜,穿上胶鞋。如不慎有消毒剂溅到皮肤、粘膜时,应及时用清水反复冲洗,充分降低皮肤表面消毒液的浓度。在冲洗和刷洗过程中,易产生的气溶胶和污水极易通过护目镜或面罩周围的缝隙迸溅到眼睛和颜面其它部位,从而造成污染部位的损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可用出水口向上反装的小水龙头,第一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冲洗被污染的眼睛和颜面部,可减轻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后内心惶恐,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5]。
[1]史巧云,霍福利,吕婷,等.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 ,29(9):831.
[2]王兰芳,李京力.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职业防护[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90 - 91.
[3]于静,杨永淑.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764.
[4]刘凤然.供应室工作人员利器损伤原因的调查及防护[J].职业与腱康,2007,23(11):896 - 897.
[5]李文娥.自制洗眼装置在供应室职业防护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