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蓉,胡碧芳,胡 攀,丁卓玲,李 英,胡君娥
化疗作为肿瘤病人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从而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成为化疗病人最主要的毒副反应。尽管化疗期间使用了止吐药物,但病人仍会出现恶心呕吐,其中含铂类药物化疗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50%及以上[1,2],因此不得不追加止吐药物的使用,其结果在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易导致其他副反应如头晕、头痛、便秘、肝肾功能损害及腹部不适等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重者因止吐效果不佳剧烈呕吐导致病人延迟或拒绝化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贻误治疗时机。因此,探讨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化疗呕吐反应且保证化疗正常进行的止吐方法成为护理研究的课题。中医药膳及耳穴埋豆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技术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4月将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应用于47例肿瘤病人的化疗止吐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4月初诊为肿瘤后即入住我院肿瘤中心接受化疗的病人,疾病临床分期Ⅰ期~Ⅵ期。纳入标准: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肿瘤;入院后均首次接受化疗;无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化疗方案中均有含铂类化疗药物;年龄18岁以上,思维清晰,能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类表格的填写;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均经本人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脑转移等颅内高压症;胃肠道梗阻;神经性呕吐;美尼尔氏综合征;化疗前24h有呕吐或使用止吐药者。入组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21岁~68岁(43.7岁±2.6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高中63例,专科及以上27例。将病人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53例、47例。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100mL+昂丹司琼8mg静脉输注(30min滴完),于化疗前后半小时各1次,直至1个疗程结束。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辨证药膳加耳穴埋豆。①辨证药膳方。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药用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20g。脾胃虚弱型:治当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药用人参、茯苓、甘草、白术、砂仁、木香、陈皮、半夏、丁香、吴茱萸各20g。痰饮内阻型:治当温化痰饮、和胃降逆,药用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茯苓各20g。肝气犯胃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吐,药用官桂、人参、半夏、甘草各20g。寒热错杂型:治当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药用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各20g。依照不同证型加瘦肉煲汤,取汤约150mL,午餐、晚餐前半小时服用,于化疗前1d开始,直至1个疗程化疗结束。②耳穴埋豆及按压方法。主穴取神门、交感、胃穴,配穴取肝、脾。方法:将消毒晾干后的王不留行籽粘压在专用耳穴橡皮膏上,确定病人耳部皮肤无破损后,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告知病人定穴时的感受,用75%乙醇消毒耳部皮肤,用探棒探查耳穴,找到相应的穴位,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治疗穴位上,指导病人进行有效按压,力度以能耐受的酸、胀、痛、热为宜。每日按压3次~5次,每次每穴按压2min[3],于化疗前1d开始,直至1个疗程化疗结束。为避免实验误差,所有病人药膳调配及耳穴埋豆均在同一人员指导下完成;所有日记均在同一人员指导下填写完成。
1.2.2 资料采集方法 采用日记书写形式进行资料采集。具体为:由课题组成员根据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标准编制《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防治化疗恶心呕吐受试者日记》,内容包括化疗第1天~第5天恶心、呕吐评估的具体内容,通过临床预试验后发现此方式简洁、方便、易懂。治疗前由研究者对病人进行一对一讲解,待病人理解后将日记发放给病人,自化疗第1天起由病人在相应栏目内打“√”,第2天早上由研究者进行检查核实,直至第1个疗程第6天进行回收统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指标。治疗后第1天~第5天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②恶心程度量表:根据视觉类比量表(VAS)制定恶心程度量表[4]。量表为一长10cm水平直线,分10段,每段10分,合计100分。线的左端点为0分,代表没有恶心,右端点为100分,代表恶心最重。病人根据恶心的轻重,将自己感受逐日记录在这条线上。程度分级,无为0分~10分;轻为10分~40分;中为50分~70分;重为80分~100分。③恶心呕吐判定指标。根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之恶心呕吐反应标准,分为0级~Ⅳ级[5]。0级:无恶心呕吐;Ⅰ级:轻度恶心,每天呕吐1次或2次;Ⅱ级:中度恶心,每天呕吐3次~5次;Ⅲ级:重度恶心,每天呕吐5次~8次,需治疗;Ⅳ级:顽固性呕吐,难以控制。④治疗效果判定指标。完全控制(CR):0级;部分控制(PR):Ⅰ级;轻微控制(MR):Ⅱ级;未缓解(NR):Ⅲ、Ⅳ级。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中医理论认为,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它作为一种外邪,不但耗伤人体的正气,扰乱人体的气血,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而且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之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则运化失常,胃气不降则上逆呕吐,从而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6]。具有我国传统医学特色的中医药膳和耳穴埋豆在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对化疗恶心呕吐病人的情形进行评价,然后针对性地辨证施治,为肿瘤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护理手段。
中医药膳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中药按一定的原则合理搭配,烹制成一种特殊食品。它在保留中草药药效的同时,还具有食物的鲜美,药借食味,食助药性,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适当、合理的药膳能够调理病人脾胃功能,加强营养的吸收,提高免疫力,既能滋补身体,又能扶助正气,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脾胃虚寒型配用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可起到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的作用;脾胃虚弱型配用人参、茯苓、甘草、白术、砂仁、木香、陈皮、半夏、丁香、吴茱萸,可起到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功效;痰饮内阻型配用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茯苓,温化痰饮、和胃降逆;肝气犯胃型配用官桂、人参、半夏、甘草,疏肝理气、和胃止吐;寒热错杂型配用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依照不同证型加瘦肉煲汤,取汤约150mL,午餐、晚餐前半小时服用,于化疗前1d开始,直至1个疗程化疗结束。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耳穴埋豆是中医学外治方法之一,是在中医学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指导下,使用药豆对耳穴进行慢刺激,通过经络不断作用于全身,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怯邪,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的目的[8]。神门穴具有宁心、安神、止吐的作用;交感穴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恶心呕吐;胃穴可调中焦、和脾胃、理气降逆;肝穴可平肝利胆、健脾和胃;脾穴可健脾益气、和中止吐[9]。诸穴合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鉴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原理,结合中医药膳对脾胃的运化、调理功能及耳穴埋豆对五脏六腑的疏通和气、扶正怯邪等功能,我们认为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与化疗恶心呕吐的防治存在较好的契合,临床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2.26%),说明具有针对性的辨证施膳与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在减少过多使用止吐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增加的同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可避免病人经济上的损失,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总之,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易并发病理性骨折、胃出血、急性肾衰竭等,从而加重病人病情,若引发心理并发症如先期性呕吐可导致化疗被迫延迟或停止[4],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中医药膳与耳穴埋豆的联合应用,降低了肿瘤病人首次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的几率及程度,从而使恶心呕吐导致的各类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利于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1] 杜春玲,王学梅,王云.肿瘤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10A):19-22.
[2] 范传玲,许敬菊,杨艳,等.常见消化系统肿瘤诊疗护理新进展[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110.
[3] 徐桂华,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70.
[4] 陈振东,孙燕,王肇炎,等.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5-72.
[5]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6] 梁雄伟.浅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J].健康必读杂志,2010,4(4):109.
[7] 尚坤,张欣.中医药膳疗法在疾病康复期应用原则浅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3(8):8-9.
[8] 陆海燕,杨杨,孟志强.姜末穴位外敷预防含铂化疗药物介入治疗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后恶心呕吐的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8):664-667.
[9] 蔡亚红.耳穴压豆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