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密封电子设备的自然散热设计

2014-01-01 03:10谢明君郑国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肋片印制板机箱

谢明君,郑国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0 引言

据研究,电子设备的失效有55%是温度超过规定值引起的[1]。某文献指出,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每上升10℃,其可靠性就会减半。因此即使是降低1℃也将使设备的失效率降低一个可靠的量值,这对可靠性高的电子系统尤为重要[2]。

热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设计和计算,最终保证设备能够工作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借助CFD仿真软件,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热仿真分析,并为设计者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是目前电子设备热设计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设计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提高散热设计手段和方法的有力工具,而且对于提高设计水平,减少设计反复,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

1 自然散热的设计要点

设备内部的热源为印制板上的电子器件,热量的流向如图1所示(实线代表主要传热路径,虚线代表次要传热路径)。设备采取自然散热时,电子器件的稳态温度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①热源到机箱外壳的热阻;②机箱外壳的辐射散热能力;③ 机箱外壳对流散热能力。为了降低内部器件的温度,需要从以上3方面入手进行设计。

图1 热流路径图

1.1 降低热源到机箱外壳的热阻,提高导热能力

主要方法有:

①尽可能保证印制板上热功耗分布均衡,避免局部区域热功耗过于集中而导致元器件温度过高;

②功放模块内发热量大的芯片直接焊接在屏蔽盒的底板上;

③尽量增大印制板覆铜层的面积,增加印制板自身的传热能力;

④印制板四周与屏蔽盒连接的部分加金属镀层;

⑤屏蔽盒与印制板的连接面,屏蔽盒与锁紧装置及机箱的连接面应保证接触压力,而且加入导热填料,如涂导热硅脂,减少接触热阻[4];

⑥对功耗较大的器件如:A/D、FPGA等,设计导热块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屏蔽盒。

1.2 提高辐射散热能力

提高辐射散热能力的方法有:

①机箱和模块除了接触部分为导电氧化,其余部分均涂三防漆;

②隔热板作为机箱和功放模块之间的隔热墙,为了提高其隔热能力,设计其表面粗糙度为3.2并进行导电氧化;

③散热片的设计考虑相邻的散热片之间相互热辐射,设计间距要大于6 mm;

④如果体积允许,功耗较大的模块需要交叉排布。

1.3 提高机箱外壳的对流散热能力

图2 热仿真优化设计流程

便携式密封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所释放的热量全部由机箱外壳吸收,通过对流换热与热辐射,将热量散发到大气热沉中[5]。机箱起到一个热交换器的作用[6]。为了获得温度控制与体积重量的平衡,利用热仿真软件ANSYS-Icepak进行热仿真,优化机箱外形结构参数,流程如图2所示。

2 便携式超短波设备热设计

为了满足电磁屏蔽及防雨要求,某便携式超短波信号模拟器采用全密封结构,整机重量要控制在15 kg以下。设备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机箱采用六面板式拼装,每个面用防锈铝5A06-F铣削加工成型,面与面接触部位加装防水橡胶条。结构如图3所示,设备总共有6个外表面,前面板为操作面板,后面板用于固定电池包,其余4个面作为主要的散热面。电源模块和功放模块是由于热功耗相对比较大,是散热设计重点考虑的对象,将电源模块和功放模块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机箱的左右两侧,利用机箱的左右侧板进行散热,其余的模块通过楔形锁紧装置与上下盖板固定,利用机箱上下盖板进行散热。由于功放芯片一方面热功率密度大,另一方面也具有温度耐受能力强的特点,设计隔热板将功放封闭在由隔热板和机箱右侧板组成的金属腔体里(以下简称A腔,其余功能模块加电源组成的腔体称为B腔)。

图3 分机组成图

3 热仿真及优化

A腔和B腔中间加装隔热板,对于散热可以认为A腔和B腔是2个独立的结构部分,分别针对两部分进行热仿真及优化。

3.1 A腔的热设计

A腔内功放模块总功耗为89 W,最高许用壳温为100℃。为避免电磁干扰,功放模块采用屏蔽盒的结构形式,通过螺钉固定在机箱的右侧板上,接触面垫铟片。在机箱的右侧板铣出肋片,增大散热面积并帮助建立气流上升的通道。

肋片的设计是自然散热设计重要环节之一[7],其设计参数为肋厚、肋高和肋间距,当散热面尺寸一定时,减小肋间距,则肋化系数增加,热阻降低,但由于流体的粘滞作用,肋间距过小将引起换热效果变差;肋片厚度越大意味着总的肋片数量越小,相应散热面积变小,缩小肋片厚度可以获得更多的散热面积,但肋片过薄会造成结构强度降低及肋片效率降低;肋片增高可增加散热面积,但过高会降低刚度且增加重量。因此,散热肋片的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散热面尺寸确定后,肋片厚度不变时,散热片的间距增加时,肋片个数随之减小,功放芯片的壳温呈一个U型曲线,存在一个波谷―最低壳温,通过改变肋片参数,使用ANSYS-Icepak对A腔模型进行热仿真,获得不同肋片间距条件下功放芯片壳温的对比,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肋片间距下的壳温对比

在肋片厚度3 mm,间距12 mm,高度35 mm时芯片的壳温最低为106.9℃。对于功放模块这类点热源的散热,铝底板导热能力有限,必须采用导热能力更高的材料替换才能降低壳温,紫铜的导热能力是铝的1.8倍,密度是铝的3.3倍。为了取得导热能力和重量的平衡,整体采用铝板,在芯片下方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紫铜板。3种形式的底板对壳温的影响如图5所示,铝嵌铜底板和紫铜板相比壳温仅升高了1.65℃,重量下降了400 g。

图5 不同材料条件下的壳温对比

肋片的高度与其散热能力并非纯粹的线性关系,从图6中可以看出肋片从15 mm提升至35 mm,芯片壳温下降3.9℃,再提升至55 mm时,壳温仅下降1.1℃,加高肋片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出于设备重量及经济性的考虑,设计肋片高度为35 mm。优化后的的A腔的温度云图如图7所示,芯片壳温为93.69℃,满足功放对于温度要求。

图6 不同肋片高度的壳温对比

图7 A腔温度云图

3.2 B腔的热设计

B腔内的模块总功耗为59 W,最高许用温度为90℃。可利用的散热面积较大,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散热片的重量从而控制整机的重量是热设计的首要目标。设计3个散热面的肋片厚度为2 mm,肋片间距为12 mm,肋片高度为3 mm,总的散热面积为4 672 cm2。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B腔温度云图

印制板上最高温度为84.69℃,电源模块的最高温度为71.37℃,均符合温度要求。设计的肋片仅有3 mm,即保证了满足了散热要求,也减轻了机箱的重量,同时还保证了机箱骨架一定的刚度。

4 结束语

依据优化设计的结构参数制作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55℃条件下,设备工作正常,整机重量为13.9 kg,满足要求。便携式密封电子设备的热设计首先需要分析设备的热流路径,其次要采取措施降低各个传热路径的热阻,最后要对机箱外壳的散热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便携式超短波设备的自然散热设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热仿真软件能够提高设计的精细化程度,是优化设计的有力手段;②铝板嵌铜能够平衡底板导热能力与重量之间的矛盾,适用于有重量限制的高导热需求;③隔热板可将设备的高温区隔离,将设备分解为两部分考虑散热,简化设计,实践证明是可行的;④自然散热设计的关键之一是机箱外壳散热肋片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散热量及目标温度,散热肋片的最优参数也不相同,需要根据散热功耗,许用壳温及重量限制等统筹考虑。

[1] 庞明银,葛跃进.电子设备的热设计[J].科技信息,2011(15):123.

[2] 于慈远,于湘珍,杨为民.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热测试技术初步研究[J].微电子学,2003,30(5):334-337.

[3] 梅启元.热仿真分析技术在相控阵雷达天线散热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07,27(3):11 -13.

[4] 张斌,武沛勇,韩凤廷.一种新型电子设备热设计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1,37(5):41 -43.

[5] 宋云.T/R组件的散热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03,19(5):5 -7.

[6] 白秀茹.典型的密封式电子设备结构热设计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2,18(4):36 -38.

[7] 崔万新,韩宁,段宝岩.散热器优化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06,22(4):7-9.

猜你喜欢
肋片印制板机箱
采用多齿肋片的电机控制器散热器设计分析
基于Icepak的IGBT模块水冷散热特性仿真分析
三维矩形外肋管流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基于模态分析的印制电路板抗振优化研究
一种适用于SMT通用工装的设计
小而美——航嘉MVP MINI Ⅱ机箱
中国印制板标准和国外差距
一种有效防止印制板波峰焊变形的方法
肋片的形状和尺寸优化设计
大学MM你爱谁迷你机箱Party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