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 赖雁云
(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632)
由于中小企业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Bin,1998)[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①据中国企业联合会(2004)统计,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20万家,个体工商户也已达到2 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GDP的55.6%。2003年,中小企业缴纳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46.2%,中小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2.3%。另外,中小企业解决了75%的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田晓霞,2004)[2]和实证调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2005)[3],并因此产生了以下的理论争论。
一方面,Stiglitz和Weiss(1981)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选择的微观机理(Stiglitz和 Weiss,1981)[4],他们通过分析信贷市场借贷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信贷市场的普遍现象是银行金融机构配给的结果;同时,在这一经典研究以及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企业随规模的增长,在投融资决策方面存在一个次序,而作为这一次序的第一个环节,即企业规模较小的时期,由于受到外部金融机构信贷配给的约束,只能通过内部融资获得资金②Stiglitz和Weiss(1981)通过理论模型证明,完整的次序应该是,规模较小时采用内部融资;规模较大时能够获得银行的抵押贷款;规模更大时则可以通过对外投资获得利润。(Stiglitz和 Weiss,1981;王霄和张捷,2003)[4,5]。
另一方面,与Stiglitz和Weiss(1981)[4]不同,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 (Barton和 Matthews,1998;Gibson,1992;Cavalluzzo,Cavalluzzo,和 Wolken,2002)[6-8]考察了企业主主观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在考虑某种原因的情况下,作为融资主体的中小企业主是否有可能宁愿选择规模受限的内部融资,也主动避免在银行信贷市场进行外部融资,因而在融资方式选择中显示出某种主观偏好的影响。Zhenyu Wu(2005)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配给(Self-Rationing)(Wu,Hedges,和Zhang,2005)[9]。
至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给理论界带来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信贷配给和自我配给各自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是什么,两者间有什么关联,到底哪一个才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的主要原因呢?本研究将从中小企业融资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从理论机制入手,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动因和融资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传统的融资理论分别从内外因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机理做了一定分析,下面对此做一简要综述:
1.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外在供给约束及其影响因素
理论界最早就是从外在供给方面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综合风险和收益所做出供给决策的结果①其中,银行信贷市场的供给曲线的非单调性是信贷市场失灵和信贷配给存在的重要理论环节。(Stiglitz和 Weiss,1981)[4]。Petersen和Rajan(1994)的实证研究显示:信贷约束的背后还有更为重要的外部约束条件,就是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分布条件。良好的银企关系无论对于企业贷款成本,还是信贷可获得性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Petersen和 Rajan,1994)[10]。
当然,也有人认为信贷配给约束的存在是值得质疑的,Berger和Udell(1995)认为初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基于应收帐款/存货的抵押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Berger和Udell,1995)[11]。Cressy(1996)则直接否定了新建中小企业存在信贷配给这一观点(Cressy,1996)[12]。尽管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Avery,Bostic和samolyk,1998)银行债务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比例非常少②Avery,Bostic&samolyk(1998)的研究认为,小企业所有者的个人抵押/担保可以看作所有者再次注入权益。实证研究显示,权益、个人抵押/担保、个人贷款分别约占小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资的85%、10%和5%。(Avery,Bostic,和Samolyk,1998)[13],但结合 Petersen和 Rajan(1994)[10]对关系型融资所做出的研究来看,中小企业遭遇的信贷约束及其相关的信息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2.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内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企业内在因素导致融资约束的研究也不一而足,主要表现在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和融资方式偏好的研究方面。
在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方面,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企业选择何种融资方式取决于其代理成本,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次序特征(该理论被学者们总结为“啄食次序”理论,POT)(Myers,1984;Myers和 Majluf,1984)[14-15]。从该理论出发,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大多在没有外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采用内部融资、贸易信贷或天使(angels)融资;当企业逐步发展时,则有机会通过公共权益和债务市场进行融资(Berger和Udell,1995;Ang,1991)[9,11]。
对此,有研究进一步指出,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取决于企业主自身特征,包括对风险的偏好、控制权的偏好和自身知识水平。首先,小企业主的家族主义倾向使企业更排斥控制权损失的外部融资(Davidsson,1989;Howorth,2001)[16-17]③因为控制权的损失将导致社会情感财富的损失 (Gomez-Mejia,Haynes,Nunez-Nickel,Jacobson,和 Moyano-Fuentes,2007;Berrone,Cruz,Gomez-Mejia,和Larraza-Kintana,2010)。。其次,管理者的风险回避程度将对企业的融资偏好产生一定的影响 (Barton &Matthews,1998)6。第三,中小企业主缺乏融资知识也是其融资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①因此许多文章也称中小企业融资缺口为“知识缺口”(田晓霞,2004)。。后来,Mallick和 Chakraborty(2002)[18]使用 NSSBF-1993有关数据验证了上述机制,认为融资约束不仅包括贷款申请被拒绝或不能获得足额贷款,而且还包括由于担心遭拒而不去申贷(预期)所产生的自我约束(Mallick和Chakraborty,2002)[18]。
从这里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缺口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本研究在下面尝试提出一个包含内外因素的融资配给的理论模型。
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个简单的基于偏好——约束的双因素内部融资决策理论:
首先,本研究假设外部信贷约束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果(信贷配给)。根据信贷配给理论,银企间信息的非对称分布(外因)导致了企业的外源信贷约束,并产生了内部融资需求。而企业经营环境(如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信用环境)又是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企业经营环境应能对企业融资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的考虑是,若企业有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则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将会减弱,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并降低对内部融资需求。因此有
假设4企业经营环境对企业内部融资具有负向影响;
假设5企业经营环境对企业信贷融资具有正向影响。
其次,家族式治理所带来的企业独立经营偏好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目标和融资方式的选择。由于中小企业将防止所有权和控制权损失的风险控制目标放在首位,融资策略选择就体现出对外源债务融资的排斥;同时,由于内部融资代理成本低、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损失的可能性小,家族式中小企业将偏好采用内部融资。借用Zhenyu Wu等(2005)9的说法,家族式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配给(self-rationing)。因此,本研究考虑家族式治理与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存在以下逻辑关系
假设1家族式治理对企业内部融资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2家族式治理对企业外源债务融资水平具有负向影响;
假设3企业外源融资水平对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具有负向影响;
最后,有必要讨论内外因究竟谁是主要因素这一问题。由于融资决策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小企业发展规模,则在导致融资决策的内因和外因中,谁直接影响了企业规模,可以认为它就是企业融资后果的主要因素。同时,因为家族企业经营动机并非单纯扩展企业规模和积累财富,考虑到管理成本等因素,较小规模反倒是家族企业的更好选择。因此所有者的主观选择(内因)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影响因素。故有如下假设
假设6企业内部融资水平对中小企业规模具有负向影响;
假设7银行债务融资水平对中小企业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8家族式治理对中小企业规模具有负向影响。
因此,如果对上述过程进行一定的总结,可以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策略选择结果既受外因(信息不对称条件)又受到内因(家族式治理偏好)的影响。为了实现对上述双因素理论的论证,本研究构造了既包括企业经营偏好也包括外部融资约束在内的一个概念模型(见图1),并给出如下三组假设。
在文章下面的部分,本研究将在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上述命题进行实证分析。
图1 基于偏好—约束的理论模型路径图(数字为假设编号)
1.样本数据
根据上述测量设计,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本次调查抽样单位为独立核算企业。抽样框内的独立经营且税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工商户企业。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华中小企业,其分类标准在参考多家研究基础上,主要考虑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文件①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这里采用中小企业的规模标准:制造业固定资产5 000万以下,注册资金1亿元以下;服务业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1 000万元以下。。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比例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广东省内根据省内各市县国内生产总值决定样本分布数量,进行等比随机抽样;省外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取得对照数据。最后,正式调查采用面访问卷调查为主,直接邮寄调查为辅,于2010年7月正式开始问卷调查,调查中课题组对北京、江苏、广东、湖北、辽宁、云南、重庆、浙江等省市的50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套,问卷要求由企业主或高级管理人员填写。2011年3月问卷调查工作结束:回收问卷300份,经过数据清洗,其中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54%,随机选择其中163份问卷被用来进行验证性的结构方程建模。
2.变量设计
在本研究中,根据研究假设,本研究将首先讨论家族式治理、外部融资信贷配给和内部融资等概念的测量问题。在测量总体方法上,拟采用多指标测量同一概念的方式设计测量指标体系,可以最大程度测量复杂概念的各个方面,减少单指标测量的片面性和系统误差。
(1)信贷配给②本研究采用了Jaffee和Stiglitz(1990)对信贷配给的定义,即:如果借款者借款需求超出银行提供的贷款量,则潜在借款者被认为受到信贷配给,同时,贷款条件并不会改变。被配给的信贷市场存在投资不足的特征,即借款者的投资水平低于社会预期水平。和内部融资的测量
在信贷配给的测量存在多种方法(Petrick,2004)[19]。既包括采用企业杠杆比率和企业贸易信贷额测量信贷可获得性,从而进行间接衡量之(Petersen和 Rajan,1994)[10],包括直接衡量的方法,即采用贷款行拒绝或同意向企业提供贷款来测量信贷可获得性(Cole和 Kehoe,1995)[20]。而 Wu,Hedges,和 Zhang(2005)[9]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认为目前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实证研究应该从资金的筹措到使用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区分融资约束到底是自我配给(Self-rationed)还是银行配给(Wu,Hedges,和Zhang,2005)[9]。根据这一分析,本研究的测量指标是:(1)流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比;(2)固定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比;(3)研发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占比。另外,在内部融资测量方面,虽然现有研究采用了企业内留存收益(retained profit)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depreciation fund)金额测量内部融资水平(Lopez-Gracia &Aybar-Arias,2000)[21]。但考虑到企业财务数据难以反映融资决策选择,同时鉴于数据采集的误差问题,本研究在研究中采用量表法对企业内部融资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进行测量,从而推定内部融资在企业中的使用状况。
(2)家族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市场环境
在家族控制权的测量方面,本研究在Dyer(1986)[22]定义基础上①Dyer(1986)对家族企业的定义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接受的,他将家族或者家族集团所有权超过50%以上的企业定义为家族企业。,从具体经营决策权对家族控制进行测量。考虑到公司数据的可得性和可信度,本研究采取以下的二元问题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测量变量:(1)贵企业董事长是否是由投资者自任;(2)贵企业总经理的产生是否是由投资者直接任命;(3)贵企业重大问题的最终决策人是否是投资者自身。在企业规模方面,本研究采用员注册资本、是否通过ISO认证来综合测量,这样方面测量企业资本规模,另一方面从公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的侧面考察企业规模。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本研究采用了五点量表,分别请被访者回答企业所面临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信用环境的满意度。
3.建模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原因首先是该方法能够从多个外显测量指标中抽取共同的潜变量,并对多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建模,另外可同时考虑及处理多个内生(endogenous/dependent)变量,容许自变量及因变量(exogenous/endogenous)项含测量误差(侯杰泰和成子娟,1999)[23]。通过建模,本研究可以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路径,从而达到实证的目的。
在建模方面,SEM实证模型可分测量模型及结构模型两部分。结构部分就是求出外显指标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目标是建立潜在变量与潜在变量间的关系。本研究的SEM模型可表示为下列矩阵方程 (Joreskog和Sorbom,1993)[24]。
ξ为外生潜在变量(自变量包含指标x1,x2…);η为内生潜在变量(因变量,包含指标y1,y2…);β为内生潜在变量(因变量)间的关系;г为外生潜在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ζ为模型内未能解释部分。
其中,结合上述研究设计,给出上述SEM模型的变量设计如下
表1 本研究结构方程参数说明
在建模过程中,通过输入样本协方差矩阵,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方程进行拟合。最后,采用Joreskog和 Sorbom (1993)[22]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测试所提的模型(即哪些变项之间有关,哪些则没有)是否与数据拟合对建模结果进行检验。
1.测量模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首先通过KMO和Bartlett检验考察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可行性,从KMO统计量和球形检验的显著性(见附表1)来看,根据该数据集构造的相关矩阵并非是一个单位矩阵,该数据集适于进行因素分析。
从因子载荷矩阵(附表2)来看,所有载荷系数均在0.35以上,说明指标与因子的相关性较强,因子结构较稳定,为进一步说明因子结构的所代表的测量模型的构想效度,本研究给出转轴后各因素方差解释量。
表2 转轴后因素方差解释量
从各因素方差解释量来看,5个因素方差解释了总方差的54%以上,证明因素分析具有一定的构想效度。下面,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对上述因素结构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论证前面所提到的理论假设。
2.中小企业内部融资的结构方程建模
对前面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初步测量因素结构,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并测量其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以验证本研究的假设体系。根据假设模型,利用LISREL8.3软件包,在对数据集协方差矩阵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到下面结构方程的估计结果(详细建模的路径参数见附表3)。
本研究将上述建模结果进行检验,下表给出了各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
图2 基于内外融资约束的理论模型路径图(数字为假设编号)
表3 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检验
通过上述建模结果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其中RMSEA参数值接近于0,而各个拟合优度指标也接近于1,简洁性拟合优度也超出阈值,因此,理论模型与数据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是客观数据的较好反映。
1.家族式治理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
从上述建模结果看到,潜在变量家族式治理(潜在变量FAMI)与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潜在变量PRIV)具有正的相关性(变量伽马系数为0.29),且相关系数经T检验具有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性(显著性P值为0.069),说明家族式治理的确对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存在显著的解释力。具体来说,家族式治理强的企业内部融资水平也较高,而家族式治理较弱的企业内部融资则较低。假设1获得验证。
在家族式治理(潜在变量FAMI)与中小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水平(潜在变量CRED)方面,建模结果显示了负的相关性(变量伽马系数-0.20),经过T检验,潜在变量FAMI的变量相关系数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显著性P值为0.058),说明家族式治理同样对中小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水平存在显著的解释力,但该解释关系却说明家族式治理强的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水平低下,而家族经营特征弱的企业却有较高的银行债务融资水平。假设2获得验证。
2.银行债务融资水平与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的关系
银行债务融资与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是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两大主要资金来源,而这两大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两个类型,通过建模结果告诉我们,这两大资金来源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银行债务融资水平(潜在变量CRED)与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潜在变量PRIV)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变量贝塔系数为-0.019),经过T检验,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统计解释力。说明银行融资水平愈高,则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愈低,反之则反是。故假设3得到了支持。
3.中小企业规模的影响因素
上述建模的另外结果是对中小企业规模的解释,其中,结果显示不同形式中小企业融资水平对中小企业规模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银行债务融资水平(潜在变量CRED)对中小企业规模(潜在变量SIZE)存在正解释力(变量贝塔系数为0.32),而该解释关系在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显著性P值为0.099),银行债务融资水平高的企业规模也较大,说明外源债务融资对企业规模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假设5得到支持。同时,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潜在变量PRIV)却与企业规模存在负相关(变量贝塔系数为-0.39),尽管这一点统计上并没有给出显著性支持(其显著性P值为0.11,超出10%显著性水平阈值),即并不能说中小企业内部融资完全是企业规模发展的障碍,假设4未能获得支持。但从该结果也可以看到,并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内部融资对企业规模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建模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家族式治理(潜在变量FAMI)与中小企业规模水平(潜在变量SIZE)存在负的相关性(变量伽马系数-0.15),经过T检验,潜在变量FAMI的变量伽马系数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显著性P值为0.067),说明家族式治理对中小企业规模水平存在显著的反向解释力,该解释关系说明家族式治理强的企业具有较小的规模,而家族经营特征弱的企业却有规模水平。因此假设6得到验证。
4.外部环境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
模型也给出了中小企业融资水平与社区环境这一重要控制变量的关系,其中,企业经营环境(潜在变量ENVI)对内部融资水平具有负的解释力(潜在变量贝塔系数为-0.093),且该解释关系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显著性P值为0.061),因此假设7得到支持;但企业经营环境(潜在变量ENVI)对外源债务融资水平具有负的解释力(潜在变量贝塔系数为-0.039),且该解释关系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显著性P值为0.058),该结果并未支持假设8,而是与之相反。可能的解释是,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关,经营绩效好的企业认为企业的环境好,但却不需要贷款,经营不好的企业往往认为经营环境恶劣,此时贷款却如雪中送炭。这个判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内因是企业融资选择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上述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给出如下初步结论。
1.家族式治理与银行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具有共同的影响力
首先,企业经营中的家族式治理倾向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存在明显的影响力,这一点与Myers(1984)所提出的啄食次序理论中内部融资具有较高的优先次序相一致。也直接支持了ZhenyuWu等(2005)的研究结果:即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的中小企业积极支持选择内部融资,而对外部债务融资则持较负面的看法。这两点则共同说明了家族式中小企业在内外源融资方式中存在对内部融资的显著偏好。
其次,银行债务融资的约束对中小企业内部融资决策的影响作用也是明显的,在建模过程中本研究发现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水平对内部融资水平存在单向(其反向关系统计不显著)的影响关系,换句话说,银行债务融资水平是企业内部融资决策的充分条件,这一点说明银行贷款是企业内部融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外部约束条件,对内部融资决策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2.中小企业融资决策中内部偏好的作用高于外部约束
建模结果证明,家族式治理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它不仅对企业内外部融资具有影响作用,而且对企业规模也存在解释力,而这一点与Anderson等(2003)[25]对家族企业经营动机的研究(Andersont Reeb,2003)[24]结果相吻合,说明家族企业所有者具有非常复杂的经营动机,从家族所有权和控制权特征与企业规模负相关这一点来看,家族企业并非简单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大,而是宁愿牺牲企业规模,也要保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独立性,从而显示出对企业规模扩张没有主观偏好。结合上述结论不难发现,企业家的这种偏好,是通过选择内部融资方式而实现的。
综合上面分析,本研究初步的结论是,我国家族式中小企业(出于家族式经营考虑的)的融资偏好是企业融资决策中较银行信贷约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正是这种经营中存在的文化倾向,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中存在明显的自我配给特征。因此,上述结论存在以下理论价值。首先,本研究弥补了经典信贷配给理论单方面考虑银行的缺憾,将中小企业融资配给理论从银行主动向企业主动进行了有益延伸。其次,本研究考虑了家族治理对融资行为的影响,将信贷配给理论与家族治理进行了有益的结合,丰富了家族企业理论。最后,通过引入企业经营环境的信息不对称因素,为上述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提供了情景条件。
1.自我配给、文化缺口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创新
自我配给提示了本研究从企业主体的经营文化角度考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结合企业融资的缺口理论本研究可以推定的是,家族式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对外源债务融资方式存在明显的主观抑制,而且对企业规模发展也有消极保守的不利影响,而企业在规模受到主观限制的情况下,又难以在信贷市场获得银行的支持,从而进入一个“融资困难——发展受限”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家族式治理作为家族式经营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对我国企业经营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家族企业信任边界[10]维系着企业的资源聚集(李新春,1998)[26],因而给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这种意义上,我国中小企业所缺乏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摆脱家族桎棝的勇气和创新精神。这种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塑造,不仅能够重建新型企业经营文化,而且能够在新型工业文明的建设中起到基础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在 “信贷缺口”、“知识缺口”的概念结构上,本研究提出中小企业在融资和发展方面还需要弥补一个“文化缺口”。
2.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应从两方面寻求解决
在企业方面,为了打破企业的文化束缚,应强化企业竞争和规模经济效应。具体做法是,在产业组织上强化规模竞争,通过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建立企业间良性竞争环境,刺激中小企业间的规模竞争,提高中小企业资金和规模的扩张需求。
从银行方面来看,这种文化缺口不同于知识缺口,不能通过提高贷款的窗口门槛,而是应该降低其窗口门槛,通过加强与经济社区内企业的沟通打消企业对银行拒贷的顾虑心理。首先,借助中小企业对内部融资形式的了解熟悉,通过拓展个人融资服务,形成内部融资和天使融资等个人融资方式的操作规范,逐步完善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市场;其次,充分借助信贷市场,通过扶持典型企业形成示范效应,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行为创新。
[1]Bin X.Costly Monitoring 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Capital Outflow Restriction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8,12(2):117-136.
[2]田晓霞.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5):107-116.
[3]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4]Stiglitz J E,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5]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予中小企业贷款[J].经济研究,2003(7):68-92.
[6]Barton S L,Matthews CH.Corporate Strategy and Capital Structure[J].Strategic Mangagement Journal,1998,9(6):623-632.
[7]Gibson B.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An Alternative Small Firm Perspective[J].Th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1992,1(3):221-232.
[8]Cavalluzzo K S,Cavalluzzo L C,Wolken J D.Com-petition,Small Business Financing,and Discrimination:Evidence from a New Survey [J].Journal of Business,2002,75(4):641-679.
[9]Wu Z,Hedges P,Zhang S.Small Business Debt Financing,Family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and Discrimination:Evidence from Canadian SMEs[C].Annual Meeting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2005.
[10]Petersen M A,Rajan R G.The Benefits of Firm-Creditor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Journal of Fiance,1994,49(1):3-37.
[11]Berger A N,Udell G 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351-382.
[12]Cressy R.Commitment Lend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Theory and Tests on UK Start-Up Data[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6,8(5):397-408.
[13]Avery R B,Bostic R W,Samolyk K A.The Role of Personal Wealth in Small Business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1019-1061.
[14]Myers S C.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e,1984,39(3):574-592.
[15]Myers S C,Majluf N 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2):187-221.
[16]Davidsson,P.Entrepreneurship And after?A Study of Growth Willingness in Small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9,4(3):211-226.
[17]Howorth C A.Small Firms Demand for Finance:A Research Note[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01,19(4):78-86.
[18]Mallick R,Chakraborty A.The Small Business Credit Gap:Some New Evidence[R].Finance from EconWPA,2002.
[19]Petrick M.Credit Rationing of Polish Farm Household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M].Suale:Studies on the Agricultural and Food Sector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2004.
[20]Cole H L,Kelbe P L.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Reputation Models of Sovereign Deb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5,35(1):45-64.
[21]Lopez-Gracia J,Aybar-Arias C.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Financial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0,14(1):55-63.
[22]Dyer W,Gibb J R.Cultural Change in Family Firms:Anticipating and Managing Business and Family Traditions[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86.
[23]侯杰泰,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J].心理学探新,1999(1):54-59.
[24]Joreskog KG,Sorbom D.Lisrel 8:User's Reference Guide[M].Chicago: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1993.
[25]Anderson R C,Reeb D M.Founding Famil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orm the S&P 500[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3,58(3):1301-1329.
[26]李新春.中国的家族制度与企业组织[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8月秋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