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林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湖南 永州425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通信网也在不断完善。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推动电力通信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电力调度的数据网络包括以下几种业务:
(1)实时性业务:主要包括电力市场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水调自动化;继电保护数据;SCADA/EMS系统。
(2)准实时性业务:电度量的计费系统;EMS网络数据分析技术。
(3)非实时性业务:非实时性业务分为很多种,调度计划是其中常见的业务。
(4)电话业务:主要分为行政电话和调度电话。
2.1.1 管理方面
(1)网络接入薄弱
目前的电力通信网络在与用户进行接入时处于薄弱状态,通常情况下,是采用电话线方式进行接入的,大部分用户都是运用模拟信号接口进行连接,对于内部的数据信息调整和传输缺乏有效地处理。
(2)网络管理问题
现阶段,网络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只能使用分路检测控制和检查电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接口与规约不统一,对于通信技术发展制约很大,对多元化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不利于传输网络体制发展,增加了网络管理信息收集的难度。
2.1.2 网络方面
(1)结构薄弱
在电力通信中干网络以树型和星型结构为主,存在着明显的复合性,互联性不强,电路迂回有难度,灵活性与可靠性较差。
(2)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缺乏完善的网络体制,对通信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制约,需要完善和改进。
2.2.1 加强管理
相关部门应该强化管理意识,加强对通信网络技术的管理,对各项技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控,对出现的通信问题应该进行及时解决。
2.2.2 加快网络建设
相关部门应该结合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电力通信网络,从而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推动其快速发展。
在通信网中,接入网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原来的铜缆时代的通信市话网中,使用者接入网的资金成本在网络总投资中占据了30%~50%。以前电力系统主要精力集中在变、输、发等通信问题的解决上,因为用户面狭窄,所以接入问题不突出。但是,随着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电网的不断改造,用户通信问题急需有效地解决。
发展电力通信的接入网,不仅要使用光缆,还应该考虑在通信中利用配电线路,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配电网自动化,也就是配电线路载波,简称DLC;另一方面是户内线路与进户线路,也就是电力线路通信,简称PLT。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不同的使用对象,技术特征也是不同的,例如,用户密度、线路共享方式、线路条件、以及速率要求等。
PLT技术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受到很大的关注。如果要实现PLT技术商业化大规模应用,需要有效地解决通信线路中配电网的末端线路使用的技术问题,并且还要提高私密性和经济性。随着电力通信网体系结构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以及人们对于用户住地网的接受,在CPN中,PLT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还需要克服存在的困难,进行突破性的应用。
在电力通信的传输技术方面,特殊光缆技术逐步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特殊光缆的抢修和维护技术
在完善网架的过程中,特殊光缆一般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通信大动脉中断,停电检修也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其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第一,加强产品的进网管理和质量检测;第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设计;第三,进行预防性的维护;第四,加强技术档案管理和工程验收;第五,对光缆进行纠正性的维护。
(2)施工新技术
运用更加全面的工程施工技术,能够减少相互制约,提高灵活性,例如,用OPGW的带电施工技术来更换地线,以及运用ADSS的监视技术和施工防护技术。
(3)光缆选型和施工设计
在建设电力通信的特殊光缆中,需要重视电子设备、纤芯、机械和电气等问题。不同种类的光缆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对于纤芯及其制造技术,应该进行了解和研究,综合市场、性能和成本来选择最适合的纤芯。制造工艺不同对光缆寿命也会造成影响。另外,还要考虑MASS的应用。光缆施工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在选择平台技术时主要考虑:遥调、运动遥控以及远程保护;特别是B2C和B2B子系统、系统中的费保密和保密、安全自动装置的网络化分布式,以及局域网的远程延伸等,都影响着电力通信技术。按照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资源分布的优势,在高速广域网和长途光缆干线的建设后,宽带城域网是新的发展方向,在DWDM的光通信网基础上,直接架构千兆或者万兆的以太网,将会成为发展主流。由局域网延伸到城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 光缆施工设计流程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力通信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的潮流和电力通信的特点。
[1] 朱发强.特高压电网通信方案及OPGW工程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6,(06):24-30.
[2] 杨 惠,蔡利敏,刘国华.西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建设[J].电力信息化,2006,(03):43-45.
[3] 李 昉,罗汉武.河南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2006,(02):47-49.
[4] 吴 斌,滕志军,孙增友.基于配电网的跨变压器台区电力通信技术[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01):43-47.
[5] 胡克疆.在电力交换网中实现智能网通信技术[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