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汉字。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要认读将近十个左右的生字,的确存在难度。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识字让教师和学生身心疲惫。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呢?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多媒体演示——直观识字
汉字是一种形体和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以符号化的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汉字的变化。教师可先出示一组象形字,如日、月、云、山、田、羊。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这样,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学生了解了这些字的来历,就能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
二、游戏儿歌——玩中识字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走迷宫、找朋友、开火车、飞鸽送信等,学生百玩不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这样,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识记了生字。
编字诀、猜字谜和儿歌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编一编。如: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晶:七十二小时。拿: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全:一个人,他姓王。在学了“金”之后,我又在原有基础上编了“一个人,他姓王,腰里放着两块糖(金)”。学生刚回答出来,就有学生又举起手来说:“老师,我还会往下编呢?一个人,他姓王,腰里放着两块糖,人跑了,糖掉了,擦擦眼泪又笑了”。正当我感到诧异时,几个孩子笑着说:“是‘王呀!。”我和全班同学相视一笑。虽然有时学生编的儿歌或字谜是那么差强人意,就像“法国的阿姨是女的”一样,但只要他们能记住这些字,我们也没必要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现在一些新学的生字,不少学生基本上都能编个字谜或说几句儿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及时总结——按规律识字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集形、音、义于一体的文字,倘能循其规律识字,则会情趣横生,趣味无穷。汉字有很多偏旁部首如“讠氵、忄、亻”等,用某一偏旁就可带出一群字,以熟串生,既简化了学生识字的心理过程,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比如在学习《操场上》一课时,提手旁的字就有“打、拔、拍、扔、捉”五个字,足字旁的字有“跳、跑、踢”等。通过做相应的动作,学生得知提手旁的字都与“手”有关系,足字旁的字都与腿和脚的动作有关。这样,学生不仅记牢了一组生字,还对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四、温故知新——加减法识字
在学习的生字中,很多字都是合体字。对此我让学生利用数学的加减法来记忆,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字,又可以熟记生字。
1.加一加。即用熟字加笔画变新字。如“日”加一笔变成旧、申、电、旦、田;“口”加两笔变成“号、可、加、古、石”。两个独体字相加变新字,如:日+生=星,田+力=男。基本的合体字都可以来这样记,学生很喜欢这种做法,而且记得很牢固。
2.减一减。即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如:球-王=求,怪-忄=圣。
3.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就是“换一换”,即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字。把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再换上另一部分就变成新字了,如:现-王+夫=规,梯-弟﹢寸=村。
五、留心观察——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识字当然也要融入生活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的良好习惯,就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在生活中识字。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他们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我会及时鼓励他们说:“你真棒!”,并问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时,学生会说出各种答案:“我是在阅读课外读物中认识的”“我是看电视时认识的”“我是在广告牌上通过问父母认识的”等。我就会及时提醒学生:“你要想轻松地识字就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很多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呢。”
六、课外阅读——巩固识字
在课堂上,教师用了很多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了很多汉字,但是遗忘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所以,要想让学生记得牢靠,就必须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比如,鼓励学生读书。学生自己都有一些教材,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也有很多适合他们阅读的书。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
为了鼓励学生读书,教师要及时作跟踪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以及阅读效果。对于读书认真、效果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读书欠认真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调动其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早期阅读已提前至零岁开始,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拿起手中的书本。朱永新曾说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也是扩大识字量的一个好方法。
总之,识字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积极去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都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并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汉字,为今后的阅读、写作乃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