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亚洲公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ABACE)将于2014年4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举行。主办方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NBA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德·博伦(Ed.Bolen)近期接受本刊记者专访,透露来年展会的亮点及最新动态,并与我们分享亚太区公务航空的最新准则。
《环球飞行》:2014年ABACE将有何亮点与突破?
艾德·博伦:2014年ABACE将延续前两年的优势,继续拥有着极高的业内参与度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预计将有数千人出席,包括政府高层、世界主要航空制造商、金融机构、亚太各地的商务人士等。参展商和参展飞机预测也将比往年增加。
我们希望明年的ABACE不仅是最新技术、机型的展示交流,更重要的是讨论如何促进公务航空在中国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ABACE能够为航空业各方提供一个与监管者及其他政府代表共同探讨和规划亚洲公务航空未来发展的平台。
因此,今年的培训板块也将成为我们的重头戏。2014年ABACE将会有贯穿整个展会的培训课程,重点讨论公务航空在中国的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话题,同时也提供全面的如何购买、拥有、操作和维护公务飞机的信息。
《环球飞行》:继ABACE首次在中国举办后,这几年中您感受到展会对中国公务航空有哪些明显的促进效果?
艾德·博伦:ABACE是汇聚政府决策者、全球公务航空产业链参与者,尤其是亚洲公务航空参与者的绝佳机会,让行业专家和领导共同讨论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寻找未来促进发展的机会。让中国和亚太地区能够受益于公务航空的发展。
公务航空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ABACE等高规格公务航空展会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对公务航空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的公务航空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都在不断扩展在华投资和业务发展计划。
我们坚信,未来几年,ABACE的全球重要性将继续上升,最终在亚洲将成为与欧美类似的公务航空会展,从而加速公务航空业的发展,促进全球公务航空业的持续增长。
《环球飞行》: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签署了一份亚太区公务航空业发展的核心准则声明,能否为我们分享下该准则的要义?
艾德·博伦:上周在东京举办的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21位来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交通部部长参与了会议,他们共同讨论了交通运输重要领域的话题。会议通过的条款中有一条专门指出如何促进公务航空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认为公务航空运营应被视为一种非商业化的航空运营,应允许公务航班在该地区所有经济体之间自由飞行。
据我所知,在中国的“十二五”计划中,也将通用航空作为重要的新兴行业大力发展,这份原则声明显示出其他亚太地区经济体也非常重视公务航空的发展。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领袖和企业家开始寻求覆盖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中心与商业市场之间的长距离高效交通方式,亚太地区成为当今增长最快的公务航空市场。如今,在全球2.6万多架在营公务航空飞机中,约有1,800架在亚洲,其中近716架在澳大利亚和大洋洲。
这些发展举措都与公务航空能够带来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密不可分。同时,作为定期航班的重要补充,公务航空能够大大提升政府和企业的工作效率。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表明,公务航空业发达的地区,投资活动也十分活跃。
当然,本次会议通过的该项原则声明对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公务航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当然,本条款是一项带有政治性的原则性声明,而非具体的实施措施,也并非对各国实施框架的具体建议。
《环球飞行》:您提到了公务航空“非商业化的航空运营”的属性,在这种定义下,会对亚太地区公务航空业产生哪些影响?
艾德·博伦:公务航空的商业性与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技术性的区分,是不同国家从监管层面上来说的不同处理方式。在我看来,公务航空是定期商业航班的有效补充。在人口规模较小、未能支撑定期航班运营的地区,公务航空可以有效补充商业航班;同时,公务航空还能够在一天之内到访数个目的地,能够使乘客在旅程过程中进行相关工作的讨论、会议等准备事宜;而有些特殊行李难以货运,例如超尺寸的精密器材等,公务机也能够为其提供运输渠道。这些都是公务航空“非商业化航空运营”的体现。
总之,不论是公务航空是商业性还是非商业性,我们都希望政府能够将其视为能够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行业,从而提高相关审批效率、简化相关流程,促进中国乃至亚太区公务航空的发展。
《环球飞行》:作为ABACE全球媒体合作伙伴,在2014年ABACE上,NBAA将与中国航空报社开展哪些合作?
艾德·博伦:公务航空的在中国的发展与观念的普及离不开媒体的大力支持,中国航空报社在第一届ABACE就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媒体合作伙伴。两年前我也有幸到访中国航空报社,参观了解了报社的运行情况以及为ABACE的准备工作。我们非常肯定双方的合作伙伴地位,赞赏双方的精诚合作精神。伴随着ABACE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空领域的重要盛事,2014年ABACE我们也期待能够与中国航空报社继续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