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纯 张福贵 梁晶 朱明华
(1.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2.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首批黑龙江省级骨干高职院校,2011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012年10月,该专业实训基地获批为省级环保类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本文通过调研确定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坚持以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改革为重点,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
通过查阅文献,深入学习先进的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创业教育理念和教学论、课程论;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技能进行分解;查阅学院毕业生档案,了解毕业生去向。以此提出该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体系改革方向。
通过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德国、北京、长沙、南京等地)访问交流,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集体座谈、个别访谈)、观察法等调查取证,提出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使本论文研究内容具体化,更具有推广价值。
黑龙江省有7所高职院校开设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以及众多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本着“提升自我,资源共享,发展专业,效力社会”的思想,定期组织多个院校学科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建设经验分享会,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改进和总结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升华。
依托校企联盟理事会和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环保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吸取顶岗实习学生、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提出该专业就业岗位(见表1)。
表1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就业岗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通过调研分析,确定该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见表2),以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此外,还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培养[2]。
表2 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
续表
2.3.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根据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就业岗位,采用倒推的方法来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3](详见表3)。
表3 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2.3.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4]。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5]。其中,课程建设分为基本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拓展课程建设(详见课程体系结构图1)。
2.3.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师资保障、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制度保障、督导评教保障、就业保障[6]。引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以就业保障为例,由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联合制定保障制度,形成专业调研管理制度、毕业生去向考核制度、社会评价制度等,以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通过专业建设总结和课程教学的反思,人才能力培养和实践体系的建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教育应在专业建设方面重视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顺应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专业技能得到锻炼,职业素养得到升华,适应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专业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快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开发,开展网络化教学平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1]王任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5.
[2]陈小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位论文,2012.
[3]孟子博,孙蕾,罗汝珍,唐小艳.基于能力本位的环保类岗位从业人员专业核心能力及拓展能力研究[J].职业,2011,(2):25~26.
[4]行春丽,李月红,成战胜.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焦作大学学报,2008,(3):106~108.
[5]杨建毅.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J].才智,2012,(13):25~28.
[6]李志伟,崔力拓,陈丽文.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探索——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2):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