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学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综合化已成为知识经济赋予化学教育价值的新含义,力求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化学智能。本文谈谈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标 基本策略
人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等无一不和化学密切相关。高一化学新教材卤素一章介绍了碘与人体健康,高二化学结合有机化学知识介绍了添加剂与人体健康,并以大量的彩图形象地介绍了各类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用途。高三化学在电解池教学中,常识性介绍了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结合生产实际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探讨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它随时空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环境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钥匙,环境教育与能源问题的提出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公民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化学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策略
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课程实施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基础性原则: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化学教育是一种大众化的基础化学教育,从课程构建模式上来说,主要以化学学科基本结构为课程框架渗透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
二是社会价值原则:化学与社会内容十分广泛,作为课程形态的化学教学应全程体现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三是动态发展性原则:由于教科书编著的时间性及使用的相对稳定性限制,使得教科书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要具有现代课程意识,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既决定着化学课程的知识、技能整体素质结构,又决定着化学教学的认知过程和操作过程。
二、遵循教学原则,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基本策略
(一)主题型教学策略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主题,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主题。如糖类、蛋白质、油脂可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主题;氮族元素结合生物圈中氮的循环以固氮为主题;硅和硅酸盐工业、金属和合成材料以材料为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原理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烃以石油化工为主题。主体型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二)用途联系型策略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应该将现代最新的有价值的有关元素化合物用途纳入教学之中。如在学习NO的性质时,可联系医学新成就,介绍NO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量NO吸入人体有害,而少量的NO吸入却能治疗某些疾病?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时,可联系智能高分子材料、导点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等;在卤素学习时,可联系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饮水与消毒化学;在硅和硅酸盐学习时,可联系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等。
(三)情境渗透型策略
对某些与中学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新的应用型成果可采取情境渗透型策略。例如,进行晶体类型与性质学习时,可以将晶体缺陷对晶体生长、晶体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有重要影响,如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价态可以变化并形成非整比化合物,从而使晶体具有特意色彩等光学性质,甚至具有半导性或超导性。情境,讨论具有NaCl型结构的NiO晶体发生晶体缺陷形成的非整比化合物NiXO的结构特征等。
(四)实验探究式策略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化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主模式。探究的内容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物质的实用性等。在教学中,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联系生物实验空气中SO■含量的测定,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根据具体操作,提出问题:为什么抽拉活塞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设计HCO■■结合H■容易还是CO■■结合H■容易等探索性实验。这些都是在创设出一种问题情境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价值活动。
(五)调查研究型策略
对于某些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采用“调查研究型”策略。如:调查食品添加剂的用途、种类;调查合成洗涤剂的成分、性能、种类、价格;调查各种电源的组成、性能、价格、使用寿命等;调查太原市工业污染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等等。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六)专题研讨型策略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人体健康、军事等社会问题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将上述领域内容作为专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进行充分的讨论前准备。这样的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化学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有关新教材中化学教育价值的体现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就不一一赘述了。诸如上述化学教育的价值,它们的具体实施需要手段,它包括观念手段(即无形手段)和操作手段(即有形手段),二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化学教育价值的研究投以探索的目光,是组建化学教育价值体系的一种科学方法,对研究化学教学的观念、模式及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里的化学教育,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大型的人文系统工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它应该包括价值目标、时空环境、价值手段、过程监控和评估反馈等结构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