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2013-12-29 00:00:00马凤君
考试周刊 2013年16期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立足教材,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从“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作文教学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学好教材,奠定写作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我提倡模仿。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从而学以致用。例如我教学陈荒煤的《广玉兰》一课,让学生以另一种植物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仿写得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让学生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写一次春游活动。可是,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二、注重对事物的观察,体味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无内容可写的问题。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喜闻乐见感兴趣的活动,积累人生体验,使学生学会思索生活,表现自我,从而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也会写成什么样的文章。”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非常重视写作素材的真实性。因此,每个星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校园植物,观察竹子、树木、花草,有时在周末时间到野外写作,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自然得以提高。

三、注重片断与日记的训练。

“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勤写片断,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茅盾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去做,让学生多记日记,多写片段,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强调观察要仔细,更要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并坚持写观察笔记,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内容可以是景物描写,也可以记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还可以是记述班里或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不一定要很深刻,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可以,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四、注重广泛的阅读与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钱学森》这篇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如何把人物外貌、神情写具体生动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五、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评改中不断进步。

有句话说得好:“欣赏出天才。”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需要善意的赞美,而老师的欣赏更为重要。老师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那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也应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在进行作文讲评时,我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一般先让学生自评,画出好词、好句或好段,然后小组评,把自己最满意的词、句、段或新颖的开头和结尾读给小组听,这样可相互鼓励、取长补短,让困难学生增强习作信心。最后,集体讲评,对于内容新颖、语句通畅且有个性的习作在班集体中赞赏,以启发全班学生。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收集写作材料,在阅读积累中丰富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