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试卷上的重头戏,也是让同学和老师倍感头疼的话题。部分学生面对作文抓耳挠腮,感到为难;部分老师评改作文眉头紧蹙,感叹作文教学没效果。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也有同样的感触。为了突破这种现状,切实提高写作效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索、尝试、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写出感悟,供大家参考。
一、博览精读,积累写作源泉。
写作和阅读密不可分。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启发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其次,阅读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的,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再次,阅读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最后,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
二、入境思情,学会抒情达意。
作文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真情的表达,是一种亲切自然的流露。生活中,无论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还是动人心弦的喜、怒、哀、乐,都会给人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感情冲击,产生苦、辣、酸、甜之感。有所感就有所悟,有所悟就有所思。如果能把生活给予的所感、所悟、所思,通过语言真实、生动地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可是在现实的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中,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实质理解不透。亲身经历的丰富的生活感受不写,而是专门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寻思自己不熟悉的素材。
针对以上情况,我专门进行了引导性的作文辅导。
第一,精心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分析这些作文成文的经过,帮助他们了解写作文的真实本质。
第二,选材辅导。为训练学生在生活体验中选取写作素材,我特意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如:《家的温暖》、《我好想……》、《感受真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找事例、谈经验、写感悟。
第三,及时抓住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写作基础。
比如,我班最近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我就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次机会让学生以“家长会”为主题,写一写自己在家长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要求写出自己的情感。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提笔而作,教室里霎时传出“沙沙沙”的写字声。后来我批阅后,感到许多学生都写得真切、感人。特别是我班封豪杰的作文,更让我惊喜。封豪杰是名学习困难生,由于他学习成绩不好,家长这次没有来,在这种情况下,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难得。现节选其中的一段:
“我吃过午饭,就和同学一起来到学校。过了一会儿,家长们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我看到别人的家长,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家长。下午3点整,家长会正式开始,可妈妈还没来,我很伤心。随着家长会的进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别人的家长都那么关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关心自己孩子的前途,我的家长却始终没来。我的心情极度悲伤。但是我还想向所有的家长呼吁:希望天下的所有父母都真心地给予自己孩子真诚的关爱。”
三、仿写训练,积累写作经验。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指导从仿写起步学习作文,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充分挖掘课文中指导习作的典型,在分析理解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写了什么”,还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从中总结出构成句、段、篇的规律,并把知识迁移到写作训练中,通过观察、仿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常常让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也常常在讲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句写话训练。
例如:我在执教习作课《春天的油菜花》时,在学生对油菜花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并列关系的句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较好地抓住了油菜花的颜色、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学生通过观察写道:“油菜花有的还是花骨朵,绿绿的,像一粒粒小玉米;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经盛开了,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效果非常好。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高的,学生易于理解的构段方式大致有下列五种形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承接式;并列式;因果式;概括具体式。根据这些段落结构形式,在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的构段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四、精心评改,上好讲评课。
“好文章是改写出来的”。精雕细琢,方成佳作;勿忙应对,多有瑕疵。首先,教师要告知学生修改的重要性,修改的方法,让学生自改、互改。其次,学生自改完之后,由教师精心评改每一本作文、评语要多指出亮点和成功之处,对有缺陷的地方的评语要委婉有分寸。当然,对态度较差、胡乱写的作文也要敢于打低分,以示警告。再次,作文讲评时,多读一些“优秀示例”,其中有完整的文章,也有优秀的片段,然后让大家议议说说其中的“成功之道”,有时可以自己一边读一边点评。最后,当学生完全掌握修改点评方法之后,要求学生互批互改,并且要有眉批和总评。
学生对所读之书达到了融会贯通,学会了积累材料,让它成为了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了方法并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自然就能有感而发,文思泉涌,动笔成篇,作文再也不是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