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素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菊花酒,在我国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据《续齐谐记》述称:东汉时,汝南名士桓景曾随方士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突然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有大难,速回去,是日你全家人必须佩茱萸囊、饮菊花酒、登屋后高山,可消此灾难。”九月九日这天,桓景依照师傅的吩咐去办,晚上回家时,只见家里的鸡犬猪羊都暴病而死。从此,相沿成习,每逢重阳这天,家家都饮菊花酒,佩茱萸、登高山,据说这样能消灾祛病。
其实,我国酿制和饮用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汉高祖刘邦追求长生不老,命方士制菊酒,炼丹方,刘邦死后,戚夫人久居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必饮菊花酒,求长生不老,其目的是求阳通神和辟谷成仙。
陶渊明咏菊,白衣人送酒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据《续晋阳秋》记载:陶渊明嗜酒成性,有一年重阳节,家中无酒,心急如焚,他放下书本,独自在住宅东边的竹篱下,摘几朵菊花欣赏,然后坐在地上闷闷不乐,正巧此时,看到他的好友江州刺史王弘穿着一身白衣拧着一坛酒而来,不由心中大喜,便顺手将刚摘下的几朵菊花放入酒中,不料泡有菊花的酒发出阵阵扑鼻的奇香,两人开怀畅饮,双双醉倒在菊花树下。从此,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便成了名句。他用菊花泡酒便是一个创举,以后,一些文人墨客,每逢重阳节,必集菊花树下,一边采菊酌酒,一边颂菊赋诗,成为酒事中的一种雅趣。后来,李白便在《九日登山》一诗中写道: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
菊花性味甘苦,微寒,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清肺利尿的功效,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荆楚岁时记》也载称:“九月九日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唐代诗人郭元振也有“延年菊花酒”的诗句。
到了清代,饮菊花酒之风更加盛行,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了多种草药,如地黄、当归、枸杞等,其制作方法是:用甘菊花煎汁,用米、曲配以上诸药酿酒,其效果更佳。
喝菊花茶
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