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此时,中老年人在起居和衣着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
秋季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老年人秋季衣着以质轻又暖和为宜。衣着宜选用分量轻、膨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腈纶棉等材料。老人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吸收太阳辐射为88%,白色仅为20%。深色衣服能多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多获得热量,增加保暖的效果。老人加衣,不宜一次性,应随气温下降逐步加衣,让机体得到锻炼,提高抗寒能力,加衣后也不要骤然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