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过对区域差异理论的研究初步概括,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江西省发展状况,选择适合江西的相关理论,界定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范围
1.区域差异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西方学者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提出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1.1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如下:(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强调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惑力的一种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1.2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2.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即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以便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减少经济差异。
1.2.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减少区域差异。
1.2.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更包括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在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做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1.2.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的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1.2.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这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了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1.2.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都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1.3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探讨区域收入趋同或趋异问题。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3)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注重动态分析,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运用这一工具不仅可以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4)对企业投资定位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评价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企业决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2.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界定
“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质最好的淡水湖,具有生物多样性优势和生态优势,环鄱阳湖地区5个中心城市及周边中小城市都有发展亲水、亲山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条件”。王志国说,发展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区,具有定位准确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规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能对环鄱地区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重大意义。
鄱阳湖古称“彭蠡”,位于江西省北部。在丰水季节,鄱阳湖的湖面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公里。如果算上上游的五大河流域,鄱阳湖的流域面积占到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话说,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环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到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到4300万江西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苏荣的倡导下,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西省正式提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结合江西发展现状,范围界定运用到的区域差异理论。
刘平辉等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及就业结构等方式判断江西省的经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工业化中阶段的早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经济虽良性发展,但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省发展滞后,目前为止尚未形成自己的增长极,因此,运用区域差异的以下理论:(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减少区域差异。(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2.2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图 江西省各城市GDP发展变化(单位:万元)
从上图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西省经济良性发展,江西省各城市GDP均呈不同幅度的上升趋势。其中,南昌GDP居全省最高,其次,九江、上饶、赣州略高于其他城市。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加快发展以南昌、九江为中心的昌九工业走廊,江西省南昌、九江等地经济相对较发达,应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形成增长极、发展中心区。继而充分发挥廊道效应、运用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模式、中心外围理论等,带动鄱阳湖周边地区如景德镇、抚州、鹰潭等地的发展。
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二者关系如何协调?这正是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意义及创新之所在。即表明: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本省优势——生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运用区域差异的相关理论加快发展本省经济。就江西省而言,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充分运用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模式、中心外围理论等区域差异的相关理论,优先建设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再带动全省发展。就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而言笔者认为应选择昌九工业走廊为核心,运用上述理论,随后带动景德镇、鹰潭、抚州、上饶等地的发展。
因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六个设区市,具体包括南昌市9县(区)、九江市12县(市、区)、上饶市12县(市、区)、景德镇市4县(市、区)、鹰潭市3县(市、区)、抚州2县区共42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31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1.86%。其中重点中心范围为: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都昌县、湖口县、星子县、永修县、共青城、庐山区、德安县、九江县、彭泽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共15个滨湖县(市、区)。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部人口184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1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2.8%和49.5%。到2005年区内GDP2199.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4.2%;人均GDP11907元,高于全省平均量的26.5%。区内财政总收入116.3亿元,占全省的总量27.4%,人均财政收入629.6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186.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1.7%。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7:48.5:34.5,与全省相比,第一产业低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2.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9.3%。外商直接投资21.3亿美元,占全省55%;利用省外资金260亿元,占全省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3.0%。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工业基础较好,是我省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地区。近年来,区域各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外资、民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当地经济出现了既快又好的发展势头。相信这样划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助于江西省的发展,进而有利于加快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M·胡佛.郭万清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2]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3]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开发研究,1998.
[4]刘平辉,叶长盛等.江西省经济发展变化及其所处阶段的分析与判断.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7,6,2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