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医学作为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的交叉学科,在预防人类疾病、减轻疾病痛苦、促进身体健康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其自身的职业属性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促使医学生要提高人文素养,因我国长期注重医学专业教育,导致医学生人文素养有所弱化,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就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公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工作中责无旁贷。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较低,既偏离了职业内涵,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又难以适应当下的工作要求。探索合适的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势在必行,急不可待。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1.医学生人文素养内涵
医学生人文素养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基础性人文素养,即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以“两课”、文学、历史、社会、心理、艺术等课程为传播载体,旨在将医学生培养为文化品位高雅、道德情操高尚、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使其以更广阔的思维和视角理解、领悟医学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特殊性人文素养,其以提高医学生利用医学人文进行防治救人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借助医学史、医学哲学等学科,用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方法论和知识论,为其提供精神支撑,借助卫生、生态、高新技术应用等伦理学科督促医学生强化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珍爱生命、一心赴救等职业意识,借助医学与法、卫生经济学、医学保健、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帮助医学生提高服务大众、胜任岗位等基本素养,并学会妥善处理医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现代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医疗服务,其面对的对象都是情感丰富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而且反映出社会需要德高医精的医务人员。当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并不乐观,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时常出现,而且常见于年轻医生。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地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虽然上述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情况,但可以发现,多数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缺乏一定的认知,其人文素养水平不言而喻。如此,当今日的医学生成为明日的白衣天使之后,不仅难以和病患建立和谐关系,难以胜任实际工作,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而且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医院院校必须切实把握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成因,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以此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医德高尚、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强的全才。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原因分析
1.相关意识缺乏
受传统时代的深刻影响,医学院校对健康内涵和医生职业要求的认知虽然有所提高,但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无法切实落实改革措施,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依旧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师资力量薄弱
当下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亟待强化,如教师结构单一,缺乏中坚力量;缺乏医学专职教师,部分教师思想滞后,人文素养不高;教学安排不系统,沿用知识灌输方法,既无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吸收和思考空间,又缺乏实践创新的机会,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课程设置不当
课程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载体,但调查结果表明,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专业人文课程学时比例较低,选修课程设置较随意,而且存在知识脱节、内容重复和遗漏等问题,严重削弱了人文课程应有的互补和合力作用。
4.学生自身原因
医学生自我完善意识缺失是影响人文素养提高的一大障碍,如注重提高专业技能,被动认知人文素养;自身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尤其是理科学生,但又不主动强化;缺乏人文实践意识,宁愿花费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充分把握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等。
三、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模式
1.明确人文素养培养目标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和前提,在此立足医生职业对人文素养的要求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情况,初步设定下列培养目标:强化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信念,以此督促其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无私奉献;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现实中医患矛盾的衍生与医德医风关系密切,应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医学内涵,树立科学的医学观,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学生关爱病患、尊重生命,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谨遵职业操守、推崇尚德济世;培养医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考虑到因医患沟通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故必须借助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这不仅是对医患双方的尊重和负责,而且利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升级。此外,还应培养医学生的和谐个性和创新精神,这在诸多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可以验证。
2.整合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医学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分构成,事实证明其效果显著。因此,医院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将人文课程纳入教育计划,合理调整医学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比例,构建逐步递进的课程体系,如针对低年级医学生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可使其在《品读名医》、《生命教育》等课程的熏陶下树立热爱和敬畏生命之心,在《经典导读》、《医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格素养;针对已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医学生设置人文综合性课程,可使其在《医学与文学》、《医学人文概论》、《医学美学》、《医事法学》、《医疗保健政策》等课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和认知,强化服务意识,准确定位角色;针对高年级医学生设置人文应用课程,可使其在《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等课程中树立现代医学观,在《医患沟通技巧》、《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中学会尊重和理解患者,强化交流技能,人性化对待患者,在《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中自觉提高医德修养等。
3.切实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基于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影响,建议医学院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师资资源,建立兼职与专职并存的多元化师资体系,如利用附属医院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医师在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担任人文教育工作者,聘请有识之士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结合知名学者开展人文素养知识讲座等。针对在校教师,应建立与教学工作新标准相适应的、长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如分时分层对其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并拓宽培训渠道,有步骤、有计划地为其创造进修机会,借助合理的竞争和奖惩制度督促其自觉充实和完善自我,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人文素养。此外,还应适当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人文教师,以此增加队伍活力,带动学科健康发展。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传递人文素养正能量,发挥导向和模范作用,以此感染学生,引导其自我提高。
4.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充满人文内涵的人文隐形课程,会在点滴渗透、潜移默化中彰显育人功能,即通过影响学生的文化心理引导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医学院校可充分发挥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当调整医、文馆藏资源的比重,充实文化教育、医学伦理、政治经济、心理学等专业和人文交叉类资源,同时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校园网、阅报栏、宣传橱窗等为载体介绍新书和作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以此开阔视野,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增强合作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校园制度建设中,应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强调严谨、民主、以人为本,用于建立博爱、诚信、团结等人际关系,以此让学生感受温暖激励和人文感怀;支持校园内部的社团组织,如书画协会、英语角、手工实践、文学戏剧社、音乐俱乐部等,以此丰富校园生活,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此外,还应定期举办主题性的人文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实践模拟等活动,以此将人文教育植根于校园文化中,从而促进学生寓乐于学,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医学知识应用能力。
5.灵活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灵活教学利于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以此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如在讲述动物血清时,可以其抗清和抗原的双重作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审视、解决问题;讲述发热现象时,可适当强调其在带给机体痛苦时,也可强化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以此激发抗体提高肝脏的排毒功效,也可借助热型分析为病情诊断提供辅助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辩证思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濒死体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致命的药物》等经典篇章,督促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善于结合医院阑尾炎、儿童铅中毒等临床资料,第一口奶粉事件、医生收取红包、拒绝救治条件困难病患等现实问题,以及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名人事迹、历史事件等案例进行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学会理性思考、客观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创设人文教育情境,合理衔接学习主题与课堂互动,灵活借助虚拟实验、角色扮演、医院模拟、任务领受等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地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在临床教学中,注重渗透伦理、法制、社会等人文教育,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选择最优治疗方案,防止作出伤害病患、影响社会风气之事;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如播放人文素养教育宣传片、德高医精医务人员的纪实片等,以校园网络为良好平台,定期开展知识竞赛、专家讲座、主题讨论、人文知识展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同时,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6.强化医学人文社会实践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仅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以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方为重要保障,使其在具体实践中应用、检验理论,获取直观感受和感悟,进而切实提升人文素养水平,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尽可能多地给予其人文社会实践机会。如动员学生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立足专业的医学知识,为他人、社会奉献爱心,提供义务服务,其中临床专业学生可走进社区进行包扎技能和急救方法演示,疾病预防专业学生可走进工地、农村等场所宣传预防艾滋病等相关知识,护理专业学生可基于《老年护理学》走进敬老院板做义工,口腔专业学生可充分利用爱牙日举办“大手拉小手”等宣传活动,使医学生在无偿奉献的前提下,强化服务和奉献意识,既利于消除学生技术傲慢、知识傲慢等社会偏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人格平等又利于其增强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锻炼综合能力。医学院校应注重与附属和其他医院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如定期选取部分学生走进医院参与导医服务、紧急救治、无偿献血等相关流程,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医师和人文教师的辅助下进行义诊,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既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将制约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基于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与当下医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医学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玲.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2]包丽娟,杨翠玲,余勤.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甘肃科技,2012(09).
[3]李佳莉.浅议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5).
[4]熊慧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1(12).
[5]杨林波,覃翔.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25).
[6]霍小舟,李旭红.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构[J].神州,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