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被动式地教学往往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教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性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语言和动作的交流获得知识,但是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教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老师以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会让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把生活中的感性认识转化为数学上的理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中,老师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比如自行车的三角架很稳定,再让学生亲手做各种三角形的模型,亲身体会它的稳定性。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教师应该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举一个教学实例,在上循环小数一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故事,内容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由此引入循环,学生听了都笑了。老师让同学们接着往下讲,同学们就很熟练地讲了起来,但是一会就累了,他们发现这个故事没有尽头。此时老师对同学们说:“在数学中有一种数与这个故事非常的相似,也是没有尽头的,大家想认识它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老师用一个故事将循环小数引入了课堂,让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好奇心,轻松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再举一个例子:在学习比例尺一课时,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大家熟知的视频,就是我国航天员杨利伟出仓时向大家挥手的视频,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五星红旗和联合国国旗的画面。老师告诉大家,那两幅旗都是很小的,宽度都是10厘米,然后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的线条,一会学生就完成了任务。老师告诉同学们:这是画的1:1的比例。接着又说:我们的飞船离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中,老师让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一条300千米的线段,但是同学们都没有动手画,因为根本就不能画,有一个同学说可以将300千米缩小成30厘米。老师由此引入比例尺,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自我价值。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既符合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又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时空,而且更容易使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中,我让学生想一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选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否拼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拼成平行四边形后,观察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操作,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由此联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与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有关,引起对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关系的观察研究,提出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转化前后四边形的形状、底和高的关系进行观察和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在操作感知和讨论中充分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不仅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使个体潜能得到开发,而且在相互启发下,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在参与操作和观察、讨论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活动中,在问题的关键处、难点处让学生讨论,通过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如上例,在学生通过操作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充分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梯形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存在差异,在讨论中,学生相互启发,认识更全面,思维更严密。同时,同学们既取长补短,又体现自我价值;既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使认知结构在相互作用下得到完善,又培养了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知识,在构建中形成技能,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