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和学习的最佳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非常必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初中生要学习七、八门主科(将来都是中考内容),课程内容繁多,这就要求教师构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要想成功地上好一节课,应该把握好三个环节: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因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备好一堂课,在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只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想要上好一堂课,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机智的教学手段。最后课后反思是每堂课结束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在不断反思和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才会有所进步。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课前准备
1.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平时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且要在学生学习成绩差或是犯错时要给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教师要从心底里爱自己的学生,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初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六年的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初中数学学习相比小学跨度较庞大,并且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其生理发育优于心理发育,很多问题,他们只是表面地理解和掌握,并没有弄清实质。教师应就初中生的这一特点,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保证课前准备的问题能切入学生理解上的疑难处。
3.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如初一刚入学,学生要学习正数和负数,这一节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这一节的难点是负数的概念,学生首次接触负数,感到很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弄清负数产生的背景,认识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感受到数学符号的优越性。教学目标是基础,是出发点,没有教学目标就是一盘散沙,无法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备课时应确定教学目标,并且围绕教学目标不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1]。
二、课堂教学
1.成功的课堂导入。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老师擅长精彩澎湃的导入,有的老师擅长层层深入的导入。无论哪种形式的导入,只要切中本课的教学目标,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是成功的导入[2]。
2.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构建高效课堂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充当课堂合作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尝试中体验,建构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绝不轻易扼杀与自己教学思路不一致的“异想天开”[3]。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时,教师启发学生尝试通过三角形内角和来求解,可能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想到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多边形的对角线,从而把求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转化为求几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是常规思路,经过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都能自己给出证明,再经过一两个学生的详细讲解,学生基本都能理解。但是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思路:能不能在多边形的一条边上随便找一点,然后过这点连接多边形的各顶点,这样就将n边形分割成了n-1边形,那么n边形的内角和就变成了(n-1)×180°,怎么和第一种思路得出的结果不同呢?提出这种思路的学生无疑是善于思考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结果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这时切记不能抛给学生一句话:“你用常规的办法会做就可以了,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了。”
3.善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数学教学,而利用好电脑和多媒体资源能够优化教学,使教学生动而富有生命力[4]。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几何图形初步一章时,讲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不妨用几何画板作出动态的图形,给学生课上演示,这样会增强直观效果,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在课堂练习时,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比如典型的容易出错的地方,或者是作业中思路新颖的做法,利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这样的纠正或者是讲解省时高效。
三、课后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因此每上完一节课都应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场景,学生在课上的反应如何,学生做练习题的效果怎么样,授课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适合学生,等等。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会不断进步,课堂教学效果也才会越来越好。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进行改进和尝试,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卫建国,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奠宙.当前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5).
[2]史显友.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J].文理导航(上旬),2011(6).
[4]安朗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