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013-12-29 00:00:00林业
考试周刊 2013年62期

摘 要: 新课标提出的整体感知教学理念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深入理解文章,更能拓展阅读思路的宽度和深度,提高整体认知能力。

关键词: 整体感知 局部分析 思路教学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对学生思维发展等发面的影响,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要求实际上是针对旧式课堂上的机械、过渡的分析提出的,类似的教学手段有:抓住一处描写讲解描写的作用;给个性人物贴“标签”;一篇文章分几段;分析某一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等等。这些教学手段常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一、从局部分解把握整体文章

一些教师对整体把握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整体把握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人物是什么性格?”“主旨是什么?”把阅读过程看成简单的讨论与概括,而且每堂课如此,长此以往,必然僵化学生思维,妨碍学生整体认识能力的提高,更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到了中学阶段,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经验,形成粗浅的观点看法时,教师应进一步追问和引导,抓住学生答案中的合理成分启发他们继续品读文章。否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文章鲜活的人物感受只剩笔记上几个公式化的词语。什么是整体感知呢?就是把文章当成一个整体对待。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过程是一种审美过程,既需要感性的直观再现,也需要理性分析”[1]。阅读教学中,局部分解分析教学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对局部的分析,整体感受就是囫囵吞枣。所以,我们可以把文章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统一起来,即把局部分解作为整体认知的一种手段。

1.从关键情节感知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鲜明的。他们的性格特征往往会通过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动作显示出来。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领会文章精彩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整体形象。例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中“李逵杀虎”一节时批道:“写武松打虎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如虎未归洞,钻入洞内,赶出洞来,都是武松不肯做之事。”在总评李逵时说:“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人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品检部,威武不能屈,证是他好批语。”这段点评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对武松与李逵同样斗虎杀虎的行为的比较,更全面地认识人物的个性特征。

2.文题入手,把握文章风格。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眼睛”往往能窥探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孤独之旅》,这一题目在文中指的是杜小康辍学后随着父亲放鸭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杜小康并不是一个人,他身边有父亲,有鸭子,那么对“孤独”的理解就成了学生把握全文的关键。从文章中可以找到以下几个原因:(1)家道中落,心理巨大的落差;(2)失去朋友,离开校园,开始新的生活的不适应;(3)身边虽有父亲,但没有交流。后来,在一次暴风雨中经历了丢鸭寻鸭的艰难历程,杜小康从开始的害怕孤独到后来的接纳孤独,最终战胜孤独,预示着杜小康的成长。从题目学生不仅把握了内容和主题,更感悟了全文的象征意味。但有些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并不是相吻合的,如《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文章和题目有关的内容是第一到第三自然段,那么其他部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学生能很快找出中心论点——“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并用历史上两个典型例子证明观点。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呢?学生很快得出:文章题目不是论点,而是生活的现象。这篇演讲稿从现象入手,给人的感受是通俗生动轻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从关键词感知人物。有些议论文,常用成对的关联词语,例如“因为……所以”“只有……才”“不仅……而且”等,说明文中为了说明事物特点常用“首先……其次”表主次关系。沿着这些关键词语的轨迹,就能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二、理清思路,感知内容主旨

所谓思路,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张志公这样解释:“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2]任何文章都是作者观察、理解、认识事物或事理的反映,这个反映过程一定有它合理的科学的顺序,即思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3]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才能正4e7cc655ff35f2ed5438472224d80b89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和感悟。教师教会了学生循着思路学习,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把钥匙。

散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它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灵活。所谓“神不散”,是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散文的这种“散”与“不散”的辩证统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某一篇散文“不散”的立意是怎样通过貌似零散的材料得到表现的。这个“怎样表现”就是作者的构思,即思路。只有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散文的最好方法是引导学生抓住贯串全文的线索。线索,指事情可寻的端绪、路径,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在散文教学中,尤其要把握这根线。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写了四次背影,分别是开篇难忘的背影;父亲为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父亲离别的背影;篇末别后思念的背影。很显然,文章的线索是“背影”,通过背影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情深。但这四处背影其实只有两处真正展开描绘,开篇点题,并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前文。而第二至五段、第七自然段都较细致地写了一些零碎的事,如何理解这些繁杂的内容与“背影”的关系呢?通过分析可知,这些内容并不是多余的。第二、三自然写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家,还写了“我”的表现:没有对父亲的理解同情,只是“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第四、五两段写父亲犹豫是否为我送行和在车站的悉心关照,“我”却笑他的迂;第六段父亲买橘子十分艰难,我流下了感动和后悔的泪;第七段回忆父亲的人生及对“我”态度的变化。综上可知,“我”对父亲的理解贯穿全文。使内容看似“形散”,实则“神聚”。散文如此,小说同样可以通过线索把握行文的思路,可见面对一篇题材广泛、结构复杂的文章,只要抓住线索、弄清布局,就能把握全文脉络,领会作者的立意。

整体感知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思路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必然规律,对语文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整体感知的手段很多,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文章的结构层级、阅读积累等方面展开探索。所谓“文无定法”,按照文章不同的体裁、风格、思路教学,亦可谓“教无定法”。如果长年累月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刻板、机械的教学法,则不仅会使自己的教学思路逐渐僵化,还会使课堂教学千篇一律,学生望文生畏,语文课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教师必须在全面“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新课标》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石义堂.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中学语文教学,2005.11.

[2]孟宪范.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