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仅围绕“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采用“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形式,重点讲授字句解释翻译,造成了目标单一、形式单调、内容单薄的现象。文言文教学应该适当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教学厚重一些。这对“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文本”、“传承文化精髓”和“保持母语纯洁”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上公开课的雷区。在我所听众多公开课、比赛课上鲜有教师敢选取文言文开课,能将文言文上得精彩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常规课中,文言文是许多教师特别喜欢的,很多教师将其作为来不及备课时的救急之用。文言文教学颇有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味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常规课基本以讲授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为主,文章内容不多深究,强调“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这对语文教师而言是熟门熟路,毫无难度,但这些摆上公开课的台面,却稍显单薄,很难出彩。
在“字字落实,逐句翻译”的基础上,文言文能否上得厚重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应该上得厚重一些。教学中要多讲文化常识、文字知识、历史典故、文化现象等传统文化,让文言文教学多一些人文味,多几点生气;让学生多一些趣味,多几分知识。
一、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2011版)总目标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是必不可少的。后两点则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除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之外,文言文“文学熏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失。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渗透很有必要。
二、现实意义
抛开理论依据不论,这种做法在现实教学中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它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以看出文言文是不受学生喜欢的。其一,教师偏重词句翻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其二,许多文言文脱离现实,字词意思复杂多变等原因使学生大感头痛。如“旦”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句话中“旦”的意思分别为“天亮”、“早晨”和“日子,天”。如果学生死记硬背,则效果不佳,且容易混淆。如利用《说文解字》对“旦”的造字解说:“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用白话给学生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其本义“天亮”,进而让学生体会各句的意思,发现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那么学生既能清楚理解“旦”的几种意思,而且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生活时代久远,有时会给学生理解文本带来很大的障碍。简单介绍作者典故、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文本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教学《人琴俱亡》一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学生对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很难理解。教师如果能简单介绍魏晋文人一些独特的思想性格特征,如“重自我,重个性,追求超脱的风度”等,再列举《世说新语》中记载有关他的故事,则对理解王子猷此时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文末的“恸绝良久”,理解文章兄弟情深的主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恰当引入比较阅读材料,如教学《出师表》(苏教版初三下册)引入《后出师表》;适当讲解作品写作背景;介绍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等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意识形态等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更可以从中汲取精髓,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在《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下列句子: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诸生学于太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这三个句子分别涉及古代的称呼、科举和文史典籍。教学中,由此处的《诗》、《书》,介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使学生对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有所了解,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另外,教学《岳阳楼记》时,结合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课堂回忆或课外搜集古代先贤智者、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在塑造优秀品质、陶冶情操等方面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文言文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不错素材。
4.有利于维护母语的纯洁性。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王蒙先生指出的那样: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具体表现在: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音译词和缩略词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出现;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文字更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尤其是后者,对汉字的发音、字义,句子的成分等带来不小的影响。如把“我”说成“偶”,“丑女”说成“恐龙”,“我先走了”说成“我走了先”等,势必在一定时期内给汉语带来混乱。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古文字知识,如汉字的造字法、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形体演变等。这样,学生对汉字的本义、形义发展变化有所了解。这样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关注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增强学生自觉主动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从而保持它的纯洁性?
三、几点说明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对当代文化仍有影响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这决定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涉猎的内容很多,但必须选择具有传承和发扬价值的内容。
2.要使文言文教学厚重,教师必须是厚重的。
教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的理解,具备广博的知识。这一点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实现。
3.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了教师的讲授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合作探究、延伸阅读等方式。应坚持适度原则,控制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喧宾夺主,毕竟“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才是基础。
四、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众多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当今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但如不能很好地传承其精髓,保持其特质,就会失去生命力,同样会消失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这个角度看,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使文言文教学显得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峥嵘.文言文教学中的”文”霸权与”言”霸权[J].语文教学通讯,2011(3B).
[3]黄桂芬.语文教师要备一本《说文解字》[J].语文教学通讯,2008(3B).
[4]刘春文.定位文言取向厚实文本内涵[J].语文教学通讯,2007(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