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自然的文字鲜活起来

2013-12-29 00:00:00王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8期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文章不仅告诉了我们有关大自然文字的种种,而且重点叙述了辨别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以下是本校一位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大自然中的哪一种文字最感兴趣?说说原因。

生1:我对上册天书的星座部分最感兴趣。因为这部分告诉我们小熊星座对水手的作用。

师:水手们为什么没有罗盘也不会迷失方向?

(指名回答,教师把这部分答案通过课件以红色字体呈现,学生齐读)

(师以课件展示星空图,让学生找到小熊星座及北极星,理解它的作用)

生2:我对云这部分最感兴趣。(朗读这部分内容说明喜欢的原因略)

师:“铁砧”是什么?

生2:铁匠打铁用的工具。(师用课件出示“铁砧”图)

师:“铁砧云”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

(师出示“铁砧云”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它)

之后,教师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天气的谚语,而后用课件作适当补充;接着出示部分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图片的内容测天气,学生兴趣盎然。

【片段二】:

师:自由读第六自然段,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或写在旁边。

(读后交流)

生:花岗石为什么会“爬”过来的呢?

(师播放“冰川漂砾”的录像)

师:现在知道花岗石为什么会爬过来了吗?联系录像和本段文字说说。

(生回答)

【诊断分析】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都适时地借助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录像等多种媒体,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对象活跃成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这样教学,让“大自然的文字”在学生眼中鲜活起来,使它们永远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听完这节课,我不由得想到前不久自己上的同类题材的一节常态课《石头书》。课堂上,在我的鼓励性语言的调动下,学生读书认真,学得很积极,知道了“雨痕”“波浪”“矿物”这些石头上的文字和“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这些石头书上的“画”,并且明白了这些化石的用途。可课后,我总感觉有点缺憾。听了《大自然的文字》这节课后,我觉得这缺憾就是没能把那些文字、图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导致知识与学生内心之间障碍的存在。

一、利用课件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

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多孩子对“铁砧”“小熊星座”“北极星”可能缺少了解或知之甚少。他们所了解的知识也只能像我教《石头书》那样,仅是从书本上“读到”了,而缺少感性的认识,不可能真正“读懂”,今后也不可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这些所学的知识。而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铁砧“”铁砧云“及“星座”的图片,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铁砧云”原来就是在炎热的夏天,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这就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而“北极星”就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那课星星,由于它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靠它的星光来导航。这样,“铁砧云”和“北极星”的样子就深深刻在学生的记忆中了,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利用课件引领学生穿越时空

在第二个片段中,学生对花岗石为什么会“爬”过来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播放了“冰川漂砾”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看到冰川带着碎石从上游漂过来,冰川融化了,石头留在了这里;上面还布满了擦痕,甚至有明显的洞,那是与冰川撞击的结果;后来河流可能消失了,长成了现在的森林。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在书上找答案并不难,可是学生未必能真正地理解这个地质现象。教师借用录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远古时代的地理现象通过短短的几分钟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了然于胸。这样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看到了这一伟大的地质历史变迁。学生也很容易地理解了“爬”要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意思是“漂”,在这里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冰川和石块缓慢移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任何讲解所不能匹敌的,也很好地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利用课件拓宽知识的广度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应是语文的外延。科普知识蕴于日常生活中可见可感的现象,触手可及,举目可见,而且关于这方面的谚语也很多。教师利用课件的方便性,给学生补充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课文知识进行了适度的拓展,让学生把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结合起来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这部书所蕴涵的知识的渊博,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大自然的文字凭借课件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了出来。由此可见,只要我们适时地运用好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教学,文本的语言文字必定能鲜活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定能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