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高境界的管理方式。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理念偏差问题,重点介绍了人性化管理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演进历程,并从高度尊重员工、大胆信任用人、员工参与管理、恰当激励方式、创造和谐气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国有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53-02
企业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高境界的管理方式。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与推崇,从而有效提升团队竞争力。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有生力量,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是当今国有企业的历史重任。本文针对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管理现状,浅谈人性化管理。
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理念的偏差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变革,大部分国有企业有了正确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准随之相应的提升。但是,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认识偏差问题,主要有:
1.在管理上盲目崇洋,追赶时髦。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学习欧美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时,存在追风现象。只要西方的东西,不管是否合适,拿来就用。有的甚至进行管理运动,漠视东西方文化差异,照搬照抄,缺乏管理变革的持续性和系统性,管理链上的各环节互不支持、互不关联,缺乏人性化管理意识。
2.把人性化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割裂。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错误的把企业人性化管理和经营管理相互比喻成“虚”与“实”的关系。把企业文化、人性化管理称之为无形的、软的、虚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从而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偶尔也造点声势,做点人性文章,但只是搞些政治花腔。实际管理中“老方一贴”,将所谓的“人性化”束之高搁。
3.将人性化管理错误解读成人情化管理。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上美其名曰“人性化”,实质上一味地跟下属打成一片,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员工的错误视而不见、轻描淡写、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造成企业管理严重弱化,企业生存力降低。
4.将人性化管理错误理解成物质刺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一提到人性化管理,就一味强调提升劳动者的福利或报酬。错误地将人性化管理理解成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欲。简单的把员工工资、奖金、实物发放,旅游疗养等物质刺激手段作为衡量人性化管理的水准和业绩,从而致使企业员工物质欲不断攀升。在得不到更多的物质刺激情况下,员工队伍进取性迅速下降,企业竞争力减弱。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一是管理者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求甚解,浅尝即止,对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错误的片面理解。二是管理者忽视人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偏重于采取外在约束力管理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实施。
二、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内涵
人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的智慧能力和创造力为根本目的,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充分开掘人的潜能的一种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因素,科学地安排工作岗位,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从而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人性化管理是西方现代先进管理模式,但它却有东方古典文化元素。中国古典文化较多的强调人与管理的关系,譬如诸子学说中的“人是万物之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性善”、“性恶”诸论,强调人在宇宙中的卓越位置、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固有的本质。可见,人性化管理带有东方文化的初步特性。
在实践上,将西方管理经验与东方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取得团队最佳效果的,应数日本企业。20世纪80年代,“日本式团队”模式引起了全球企业关注。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企业营造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并效忠于这个家。日本人乐于“抱团”,甘愿为企业拼命的原因,就是实施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性化导向管理。
三、人性化管理理论的演进
人性化管理在西方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1911年,被世人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理性效率大师”的美国人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一系列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经济人”的假设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动机。
1924年,美国进行霍桑试验,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科学管理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建立行为科学。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人性观。认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种人性观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绩效的同时,也特别关注人本身的情感需求、发展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
西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相继假设,逐渐明确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本质,形成了先进的人性化管理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在管理理念中确立了极高的地位。
四、国有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是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传统企业,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企业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应当汲取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机结合,互为弥补。借鉴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将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既学习西方的管理之术,又领悟中国的管理之道,从而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寻求符合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至高境界目标。
1.高度尊重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发展需求。如果没有尊重,员工被动地受管理者层层“管束”,创造能力难以发挥。只有得到尊重,员工才会自觉地通过自己的智力和体力,竭尽全力地完成确定的任务。(下转第255页)(上接第253页)
2.大胆信任用人。员工工作的热情被激活,其最大的秘诀就在于“被信任”。只有被信任,员工才会把企业的信任当作压力和动力,才能使其迸发出活力,发挥特长,才能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3.员工参与管理。员工民主管理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只有当人们切实地管理起自己的事务,才能真正激发起企业归属感、命运共同感,从而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实行员工民主管理,可缓解抵触情绪,改善个人和企业绩效的和谐关系。
4.恰当激励方式。根据人的需求多样化原理,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当物质激励有效时,合理实施物质激励。当物质激励效果减弱时,适度增强精神激励。实践证明,恰当激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最佳方式。
5.创造和谐气氛。良好工作氛围的塑造,有利于激发团队的潜力和创造力,提升业绩。这种氛围一是指团队成员彼此间的友善和合作。二是指“和谐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强调人与组织和谐关系,使员工在这和谐组织内,发挥个体自身能动性,实现自己的理念和业务发展目标。
五、结语
人性化管理既是对科学管理的必然依托,又是对科学管理的自然超越,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有企业要在越来越完善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发挥团队效应,提升竞争能力,就应当认真自我审视企业管理的意识基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地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员工进行深切关注,完善员工的意志和品格,使员工获得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成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坤.企业规范化管理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应焕红.人性化管理,未来管理的创新趋势.哲学思索与时代精神,社会科学,2001(4)
(作者单位: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9)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