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我国中小企业逐步开始重视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用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今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弥补在用人机制中选人、用人、留人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孟子 民本思想 中小企业 用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40-02
中国儒家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思想体系中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内容。孟子民本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念高度吻合,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中小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也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积极借鉴孟子民本思想。
一、“以民为贵”转变用人观念
1.重视各类人才,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孟子曾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中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提出对当今的中小企业选用企业各种各样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选拔人才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在甄选人才之前就应该开展工作分析,明确全岗的工作特点,这样用人条件就可以科学化、规范化,量才而用,以便于聘请合适的人才,得到人才之心。企业选用人才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事的最佳结合,这样不但增强了企业选才的目的性,而且也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避免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
2.主持甄选的人员应具备客观识别人才的能力。孟子在君臣关系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思想。只有认识人才才可以选择和礼遇人才。所以,主持甄选的人员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有与时俱进的观念,积累辨识人才的有益经验。具体在甄选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应聘者,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人员的选拔要扬长避短,看重其实际工作能力、德行,全面分析,仔细观察;真正做到重视人,选对人,选好人。
二、“善教”员工,构建学习型团队
1.重视员工的培训,增加培训投入。孟子认为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那么,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得到员工的支持同样也更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企业中优秀的员工都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锐化自己的技能才能在现今的经济社会里生存和发展。因此,要维持核心队伍的稳定,就必须提供较好的教育培训机会。与此同时,要使企业的员工“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土”,还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工作作风,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形成统一、团结、和谐的学习型团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培训方式多样化。孟子认为“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只是“王道之始”,要统一天下还必须“善教”民众,“驱而之善”,并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种思想在当今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也一样奏效。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培训都是短期的不连贯的集中培训,这并不能够达到企业预期的培训目标,反而浪费了资金使企业培训流于形式。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把培训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常抓不懈,合理规划,长短期兼顾,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建立一支学习型团队,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三、尚贤使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用人力求公平合理,保持良好的人员流动环境。“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尚贤的思想对当今中小企业如何用人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人事安排,应该做到公平合理,既不搞特殊例外,也不允许存在关系照顾。孟子认为使用人才应该做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企业应该为员工职位晋升提供一个公正、公开的平台,使所有员工都有发展的空间,营造能上能下的人员流通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且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与进步。
2.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人员较少,但是也需要实施相对专业化跟制度化的管理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正如孟子所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企业的所有岗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都应该十分明晰,力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在用人时应该了解自己员工的特长、兴趣,尽量做到各得其所,各得其职,满足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引导员工使其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孟子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小企业在人员配备时,应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让适合的人在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同时让企业员工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责任,这样既有利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又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四、与民同乐,建立快乐型企业文化
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一部分是“与民同乐”。运用到中小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重视、爱护、尊重员工,承认员工成绩;“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小企业管理者乐员工之乐,忧员工之忧对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帮助员工解决企业能解决的问题,高效地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信念,从而凝聚企业核心人才,构建企业上下良好的沟通系统,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实心,塑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竞争氛围,建立快乐型企业文化。
五、保民养民,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1.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薪酬与奖惩制度。孟子主张在经济上“制民以产”,在企业激励机制中同样也需要孟子“制民以产”的措施。中小企业要实现有效的激励,就应该对自己员工的需求经常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给民“恒产”即与员工业绩相匹配的薪酬,即“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因此,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科学、合理公正的激励机制是实现有效激励的重要一环。中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制定一套以人为本,能者多得的薪酬制度,有奖有罚,不搞平均主义,让员工功绩在薪酬中体现,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重视精神激励,满足员工的自我价值。孟子的“善教”思想十分强调精神激励。目前,中小企业大多已认识到物质激励的重要性,采取绩效考核薪酬制度,但在企业的激励(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40页)机制中尚缺乏精神激励。员工的物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满足时,其精神需要就显得尤为突出。鉴于此,企业应该建立公平、公开、合理的职位晋升制度,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同时还应辅以情感激励,员工只有受到关心、爱护、尊重,才能被激励。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有情感投资,使员工在企业中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自觉地增强对企业的忠诚与信任。
参考文献:
1.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出版社,1998
2.《国文四库》编委会.孟子.2010
3.傅承涛.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30)
4.甄开炜.创新中小企业用人机制的方略.当代经济,2010(6)
5.张冬梅.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用人机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