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如何提升经济效益

2013-12-29 00:00:00杨金彩巫霞乔丽君
经济师 2013年2期

摘 要:随着新医改向纵深推进,财政补偿不到位、行政型市场化等制约公立医院生存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公立医院必须寻找一条顺应医改脚步的发展道路。文章对新医改下公立医院现状进行分析,从整合内外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和深入理解国家医保政策三个方面切入,提出了公立医院提升经济效益的几点举措。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75-02

2012年3月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向深水区迈进。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财政补偿不足是制约医院发展的先天弱势。近几年,各级政府财政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但这些增加的投入相对于医院的毛收入都显得杯水车薪,不足以保障公立医院为民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维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其公益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如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是公立医院亟待解决的难题。

2.行政型市场化是制约医院发展的体制弊端。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组织和制度模式,处于一种“行政型市场化”的状态。公立医院日常运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业务收入,这是市场化的一面;在公立医院市场化运行的同时,各方面却受到行政性协调机制的制约,这是行政型的一面。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与耗材采购、人力成本等均依照市场经济价格支付,但医疗服务等各项价格标准却依照计划经济行政定价执行。公立医院的生存空间被局限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夹缝间。

3.医保支付制度是制约公立医院发展的资金瓶颈。在全民医保的进程中,医保机构的支付已成为公立医院日常运营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现行医保支付制度导致公立医院发展存在以下三点问题:首先,我国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结算模式是医保“后付”制度,因审批环节多、报销周期长等问题,造成公立医院负荷资金垫付压力,而出现周转不足的现象;其次,在医保支付制度下,各类病人的医保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均不相同,导致病人出院结算金额和公立医院收回的医保支付金额出现较大差异;再次,因各级医保管理部门与医院签订服务协议的条款不同,医院最终收到的垫付金额也会出现较大差额。

一、整合内外两种资源,构建纵横双向网络是新医改环境下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向

公立医院的发展需要整合内外两种资源,既要向内挖掘潜力,不断提升自身医技医疗水平,以加强特色专科为抓手,实施差异性发展战略;也要在拓宽医院管理外延上下功夫,利用联营、托管、兼并等多种形式,提升医院的资产规模和辐射能力。逐步构建院内科室之间、院外的合作共同体之间的横向网络,以及向上与科研院校卫生主管部门的对接,向下对托管、扶持、联办医院的扶持的纵向网络。

1.构建医疗纵横网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管理模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纵横向发展,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公立医院可以有效利用其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通过帮扶、联营和兼并等多种形式与县级医院等基层医院合作构建医疗纵向网络,形成医院集团。公立医院可以积极倡导招商引资,以代管、联合、新建等形式,实现“你投资、我发展”和“我投资、共发展”战略,构建医疗横向网络;以双赢的优势推动学科建设,增强医院综合竞争能力。

2.发展特色专业,提高医院知名度。再大的医院,都不可能保证所有科室均衡发展。科室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对本科室各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作一次客观的评价:分清科室的“朝阳专业、骄阳专业、夕阳专业”,对“朝阳专业”要培育扶持;对“骄阳专业”要开源扩大;对“夕阳专业”要节省耗资。对病人来源多、技术基础好的项目,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投资,尽快形成规模和创出品牌,“以专促名,以名促效”,增强诊疗的可信度,吸引更多的本地和周边患者,以点带面,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提高。

3.实行差异化战略,提供特色医疗服务。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医疗观念。部分民众逐渐产生了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公立医院可在国家控制的10%的范围内努力发展特色医疗服务,满足多元化的医疗需求,这也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公立医院应该转变观念,通过细分医疗市场,开发供给差异化的特色医疗服务。在重视树立和强化医院品牌,凸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管理制度创新,树立全新成本核算理念是新医改背景下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1.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市场经济下,必须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杠杆作用。在制定内部激励机制时,既要考虑医院宏观建设的需要,更要兼顾科室发展情况和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使得劳动收入体现公平合理,真正做到与人员的权、责、利挂钩。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改善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所致的利益平衡。

2.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专科之间,各有优势。科室间的协作,使医院作为一个整体,去应对各种疑难杂症和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考验,增加医院的综合实力,扩展医疗服务范围,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科室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设备在科室间的周转使用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成本,在技术上实现优势互补,在经济效益上实现共赢共享。

3.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医疗服务价格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而声誉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新业务新技术项目、价格标准较落后需调整的项目要及时上报物价管理部门,争取价格政策。

医疗收费价格要公开透明。向病人尤其是住院病人提供的收费清单要清楚明白,病人随时可以了解医疗收费的标准及自己的实时费用情况,医院要自觉接受病人的监督,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收费的公开、规范、透明。

4.全成本核算控制,降低损耗。新医改中,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传统的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成本决定价格的理论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是天经地义的,而市场经济时代的成本是竞争出来的,成本低,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生存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新医改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按照全成本核算的要求,规范地计算医院的收支结余;强化责任控制,建立科室成本责任中心。科室成本责任中心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可控成本控制:

一是植入性材料、高值耗材等卫生材料使用的控制。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材料采购价格控制,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材料使用数量控制。在材料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质优价廉的国产材料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是在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合理购买设备。降低设备的采购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设备采购,是科室与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是科室差旅费和会议费控制。分析科室出差和开会的必要性,尽量减少出差和开会次数,选择性地参与会议和外出公干。

四是严格执行医疗欠费核准制度,避免欠费或把欠费控制到最小程度。严重的医疗欠费会导致医院财务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医院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行。在执行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疗欠费加强管理:(1)因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欠费,必须有经办部门签字认可。(2)病人存在特殊情况经总值班签字的,经办科室必须看清楚总值班所签意见,对于临时当班担保,过后一定要继续催费,切莫丢到“太平洋”里不过问。(3)对于困难户欠费,不能存在畏难情绪,要在治疗期间及时催要,避免出院后出现坏账。(4)对于医疗纠纷欠费,要把欠费额度控制到最小并在医务处备案,事后按照责任划分进行追溯。(5)职工个人担保欠费,必须有个人担保书,写明担保时间和意见。(6)往来单位欠费,必须有双方协议。(7)友好单位欠费,必须有对口经办部门负责人签字担保。(8)债权单位病人抵账,必须有经办部门和财务部门出据抵账额度。

五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三、掌握国家医保政策,提升与政府沟通能力是新医改趋势下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标志的医保“全覆盖”。医疗保险的指导思想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医疗保险将来会是主要的就医方式。

面对新医改形势下新政策不断出台,以及各地医保政策的不完全一致的复杂环境,公立医院做好医保管理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大型公立医院每年被医保超总控拒付金额多达近亿元。因此,大型公立医院应加强医保管理工作力度,在学习领会医保政策精神的同时,抓好医保政策的院内应用工作,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损失。

在医保政策的调整中,公立医院应主动与政府进行沟通,反映和反馈政策落实中医院的碰到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出谋划策的同时,也要向医保主管部门表达医院的合理诉求,为医院发展谋取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成为改革过程中共赢的一方。比如,公立医院在抓特色专科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完善加强基本医疗的检查手段、治疗项目,并及时补充进入医保目录的药物品种,降低例均费用,为参保病人提供方便、实惠的就医条件,吸引更多的医保病人到医院就医,以规模经营的方式达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目的,同时也带给医院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要紧跟国家新医改步伐,既要用活用足各项政策,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遇到的各种经营问题;既要凸显特色,在医疗技术提档升级上有突破,也要牢固树立全成本核算意识,在节资降耗上下功夫;既要立足自身,围绕服务病患主旨求生存,也要拓宽外延,紧扣做大做强主题谋发展,从而寻求医院发展的最佳模式,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玲.新医改的进展评述[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5-9.

2.国发(2012)11号,“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