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2013-12-29 00:00:00梁涛
经济师 2013年2期

摘 要: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财务管理已成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学也成为经济管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民办学校的财会人员应树立创造经济效益的观点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力强的特点,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理顺财务管理程序,优化资产结构,规避财务风险,为民办高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而保驾护航。文章从在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在“以人为本”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上进行创新,在细化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以人为本 民办高校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07-02

在人类历史早期,我们的祖先本能地运用极其简单的原始方法进行计量、计算生产过程,以了解经济收益情况。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化,社会再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先进。为了使自己的生产活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反映,于是,就需要有专职人员担任算账、记账的工作,这就是会计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以后,会计这种职业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加强和重视。我国各行各业都配备了财务管理部门和财会人员,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多次组织了以会计预算管理、财务报表、规避风险、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研讨活动。目的是使财会人员在本单位发展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好监管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逐渐转变为面向社会自主招生办学的法人实体,各个高校都开始了合并、重组并重新整合了软、硬件资源,使得教育资源管理日趋合理。但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和全国扩大招生,也给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在新形势下,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如何加以创新?这就需要民办高校财会人员去寻找、探索一种适应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科学性、规范性的财务管理新方法,以推进民办高校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一、探索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眼界大大开阔,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如果财务管理还是依靠会计进行计算处理,就会赶不上时代步伐。那么,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有哪些特点呢?

1.财务管理综合性强。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很多,如:学生的缴费管理,经济活动时的预算管理,学校基建的投资管理、融资管理、成本管理,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薪酬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等。可以这样说:民办高校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财务部门的参与,财务管理是民办高校管理的核心与中心环节,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民办高校的长足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财务管理灵敏度高。业内同行都很清楚,作为民办高校的决策人,都想把学校办得既扎扎实实又红红火火,必须提高学校的声誉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到校求学。而民办高校要想提高社会声誉,还要聘请一些社会上有名望的教师及管理人员任教和工作。这样,民办高校需要一边向银行贷款,向社会筹集资金;一边对校园、教学设备、教材、教具、教室进行购买和装修。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财务管理部门的参与,财务管理的灵敏度就凸显出来了。

3.财务管理涉及面广泛。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涉及面非常广泛。从民办高校外部来讲需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需要与银行、地方管理部门、上级管理部门发生密切关系。从内部来讲,财务管理涉及到每一个年级、系、科室、教研室,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同时,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按时作出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为学校董事会提供学校开支情况,为校长制定学校长远战略目标提供真实依据。并且,学校每进行一次大的活动,财务管理部门都要做到活动前进行预算、活动中进行控制,活动后进行汇总。

4.财务管理面临电子商务的推广。在民办高校工作的同行都很清楚,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子商务环境正在形成,民办高校的经营和财务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科研等活动相互之间更加融洽,学校内部之间通过网络处理业务、传递信息,对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财务管理活动的网络化、电子商务化,所以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银行、网银等,许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电子采购、电子订单。电子商务的推广,使民办高校购销活动更加快捷,费用也更加低廉。

二、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办学体制、学校产业管理、后勤社会化等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使得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在学校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同时,也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所供职的学校也是一所民办高校,更需要顺应国家教育部门的长远规划,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是每一位财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财务环境的变化、内涵的丰富和价值管理、目标管理等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必然导致财务管理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1.在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从民办高校高校财务管理的意义上来讲,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就是将学校的资源使用和利用达到最大优化。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市场环境和民办高校之间相互竞争中,怎样在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需要探讨的研究课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民办高校进行任何经营活动时,首先,要由财务管理部门责成财会人员认真进行事前预算,编制若干预算方案,请校务委员会进行审核、评价、比较、选择后作出慎重决策。这样做可以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点,还可以量体裁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超支和不可控制的财务风险。其次,在活动中要加强控制,每一个用钱的细节都要精打细算,绝不能超支,这就需要财会人员加强成本控制。因为,成本决定了民办高校利润的大小,是提高民办高校应变能力、开拓能力、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一定要加强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管理,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分解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建立责任成本网络系统,以激发全校师生有效的节约行为。工作结束后,要进行评估和总结,对学校财务管理部门所做的预算进行测评,对有前瞻性的预算方案给予表彰,这样,可以激发财会人员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使学校在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最大化。

2.在“以人为本”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上进行创新。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基本都将投资重点放在改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上来,似乎感到教学环境越优美、教学设施越新颖、教学设备越先进就能吸引住学生,就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其实不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教育学生的智力资源已从影响学校声誉的外部因素转化为重要的内部因素,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给民办高校提高声誉创造财富的核心要素已由物质资本转为人力和知识资本,尤其是民办高校科研成果创造的知识产权等。所以,笔者认为,民办高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需从以下三点做起: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其实就是要从关心、爱护、培养每一位财会人员的目的出发,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源头上提高财会人员的管理水平。

(2)鼓励财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就是要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由于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成为新时代财会人员的工作工具,而且会计理论的不断改进已逐渐替代了旧的财务管理模式,这就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会计工作程序,掌握新的《会计条例》,这样在工作中就可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培养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就是组织财会人员学习各种有关财会人员应该知道的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财会人员知法、懂法、在工作中以法律为准绳,不应该报销的款项绝不能破例,而且要自觉遵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3.在细化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搞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维护学校经济秩序,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发展的前提。因此,在细化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是学校财务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正在为伟大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发展,20多年来,依据国家政策,通过办学者坚持不懈的跋涉和努力,由“三无”为起点(无校舍、无教师、无资金),坚持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逐渐积累了资金,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笔者认为,民办高校每一分钱来的都很不容易,一定要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所以要在细化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是民办高校根据《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规定》实施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管理体系。“统一领导”就是以学校董事会授权为前提,校长以法人代表的名义,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承担全部经济责任,学校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财务政策、收支计划、资源配置也要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配置和管理。这样做可以使学校在自主理财的过程中集中财力、优化教学质量和资源配置,同时也可以增强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在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杂费、住宿费、社会单位的捐助,以及国家、地方政府的少量补贴等,但是,对学生收的费用支出使用又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制约。要想在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细化管理,首先,要做好预算管理。因为民办高校的财务预算可以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学校总财力进行总体平衡,也可以保证科研、教学、行政、后勤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通过每年财会人员上报的财务总表制定下一年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学校各个部门的资金支出,减少铺张浪费,节约学校开支。目前许多民办高校都在使用“零基预算加项用预算”的预算方法,笔者认为我们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其次,在财务管理的内容上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笔者建议,民办高校可以建立健全学校资金筹措体系,也可以依据国家政策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这样,民办高校的资金就会能够良性循环,资金良性循环了。民办高校的办学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在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实现民办高校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任务。需要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克己奉公、勤勤恳恳地当好学校的“好管家”,为推进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汝萍.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探讨.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9)

2.万方数据.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创新.厂长经理报,2011.11.24

3.李文姬.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探讨.会计文苑,2011(5)

4.赵华蓉.怎样做好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财务管理,2012(4)

(作者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4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