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2013-12-29 00:00:00熊雁兵翟兆斌张勇
经济师 2013年2期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安全文化建设,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与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安全 文化建设 安全教育 长期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95-02

高校安全问题是高校教育的立足点,如何有效地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高校发展面临的重大而意义深远的问题。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探讨如何做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在“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中,将“学校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防范应用性研究课题“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说明目前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做好安全教育对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意义等三个方面,阐述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

一、安全文化建设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安全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也是永恒的问题。所以说,在人类的文化范畴中,安全文化是第一文化。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从教育的理念,学习的精神,服务人类的意识等方面,所有学校都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并以此为依据来塑造校园文化,不断推广和弘扬。但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却很少成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加以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我国高校,这一问题更显突出。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校园管理的一大问题。大学校园的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呢?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把安全问题始终贯穿学校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并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为基础和载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才能创造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并据此开创学校发展的美好明天。

二、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淀,才能以看不见的影响来支配师生的行为和精神,从而形成具有潜意识力量的烙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项长期工作,具体地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并长期坚持。任何组织和单位,要做好一件事,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带动。校园安全问题作为学校存续的首要问题,校长、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学校的安全问题出现任何情况,校长、书记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领导所承受的安全压力是最大的。但问题是,很多领导意识到安全责任,意识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却不付诸于行动,没有主动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带动学校的安全发展。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也是制约高校校园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只有从组织领导层面做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准备和推动工作,才能有效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2.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并长期坚持。人治不如法治,再完美的计划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势必出现偏差和拖沓。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尤其需要制度的保证。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以校长、书记为首的大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一把手”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各项具体工作。

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制定校内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住宅区和宿舍区的管理规定等。从而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让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是成立以校综治委牵头,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等职能部门为主的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督导小组,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依赖于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和普及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首先是校园安全知识的普及,其次是安全意识的提高,最后才是安全文化的形成。所以,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首要的是做好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也就是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依赖于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和普及,那么如何有效做好校园安全教育,从而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呢。在此,以笔者所在的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借鉴。

1.实行小班制安全教育模式,最大程度普及安全知识,最大程度纳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传统的安全教育,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全体新生几千人坐在一起听讲座,在人员众多的情况下,教学气场小,效果不佳。而且这样仅靠新生进校时的有限时间进行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开始按学院分别实施安全教育,尝试以学院为单位的小班制教学,人数多的学院还分批进行。这样,首先从教学环境上确保了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学院的特点设计教学重点,如男生多的学院,着重讲述酗酒、打架斗殴的危害,女生多的学院则侧重诈骗防范、身体侵害防范等问题。使安全教育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效果自然较好。

通过教学改革,我们使安全教育的受众最大化,也使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最大化,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

2.安全教育过程中多种参与式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带动同学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情和自觉性。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参与教学的师生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融听、看、做、教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有目标和要求的思维环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参与式教学法的方法,主要有交际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

在云南农业大学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参与式教学法成为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依托多媒体技术,采用互动游戏、情景模拟、小品表演、案例分析、安全措施提问、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各类安全事件贯穿其中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体会,牢固掌握,教学气氛热烈,学生记忆深刻,收到了很好效果。

长期坚持参与安全教育体验,学生就能自觉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3.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安全教育,组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云南农业大学保卫处组建了一个部门下属的学生社团——“军事爱好者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成立几年来,已成为保卫处力量的有益补充。近期,还根据安全形势的需要,与相关学院合作组建了另一个学生社团——消防志愿者(益公馆)。依托这两个学生社团,吸收积极分子参与校园安全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人力资源和学生社会网络,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和信息收集,并利用学生社团成员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和影响深远而持久。

同时,保卫处为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增加师生沟通联系的渠道和方式,消除保卫部门在学生中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还有计划地组织保卫处干部到学院担任班主任。在感受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点滴的同时,也作好四年的安全教育,此举收到了良好效果。

通过学生社团全体同学的努力,目前军事爱好者协会和益公馆两个社团在学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同学的行为和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他学生产生了影响。这一切,使得我们拥有了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奠定组织基础。

4.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形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利氛围。在实施安全教育活动方面,云南农业大学借鉴省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消防运动会、消防文艺晚会汇演、冬季消防安全宣传启动仪式、春冬季、节假日安全知识宣传、收缴的危险用品展示、校园安全案例宣传、校园每月案情通报、校园安全简讯,邀请交警、派出所、消防部门到校讲座、消防技能表演等方式,多层面、多形式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

通过几年的努力,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初步做到了安全知识的普及,师生员工逐步具备相应安全意识,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校园安全文化打下了一定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直接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现今面临的内外环境发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只有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深入研究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努力建设一校园安全文化为首位和底蕴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才能使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芬.“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大众文艺,2011(12)

2.王柳如,王敏.论新形势下高校的安全教育,考试周刊,2011(5)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201 通讯作者:翟兆斌)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