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而说话是与群众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领导干部只有与群众做到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体察民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因此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应做到“五言”,才有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关键词:领导干部 群众 “五言”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39-0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话在行之先,语为动之预。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必先说话。但千万不要小看了说话,因为说话之中包含政治,说话之中包含政策,说话之中包含和谐。领导干部会说话,能融洽干群关系;不会说话,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使一切都变得越来越迅速、公开和透明。新兴媒体的出现,就像给领导干部身旁安装了一个摄像头,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关注之中。所以领导干部在新时期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做到“五言”。
一、言之有理
理,即道理、事理。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宣传好、阐释好和执行好,就要善于用富有影响力、感染力的话语宣传主张、阐述道理。
1.摆正位置,讲真心话。所谓摆正位置,就是放下“官架子”,真心诚意,和蔼可亲地与群众平等交流。“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叫它关闭!”,“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虽然这些话听起来似个别官员一不留神顺口冒出来的话,但反映出的官民对立的思想逻辑却十分明显。有网友说,这些被记住的官员的“雷人语录”,并不是因为其坦率、纯真,而是触动了社会敏感神经的一种反应。由此可见,对群众的诉求和疑惑是敷衍塞责还是诚心解决?对代表“一般群众”的媒体记者所进行的公共监督是封捂堵压还是公开透明、坦承对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单单只是考验一个领导干部会不会说话,它直接关系到个人作风,更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习近平同志强调“权为民所赋”。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他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面对群众的诉求、疑惑,要耐心地倾听,细心地询问,诚心地劝说,真心地帮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建立公信力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而要毁掉公信力可能只是一句话的事。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干部放下架子讲真心话意味着不但要说好事,把好事说好,而且要说坏事,把坏事好好说,主动说、尽早说,说明白。
2.换位思考,讲群众话。说话是一种能力,话语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对群众切身利益的了解和理解。不同群体所处环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成长阅历不同,领导干部说话也要不同。比如,对待困难群众,就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想方设法化解他们的难题。如果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就要有耐心,多说一些解释性的话,但绝不能用谎话应付,更不能用官话套话大话,而应说让老百姓感到实实在在的交心话。只要心里装着群众,无论能否解决群众的事,都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对待青年学生,应当顾及他们追求自我、蔑视传统、崇尚创新的个性,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扎扎实实地打基本功;对待老同志,应该充分尊重、关心他们。所以,换位思考讲群众话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是一个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它决定着说话者以什么样的姿态,以维护谁的利益来发表观点。只有说话时多为他人着想,多顾忌他人的感受,才会容易被人接受和信服获得良好的谈话效果。凡事我们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说群众话,才能真正掌握群众的实际情况,提高群众工作的效果,才能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桥梁。
3.切中要害,讲正经有为话。领导干部同群众说话不但要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还要能讲到“点子”上,说到关键处,忌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话空话。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曾指出,中国一些官员在国外招商引资,介绍自己的省份或者城市时,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充满套话、废话和空话的无效交流上。比如,有的官员一上台先说天气,“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来到美丽的巴黎,巴黎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好不容易讲到正题,又扯到法国历史上;再如,一些官员一上台就是“尊敬的××,尊敬的××,……”八个尊敬的下来,就用了三分钟,这些“正确的废话”,外国人和中国都极其反感。用最少的话,包含最多的内容是讲话有水平的基本标准。简洁并不等于贫乏,而是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总共用了1100字就把认识论的一个关键哲理分析得入木三分,表述得淋漓尽致。可见,切中要害,讲正经有为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比讲空话大话套话更难,它需要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更深、更透,需要在和群众的沟通实践中的磨练和体验更多、更好,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下的功夫更大、更实。
二、言之有礼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话也应该讲究一个“礼”,即遵守“尊重”原则和“自律”原则。所谓“尊重”原则,在与群众说话的过程中,以尊重为前提。要知道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居高临下,自以为是。面对群众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感情,没有感情的话,只会伤了群众的心。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说:“我省6000万人口,才死了5人,没什么大不了。”这种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话,听了只会令群众厌恶和反感。所谓“自律”原则,在与群众交流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切忌做一些不礼貌的动作。如抖腿,挖鼻孔、哈欠连天、东张西望等,为尊重对方的谈话,必须保持端庄的谈话姿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说话的这些细节,群众会很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工作,对工作的开展很有帮助。
三、言之有度
万物皆有度,无度不成物。一次推心置腹地谈话,同样离不开“度”。如果“度”把握地不好,不是过犹不及,就是不得要领,达不到沟通与交流的初衷。与群众的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一是说话要适时。领导干部说话要注意场合、时机、形势是否合适。有些话在单位内部能说,外部不一定适合说,以前能说现在不一定适合说,有些事情适合先说,后说不一定合适。比如突发事情发生,有些当地领导干部选择了“沉默是金”,结果谣言满天飞,加深了突发事件处置的难度。要知道现在是媒体高度发达时(下转第42页)(上接第39页)代,手机、电脑随时可以上传、收听信息,及时发布信息很重要。所以,与群众谈话中,领导干部自始至终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的理智,说话既要小心谨慎,又要积极主动。二是说话要适量。语气和用语要恰如其分,不能偏激或过于严厉。尤其不要用训斥的口吻和群众说话,没有谁愿意接受别人的命令和训斥。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盛气凌人的训斥,不会改变群众已有的思想和成见,只有把话讲得中肯、中听,才具有说服力。因此,说话既要掌握分量,又要追求质量。三是说话要适当。忌“俗”和“俏”。所谓“俗”就是说些低俗、庸俗和不雅的话。特别是对流行的“黄段子”,带脏字的粗俗语言要做到不说、不传。所谓“俏”就是说些玩笑话和俏皮话。这些话在某些场合,活跃一下气氛无可非议,但要分清说话对象、背景、场合。说话注意既要言必有中,又要恰如其分。
四、言之有约
说话要做到有落实。领导干部讲出来的话,为群众许下的诺,要板上钉钉,落地生根,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2011年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一些政府机构与领导干部实名开通微博账户,从“微问政”走向“微施政”。如果说“微问政”是怎么看,是认识,那么“微施政”就是怎么办,是行动,是解决问题。弄清“怎么看”固然重要,但群众更关心的是“怎么办”。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群众都期待领导干部说话到位的同时,工作更需要做到位。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言”,还要“敏于行”,不仅要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更要把实事做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五、言之有法
说话讲究方法。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急事慢慢地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不可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别人的事尽量少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虽然这段话不够严谨,但却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常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经常和群众打交道,讲究说话的艺术和方法,不仅增强感染力,而且有利于解决问题。一是注意修辞。合理利用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力的一个有力武器,能使语言形象生动,更富有表现力,从而使语言交流更富有成效。修辞分为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排比等8类。伟大领袖毛泽东最善于运用比喻来阐述事理,论述自己观点。尤其与群众说话中,经常是妙“喻”如珠,一语胜千言。当年在闽西,当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时,毛泽东没有讲大道理,只用了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回答,形象、通俗,而又富有哲理,消除了人们的悲观情绪。二是营造氛围。善于用有趣、幽默的话语感染群众,拉近与群众距离。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流变得生动有趣。但绝不是耍嘴皮子,也不是去伤害别人,而是说出来的话除了令人发笑外,也要讲究深度,能让人反省,回味无穷。
总之,各级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只有真正放下架子,用情与群众说话,讲究法子,用理为群众疏导,扑下身子,用心为群众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感召、吸引和凝聚群众。
参考文献:
1.张静.探索领导语言艺术.提升领导讲话魅力[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6)
2.冯雷.和谐社会意境中的领导干部沟通艺术[J].改革与开放,2007(6)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河南焦作 454000)
(责编:吕尚)